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氡线蚓科(Enchytraeidae)半线蚓属(Hemienchytraeus)4种,其中2种为新种,即扁毛半线蚓(H.planisetosus sp.nov)和短囊半线蚓(H.brachythecus sp.nov)。另2种是国内新记录,即史氏半线蚓(H.stephensoni)和洛氏半线蚓(H.loksai)。  相似文献   
82.
滇南片断热带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群落样方(50×50m)调查分析法,探讨滇南西双版纳曼仰广龙山片断热带雨林群落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1959~1991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片断森林经30多年的演化,物种数变化不大,但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24%。在片断热带雨林中,物种的消失率与新增率虽相对平衡,但由于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呈现明显的消长变化趋势,即:在群落的不同层次中,物种消失率和新增率都是乔木(A.B.C)<灌木(D),在乔木层中则是A<B<C;就物种的不同确限度而言,消失率和新增率都是特征种<适宜种<随遇种>外来种。此外,本研究认为群落内小气候由“凉湿效应”向“干暖效应”转化,是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3.
木姜叶暗罗Polyalthia liseifolia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罗属,大乔木,我国西双版纳特产,目前已面临绝灭。木姜叶暗罗的标本,于五十年代在西双版纳采到,七十年代以新种发表,由于模式标本僅带幼果,故该种在发表时未能全面描述,以致长期以来,这种植物的情况鲜为人知。木姜叶暗罗为乔木,高达40米;枝干时褐色,具纵向皱纹或条纹;芽藏于叶柄下,波毛;叶膜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9~20厘米,宽4.5~8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两面无毛,密布褐色腺点,腺点在叶背更明显;中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隆起,  相似文献   
84.
一种多用途树种——锯叶竹节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叶竹节树(Carallia lanceaefolia Roxb.)属红树科,竹节树属植物。它是我国的一种稀有种,分布范围较广但比较零星,故数量不多。因为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85.
蚌科钩介幼虫的比较形态学研究Ⅱ.六个种幼虫的形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真柱矛蚌、剑状矛蚌,洞穴丽蚌、角月丽蚌、三解帆蚌、褶纹完蚌等六种蚌的育作囊的类型和钩介幼虫的形态,应用光镜及扫描电僮对钩介幼虫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 柱矛蚌、剑状矛蚌、三角帆蚌、褶纹冠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同生型,洞穴丽蚌、角月丽蚌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四生型、钩介幼虫可为二类:真柱矛蚌、剑状矛蚌、褶 纹冠蚌为有钩型,三角帆蚌、油穴丽蚌、角月丽蚌为无钩型。一些细微结构在不同种之间也存在着差  相似文献   
86.
本文共记载仙女虫科和颤蚓科的9个种,其中6个种是国内新记录,即森珀头鳃虫(Branchiodrilussemperi)、三齿尾盘虫(Derotrifida)、平叉吻盲虫(Pristinasynclites)、坦氏泥蚓(Ilyodrilustempletoni)、美洲管水蚓(Aulodrilusamericanus)、维氏沼丝蚓(Telmetodrilusvejdovskyi);同时将一亚种[昌都两栖吻盲虫(Pristinaamphibiorticachangtuensis)]提升为种[昌都小吻盲虫(Pristinellachangtuenssisstat.etcomb.nov.)]。  相似文献   
87.
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李晓东  孙铁珩  李海波  王洪 《生态学报》2007,27(3):1226-1232
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是影响湿地植物选种和种植的重要依据;植物根际微环境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之一;强调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认识错误。最后指出:湿地运行应采取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方式,强调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8.
藻型浅水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生态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是指分选时能通过0.5 mm或1.0 mm (本研究中指1.0 mm)孔径的网筛, 但被0.042 mm 孔径网筛所阻留的一类底栖生物, 主要指多细胞动物1,2。小型底栖动物是鱼、虾和贝等幼体阶段的优质饵料, 在底层食物网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且因种类多、数量大、世代周期短和终身底栖等优点, 开始应用于环境监测2,3。    相似文献   
89.
帕金森病(Parkion's disease,PD)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病理变化为中枢神经系统黑质及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性以及纹状体DA含量的减少,导致纹状体内DA和乙酰胆碱平衡失调而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可能是遗传易感性、环境毒素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凋亡则与氧化应激、蛋白酶体功能异常、自我吞噬、蛋白质合成减少、转录信号改变等因素关系密切。近年来,人们从各个相关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正逐步被人们所破解。小NRA(miRNA,mircoRNA)是一类非编码miRNA,通过与mRNA靶基因互补配对调控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miRNA对神经元细胞中的信号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miRNA与PD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综述通过对miRNA与PD关系的探讨,为研究PD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从而为PD患者治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0.
报道我国3个省5种海桐花属植物的新分布种,其中四川分布新记录是尖萼海桐Pittosporum subulisepalum Hu etF.T.Wang:云南分布新记录是管花海桐Ptubiflorum H.T.Chang & S.Z.Yah、光叶海桐P.glabratum Lindley和海金子Pillicioides Makino:广东分布新记录是木果海桐Pxylocarpum Hu & F.T.W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