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刺粉虱是我国近20多年来频繁暴发的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对该虫的防治,本文就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空间格局、自然种群生命表、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防治指标、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增效剂生物测定、生化分析以及钠离子通道基因ⅡS4-6 cDNA片段的RT-PCR扩增,探讨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对于采自田间的6个烟粉虱抗性品系,磷酸三苯酯(TPP)和胡椒基丁醚(PBO)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DEM对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均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烟粉虱抗性品系的α-NA羧酸酯酶和β-NA羧酸酯酶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16~2.65倍和1.22~1.41倍,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敏感品系没有差异,表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性无关。通过RT-PCR克隆了6个烟粉虱田间抗性品系的钠离子通道结构域ⅡS4-6 cDNA片段的序列(420 bp),发现与敏感品系相比,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为L925I突变和I917V突变,L925I突变在所有6个烟粉虱田间抗性种群中均有发生,该位点突变已被证实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密切相关,表明神经不敏感性可能是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另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3.
以产油微藻集球藻为材料,在低、高两种不同光照强度下(100和600μmol·m-2·s-1),研究缺磷对集球藻光合特性和油脂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缺磷显著抑制了集球藻的生物量以及光化学效率Fv/Fm,阻碍了QA-向QB的电子传递,降低了细胞内的蛋白含量,诱导了油脂含量增加;高光的耦合作用使集球藻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QA-向QB电子传递受抑制更严重,细胞内的蛋白含量进一步下降,油脂含量却进一步上升。本研究表明缺磷导致集球藻的代谢从碳同化进入油脂合成,促使油脂含量增加,高光的耦合作用使集球藻的油脂含量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4.
B型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增效剂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探讨了采自福建省的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6个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抗性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SUD-S相比,6个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分别具有54.53~78.43倍和6.23~11.25倍的抗性。TPP、PBO和DEM对毒死蜱的增效比分别为3.61~24.94倍、1.14~1.76倍和1.04倍,对敌敌畏的增效比分别为1.67~2.64倍、1.33~1.65倍和1.09倍,表明羧酸酯酶的解毒代谢在烟粉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烟粉虱抗性种群乙酰胆碱酯酶的Km值是敏感品系的1.83~4.0倍,V max值是敏感品系的0.34~0.62倍; 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底物浓度大于1.0 mmol/L时受抑制,抗性种群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底物浓度大于16 mmol/L时受抑制;抗性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敌敌畏和毒死蜱的敏感度分别比敏感品系低119.92~161.33倍和10.11~14.24倍,表明烟粉虱田间抗性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可能已发生了变构,由变构引起的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是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结果提示,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性和羧酸酯酶的解毒代谢在烟粉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而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性在对敌敌畏的抗性中起重要的作用,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烟粉虱对毒死蜱和敌敌畏抗性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5.
76.
<正>西藏东南部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威胁最严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http://www.conservation.org.cn)。位于该区域的墨脱县(93o46'–96o05'E,27o34'–29o56'N)总面积约30,000 km2,海拔在200–7,787 m之间。该地区人为干扰少,自然环境优越,由于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断和复杂的地质环境的影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记录有哺乳动物69–70种,鸟类385种(郭光普,2004),种子植物180科726属1,679种(变种)(孙航和周浙昆,1996)。为探究该地区物种多样性,老一代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对陆生脊椎动物相关  相似文献   
77.
烟粉虱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目前已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等许多常规杀虫剂产生高水平抗性,在一些地区烟粉虱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也是十分普遍.文中综述了世界范围内烟粉虱的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以及抗药性与生物型的关系,并介绍了美国和以色列较为成功的烟粉虱抗药性治理计划.  相似文献   
78.
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成虫浸叶生测法分别测定了福建省福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烟粉虱田间种群对13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福建省6个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838.38~2460.52、244.64~834.29、116.02~266.35、81.75~124.18、425.18~875.56和54.53~78.43倍,对乐果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14.16~17.66倍,对敌敌畏产生了中等偏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达6.23~11.25倍,对灭多威的抗性水平较低,抗性倍数仅为4.07~5.66倍.漳州种群已对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3.08、10.32和24.60倍,而其它地区烟粉虱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水平较低,甚至不明显,抗性倍数分别仅为1.31~3.28、1.82~7.23和1.39~5.45倍.福建省各地区烟粉虱种群对阿维菌素尚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79.
小黑瓢虫与其竞争种作用系统研究:种间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elphastus catalinae and Serangium japonicum are the important natural enemies of Bemisia tabaci, of which, the former is exotic, and the latter is indigenous.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on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D. catalinae and S .japonicum was studied under conditions of single and mixed rearing, and Lotka-Volterra equa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ompetition when more and less preys provided for the two ladybir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D. catalinae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S. japonicum when single rearing,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S. japonicum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D. catalinae when mixed rearing. In the competition system of the two ladybirds, S. japonicum was dominant, while D. catalinae could exist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80.
福州城南木麻黄上发生珠蚧 (硕蚧 )科的草履蚧、吹绵蚧和银毛吹绵蚧 ,草履蚧发生极其严重 ,吹绵蚧于 5月间也一度猖獗 ,银毛吹绵蚧其次。总受害株达 99% ,受害梢率达 6 0 %以上 ,造成木麻黄生长衰弱甚至枯死。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中 ,对此三种珠蚧及天敌田间种群消长进行了初步的考查。( 1 )草履蚧在福州一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和少数三龄若虫在木麻黄主枝和主干上越冬 ,冬季天气温暖时还见有爬动 ,翌年 3月下旬成虫爬至树头基部松土层 3- 5cm内或树干的裂缝等处 ,分泌绵絮状蜡质的卵囊产卵其中。室内观察一头雌成虫可连续产卵 3天 ,第一天产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