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16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程成  谢乔  李飞  卢刚 《动物学杂志》2019,54(5):636-645
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海南岛17个沿海红树林湿地春、夏、秋、冬四季的湿地鸟类。共记录水鸟74种,隶属5目12科,其中,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为海南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洋浦湾的新英作为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新的越冬点被发现。全岛水鸟数量较多的地点在万宁小海、海口东寨港和乐东莺歌海,种类较多的地点在东寨港、东方四更和莺歌海。Jaccard指数分析表明,栖息地具有相似适合度的地方,水鸟种类相似性更高,人工湿地之间的水鸟相似性高,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之间的水鸟相似性低。海南岛沿海红树林湿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变化,秋、冬季种类多、数量丰富,春、夏季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鸻鹬类在春、冬季种类和数量占比均为最大,秋、夏季数量最多的为鹭类。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得出东寨港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东寨港和莺歌海的均匀度指数表现较高。研究表明,海南岛的沿海红树林湿地是很多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红树林是保护湿地水鸟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国外动态     
世界生物质能开发掀起新热潮;转基因酵母合成青蒿素取得进展;微流体装置为蛋白结晶专家排忧解难;俄科学家用珊瑚荧光物标识蛋白质;南非从菊科植物中筛选到抗疟疾新药;美发明植物油直接生产生物柴油装置;海底可燃冰中新发现多种微生物;意大利研制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纳米发动机。  相似文献   
83.
种间竞争对四种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 ℃、75 %相对湿度条件下研究种间竞争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4种主要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并对种群动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与谷蠹、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种群增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玉米象和谷蠹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玉米象和谷蠹的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种群最大增长潜能最大,锈赤扁谷盗最小,种群增长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4.
基于GS和GIS的春尺蠖种群分布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杀虫灯诱杀春尺蠖雄成虫的数据,采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方法,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出2001~2003年和田地区春尺蠖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结果显示,3年中春尺蠖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种群空间分布和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通过TM卫片解译提取和田地区森林图层,在ARCGIS中完成对插值模拟图的切割,从而把春尺蠖种群动态的年际分布显示在具体的森林斑块内。研究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春尺蠖种群暴发机理和系统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为了评估转基因棉籽对平菇害虫发生的影响,利用转Bt基因棉籽及其亲本对照棉籽配制平菇培养的菌棒,在菇棚中自然感虫,观察了平菇厉眼菌蚊、粪蚊、蚤蝇和螨类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含对照棉籽菌棒中平菇厉眼菌蚊和螨类发生量高于含转基因棉籽菌棒, 随着棉籽浓度的增加,对照棉和转Bt基因棉对平菇厉眼菌蚊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对照棉籽对粪蚊的抑制作用比转Bt基因棉籽强,但随着棉籽浓度的增加,含对照棉籽菌棒中粪蚊发生量呈递增趋势。随着棉籽浓度的增加,含对照棉籽菌棒中蚤蝇发生量呈递增趋势,含转Bt基因棉籽菌棒中蚤蝇发生量递减;低含量时对照棉籽对蚤蝇的抑制作用强,而高含量时转Bt基因棉籽对蚤蝇的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86.
调查研究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icaleBaly的自然种群动态、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其药剂防治策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玉米黄尾球跳甲在湖北宜昌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和蛹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现于田边的杂草,5月上旬迁入大田。百株成虫高峰出现在6月15日和8月7日;性比为0.491;卵始现于5月19日,产卵高峰出现在6月18日;平均卵量123.5粒,单雌最大卵量212粒;6月22日出现最高百株幼虫量。自然种群增长指数(I)为16.20。在发生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玉米黄尾球跳甲被异角短胸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nisGirault的寄生率分别为14.6,33.6和77.0%。马.辛硫磷1 000倍液和毒死蜱1 000倍液是防治玉米黄尾球跳甲比较理想的农药,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76.3%和66.5%;卵和1、2龄幼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高,3龄幼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低。结合以上的研究,提出玉米黄尾球跳甲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7.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tillage)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产量,是一类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持续性农业耕作形式。2002年至2004年在定西旱地农业地区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改善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及含水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多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增强。在降水较少年份免耕秸秆覆盖的这种作用表现突出,而在降水充沛的年份免耕地膜覆盖则更具优势。耕层土壤水分因受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剧烈,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播种期、五叶期及收获期土壤具有较高含水量,而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则较低。在两种轮作体系中,播种期春小麦和豌豆免耕秸秆覆盖处理0~50cm土层含水量分别较常规耕作增加28%、26%和11%、23%,降水生产效率较常规耕作提高了17.79%~26.81%。在春小麦豌豆轮作体系中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作物产量(春小麦 豌豆)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420kghm2和8.11kg(hm2·mm),较常规耕作分别提高26.81%和25.39%。  相似文献   
88.
比较基因组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基因组学是利用某些基因组图谱和测序获得的信息推测其他生物基因组的基因数目、位置、功能、表达机制和物种进化的学科。比较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序列数据的积累密切相关,目前该学科已经成为研究生物基因组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利用FASTA、BLAST和CLUSTAL W等序列比对工具,种间的比较基因组学能够让人们了解物种间在基因组结构上的差异,发现基因的功能、物种的进化关系,以及进行功能基因的克隆。种内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主要涉及个体或群体基因组内诸如SNP、CNP等变异和多态现象。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不但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体的遗传机制,也有助于阐明人类复杂疾病的致病机制,揭示生命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89.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148-148
人们很熟悉生物界的共生实体如根瘤、菌根、地衣等,这是最典型的共生体(symbiont),也就是说,这是微生物与植物形成在营养、生理方面形成互为有利(互惠)的整体,且有形态的表现;在自然界还有没有形态表现而彼此互惠关系而形成的整体。研究共生体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生化的及其功能规律的科学称之为共生生物学(symbiology)。原始共生关系在生物界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90.
河北唐海湿地四种鹭的种群动态和繁殖空间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2005年7月对河北唐海湿地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白鹭(Egtettagarzetta)、池鹭(Ardeolabacchus)、大白鹭(Casmerodiusalbus)的种群动态和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巢群关系进行了研究。统计了4种鹭垂直和水平巢位的巢密度,计算了不同种鹭巢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值。结果4种鹭在唐海数量最多月份为4—9月,最大量达到了近5800只。共有Ⅰ、Ⅱ两个巢区,迁来Ⅱ区时间较Ⅰ区晚半个月左右。除池鹭外,3种鹭之间均有争巢现象,后期趋于稳定。迫于密度压力和竞争,部分白鹭和池鹭取食范围较广。除大白鹭外,其他3种鹭同种间均有混交现象。在混巢区,夜鹭迁来最早,数量最大,为优势种,多数占据中心区的顶巢;大白鹭数量最少,亦占据中心区的顶巢;白鹭迁来较晚,占据中位巢;池鹭迁来最晚,数量较白鹭少,多数在边缘区单独筑巢,少数在中心区占下位巢。白鹭巢的垂直生态位最宽;夜鹭巢的水平生态位最宽;池鹭巢的综合空间生态位最宽。池鹭和夜鹭巢位的空间格局最为相似,池鹭和白鹭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夜鹭的数量最多、大白鹭的个体最大,导致其处于优势;白鹭和池鹭数量少、个体小,导致其处于劣势。唐海湿地内丰富的食物和适宜的林带是鹭鸟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鹭类只筑巢在散布的、双行杨树林带均高为22m以上区域,是该地鹭类巢区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