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圈养金钱豹行为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3月~2006年3月,采取所有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的17只金钱豹进行行为观察,在此基础卜制定了行为谱.研究表明:休息、观望、运动是圈养金钱豹的主要行为,占其所有行为的93.1%,休息占其所有行为的54.40%;观望占21.18%;运动占17.53%.  相似文献   
82.
刘昕晨  刘丹 《人与生物圈》1998,(4):F003-F003
虎年将去,然而保护野生虎的行动却亟待加强并持久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83.
圈养大熊猫哺育双胞胎76小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生  张和民 《四川动物》1997,16(4):176-178
1992年科技人员在卧龙“五一棚”研究区域的一个树洞内发现了2月龄的大熊猫双胞胎幼仔,证明个别野生大熊猫确实能养活双胞胎。然而,圈养大熊猫在产下双胞胎以后,一般只能喂养一仔,很快放弃另一仔[1]。1996年8月12日,本研究中心圈养的“8号”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哺育两仔达7  相似文献   
84.
圈养条件下黑麂行为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2头成年黑麂(5♂♂、7♀♀)的主要个体行为和个体间的交往作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圈养条件下黑麂全天摄食,仅在16:30之后有一个较小的摄食峰值,其余时间比例变化不大。受游人干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黑麂全天均有一个较高的警戒行为值,同时运动行为发生频次很高,仅次于休息,尤其从下午13:30以后黑麂多处于运动状态,而且多数情况下都带有明显的觅食意图。黑麂个体间的交往多发生在晨昏,雌雄之间多表现为性行为(53.07%)和亲密行为(46.15%),雌雌之间主要表现为骚扰行为(68.35%)和亲密行为(31.65%),而雄雄之间则主要表现为敌对行为。  相似文献   
85.
性别与年龄对圈养大熊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2 4只圈养大熊猫行为进行了定量观察 ,发现雄性活动、蹭阴标记和探究行为频次显著高于雌性 ,其它行为差异不够显著。随年龄的增长 ,个体探究和游戏行为频次显著减少 ;雄性个体用于蹭阴标记和嗅闻的时间显著多于雌性 ,而用于休息行为的时间则正相反。随年龄的增长 ,个体用于游戏的时间显著减少 ,休息的时间显著增加 ;圈养雄性个体白天处于活跃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86 5 9± 5 4 0 ,n =11)显著多于雌性 (6 6 77±5 75 % ,n =13,P =0 0 5 0 )。结果表明 :1)大熊猫个体行为的性别差异不仅存在于野生个体 ,而且存在于圈养个体 ;2 )幼年个体表现较多的游戏和探究行为可能与行为学习和模仿有关 ,并可能对个体行为发育有重要影响。非发情期雄性个体表现较多的蹭阴标记和嗅闻行为可能与护卫领地和维持社群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86.
卧龙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的圈养种群为对象,以8个大熊猫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 探讨了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与邛崃野生种群及其他7个濒危物种进行比较。微卫星数据表明, 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5.5, He =0.620, Ho=0.574) 低于邛崃野生种群(A=9.8,He=0.779,Ho=0.581),但高于其他7 个濒危物种的种群(He=0.13~0.46)。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100个世代内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假设种群数量比现在扩大一倍, 经历100个世代后也只会使平均等位基因数少减少0.4。因此继续增加野生个体对保持遗传多样性的意义已经不大, 建议该圈养种群的保护策略应将重点放到制定更有效的繁殖计划以避免近交上。  相似文献   
87.
甘肃兴隆山养麝场圈养高山麝的产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103。50'-104。10',N35。38-58')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是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自然分布区.  相似文献   
88.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期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繁殖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1)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而休息、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雄马的休息时间、修饰时间显著低于雌马,运动时间和其他行为时间显著高于雌马。(2)雌雄个体繁殖期除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行为节律则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3)雌雄野马繁殖期内昼间交配次数比较少,且同一家族群内雌马各自参与交配的日期基本不会重叠,同一天内,雄马与群内两匹以上雌马均有交配的现象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旨在对高海拔地区圈养大熊猫春季粪便中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细菌学鉴定与分析。以云南野生动物园3只成年雌性健康大熊猫的春季昼间新鲜粪便为试验材料,经稀释、分离、纯化、保存,通过菌落特征、染色特性、显微形态观测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了粪便中可培养细菌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粪样共分离出12株细菌菌株,鉴定归为6属8种,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索氏志贺菌Shigella sonnei,其中优势菌是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属,菌落数分别为(15.93±3.10)×107cfu·g-1和(13.33±3.87)×106cfu·g-1,但存在个体间差异(Kruskal-Wallis H test,P<0.05);各时段粪样分离得到菌落数量比较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riedman test,P>0.05)。研究结果可为大熊猫健康状况监测、合理日粮和肠道微生态等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摘要:豚鹿(Axis porcinus)是一种分布于中国南部且极度濒危的小型有蹄类,有关该物种的生态学数据极其稀缺。2006年3 ~12月,运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取样法观察圈养于成都动物园的16只豚鹿行为。通过预观察,定义并描述了16种行为,并按照PAE进行编码。结果显示,休息行为、取食行为、站立行为、运动行为与其他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