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张霜  陈进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13-1919
蚂蚁对热带森林中小种子的二次散布会影响种子最终到达地点和种子命运.本文以一种由鸟散布的榕树垂叶榕(Ficus benjamina)为研究对象,观察蚂蚁对不同处理种子二次散布的影响.共记录到菱结大头蚁(Pheidole rhombinoda)、法老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和布立毛蚁(Paratrechina bourbonica)等4种蚂蚁参与了种子的搬运,其出现频率分别为71.7%、23.3%、2.5%、2.5%.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距离为179 cm±13 cm(n=159).其中,最主要的散布者菱结大头蚁把种子搬进蚁巢后,取食了内果皮,并把58.6%的净种子抛弃在巢外垃圾堆中.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特性(萌发率由49.3%提高到93.3%).去除内果皮后种子被蚂蚁搬走的比率显著下降(由75.0%降为29.5%).垂叶榕种子外着生的内果皮,明显提高了对蚂蚁的吸引力,而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能力,垂叶榕和二次散布的蚂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82.
利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类技术将黄河三角洲湿地草本植被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然后应用双变量主坐标分析(double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DPCoA)法对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在物种组成上,芦苇+盐地碱蓬群落为芦苇群落和盐地碱蓬+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盐地碱蓬+补血草+碱蓬群落、补血草群落的过渡类型,而芦苇+穗状狐尾藻群落与其他群落类型差异较大;黄河三角洲湿地草本植被的分布主要与土壤因子中的土壤盐分、土壤pH等紧密相关,而与土壤全磷、全氮、有机质等养分无显著相关关系。将DPCoA和其他一些常用的植被排序方法进行了比较,相对于主分量分析(PCA)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而言,DPCoA信息保留量更高,能够将物种组成和类别上较为接近的植物群落聚集在一起,而将差异较大的植物群落在排序图中分散开来,在揭示群落间相互关系以及植被与环境之间关系上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3.
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理与现代农业研讨会于2008年7月23~26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会议由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办。山东省科技协会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鲁东大学校长也代表学校到会祝贺,学会理事长李德全代表第五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荣誉理事长邹琦先生和来自全省的114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4.
饲养条件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黄粉虫幼虫饲养过程中饲养温度(X1)、相对湿度(X2)、虫粪筛除频率(X3)、饲养密度(X4)以及饲料含水量(X5)5因素为参试因素,考查它们对黄粉虫高龄幼虫的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建立并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以黄粉虫幼虫增重率及死亡率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Y增=127.5079 18.6559x5 2.7894x3x4-2.3854x3x5-3.0594x1^2 1.824lx3^2-3.8559x5^2;y死=1.7459 0.4l08x1 0.0975x2 0.9025x4 0.3442x5 0.0834x1^2 0.3060x4^2-0.2623x5^2。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粉虫幼虫生长后期增重及死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饲料含水量和饲养密度;饲料含水量和温度对黄粉虫增重有着重要的影响,饲养密度、温度、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的死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均达1%或5%显著水平;推荐的饲养条件为:温度24—27℃、相对湿度64%一70%、筛粪频率2—4d/次、饲养密度0.42-0.49g/cm^2、饲料含水量l3.48%-l7.48%。  相似文献   
85.
热休克法抑制第一次卵裂实现草鱼雌核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用组织切片方法系统地观察了草鱼卵被经辐射处理的鲤精子激活后进行第一次卵裂的发育过程。实验表明:在24℃孵化水温下草鱼卵在被激活后24min进入第一次卵裂胶期,27-30min处于中期,33min进入后期。由此可知被激活的草鱼卵子在第24min时已经完成染色体的复制,使草鱼卵子雌核染色体人工加倍的最佳时期是在被激活后的27-30min这一时间区段内。此外,用不同热休克温度和不同的热休克强度处理已完成染色体复制的被激活草鱼卵,表明草鱼卵经41℃处理2min可得到较高比例的基因纯合型雌核发育二倍体鱼。  相似文献   
86.
To date, little is still known about how alpine species occurring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responded to past climatic oscillations. Here, by using variations of the chloroplast trnT-L, we examined the genetic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101 individuals of Potentilla glabra, comprising both the interior QTP and the plateau edge. Phylogenetic and network analyses of 31 recovered haplotypes identified three tentative clades (A, B and C).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was found within populations (0.693), while differentiations between populations were obviously distinct (Fst -- 0.307). Two independent range expansions within clades A and B occurring at approximately 316 and 201 thousand years ago (kya)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hierarchical mismatch analysis, and these two expansions were also confirmed by Fu's Fs values and 'g' tests. However, distant distributions of clade C and private haplotypes from clades A and B suggest that they had survived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and previous glaciers in situ since their origins. Our findings based on available limited samples support that multiple refugia of a few cold-enduring species had been maintained in the QTP platform during LGM and/or previous glacial stages.  相似文献   
87.
目的构建维甲酸核受体RARα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表达。方法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扩增RARαcDNA,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DsRed1-C1中,测序结果显示RARα第1040位A→G,导致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发生改变。通过二次PCR将其纠正,重组载体RedC1-RARα转化大肠埃希菌Top10,筛选阳性克隆做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ARα的表达。RT-PCR法检测RARα的mRNA水平表达。结果通过RT-PCR及二次PCR得到RARα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得到了成功表达,RARα基因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成功构建维甲酸核受体RARα真核表达载体,且证实RARα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固有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利用链霉菌ST菌株发酵生产腐植酸。在蔗渣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对腐植酸发酵过程中接种量(I)、通气量(搅拌次数,A)、温度(T)及时间(D)4个因素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接种量影响显著;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有效且可信度高,回归方程为Y=6.0356+0.02501+0.0033A+0.0069T+0.2425D,其中各因素均与腐植酸产量呈正相关性。该回归方程为腐植酸生产过程链霉菌ST菌株发酵条件的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9.
西北太平洋尤其是中国海区末次冰期旋回中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研究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古海洋学内容之一.作者综合分析了中国及邻近海区具有可靠测年地层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中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探讨其含量低值事件(PME)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末次冰期以来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在中国海区呈现两种变化模式:一是以东海及南海北部为代表的冰期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的特点;另一种则是南海南部的冰期含量高、间冰期含量低的现象.高分辨率地层记录显示,在这种冰期/间冰期总体变化趋势基础上,我国东海、南海和黑潮源区等广泛存在晚全新世~4 300-2 800 cal yr BP P.obliquiloculata含量低值,但以南海北部与东海冲绳海槽最为明显;而南海南部P.obliquiloculata含量还在冰消期(~16.5-15 cal kyr BP)有另一特征的低含量阶段.因而,末次冰期旋回中国海区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区域性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尽管如此,由于黑潮分支水团的影响,冲绳海槽中部和北部部分海域,在末次冰期与PME期间,P.obliquiloculata虽然含量相对较低,但仍可保持3%-5%以上,而非多数站位PME事件中的特征性零含量.研究表明PME事件主要由次表层海水的温度降低、温跃层变浅、上部水体温度梯度增加等引起,与表层海水无关,但引起这些海洋环境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0.
以甘草酸(dycyfrhizin,GL)为底物,利用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液态发酵转化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用部分因子分析法研究原始发酵培养基各成分对响应值的显著程度,发现甘草酸(GL)、NaNO3和K2HPO4的质量浓度对发酵产生GAMG的影响显著(P〈0.01)。用中心组合设计确立甘草酸、NaNO3和K2HPO4的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2.8、3.0和0.8g/L。在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时,GAMG的转化率从75.49%提高到89.11%,比优化前提高了1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