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71.
斑马鱼行为学实验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斑马鱼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应用,除了在发育方面比其他模式动物更具优势外,在行为学方面的应用也更加丰富.由于斑马鱼幼体在受精后前两天通体透明,眼睛大小占到大脑体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成鱼昼夜节律明显,对光反应强烈,因此斑马鱼在视觉领域应用的优势十分明显.斑马鱼的嗅觉、听觉器官都在体表可见,可以很容易地用行为学实验手段对嗅觉和听觉功能进行检测.斑马鱼习性好动,利用斑马鱼进行运动方面的行为学观察也非常便利.斑马鱼具有群聚习性,在社会生物学研究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斑马鱼行为学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有效地分析神经整合功能的方法,并形成了许多相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2.
本文综述了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活性和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找出了从8种苦苣苔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7个三萜类化合物的构型规律。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木聚糖酶高产菌株EIM-30基于形态学和18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鉴定为里氏木霉Trichoder撇reesei。在单因子实验确定EIM-30产木聚糖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影响其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3个显著效应因子,然后应用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膏1.50%,蛋白胨1.00%,NaC10.50%,PPG-20000.10%,MgS041.20%,CaC20.18%,(NH4)2S040.45%,甘油4.18%,乳糖3.05%,K2唧041.59%。优化后TrichodermareeseiEIM-30的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9.857×105V/mL,较优化前提高1.98倍。  相似文献   
74.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秤架管理站辖区内海拔1 400 m左右的疏齿木荷(Schimaremotiserrat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6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45科75属113种,以泛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和温带成分也有一定的比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群落组成以疏齿木荷、福建柏和青茶冬青(Ilex hanceana)等为主,成分复杂,类型多样,优势种优势地位分散而不明显;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藤本层3层,层间植物稀少,生活型以常绿小、中高位芽植物为主,分别占30.97%和27.43%;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55.75%,福建柏种群以低龄幼树为主,呈增长状态;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kn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藤本层.  相似文献   
75.
红火蚁对我国一些生物潜在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分析国际上对红火蚁影响生境中其他生物的研究成果,认为红火蚁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危害其他生物:(1)攻击、捕食刚孵化的地栖性卵生动物个体,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2)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3)通过叮咬而使得某些动物存活率降低,改变生境,甚至弃巢外逃,或者因为受攻击活动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几率。同时初步分析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举的379种野生动物名录中,有22种鸟类(占9.6%)、1种两栖类(占14%)、所有的18种爬行类(占100%)可能因为红火蚁的入侵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灭绝。  相似文献   
76.
Val-Glu-Pro(VEP)是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发现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以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检测单次口服和一周间口服VEP的降压效果,并通过Real-time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探索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主要成分在SHR大鼠肾脏和血清中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口服VEP的最低有效降压剂量为5mg/kg,加大剂量后表现出剂量效应,最低加权收缩压(WSBP)出现在口服后6h,最低加权舒张压(WDBP)出现在口服后4 h.在一周间口服试验中,10 mg/kg VEP处理组的WSBP在第5日显著低于负对照组.此外,口服VEP显著下调了SHR大鼠肾脏中肾素(renin)、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类型1受体(AT1)的mRNA表达,并上调AngⅡ类型2受体(AT2)的mRNA表达,说明VEP的降压效果可能与对RAS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关,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分解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学斌  陈林  吴秀玲  宋乃平  李昕 《生态学报》2015,35(12):4105-4114
测定荒漠草原甘草、赖草、蒙古冰草以及黑沙蒿等植物群落枯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量分析荒漠草原枯落物分解速,同时通过枯落物自身化学成份、含水率的测定,结合气候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探讨荒漠草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荒漠草原4种植物群落枯落物的质量累积损失率随分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枯落物分解的质量损失量与时间并不呈线性相关;4种群落枯落物质量损失量大小依次均为:甘草群落赖草群落蒙古冰草群落黑沙蒿群落;荒漠草原枯落物分解采用单指数衰减的Olson模型拟合效果较好,4种植物群落中甘草群落枯落物分解最快,黑沙蒿群落分解最慢;蒙古冰草、赖草和甘草群落枯落物中N、P、K的含量显著高于黑沙蒿群落,但是C、木质素、纤维素、C/N、木质素/N和纤维素/N值则显著低于黑沙蒿群落枯落物,蒙古冰草群落、甘草群落、赖草群落和黑沙蒿群落4种群落枯落物分解速率(k)与枯落物初始N、P、K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4种植物群落枯落物分解速率与降雨量、枯落物自身含水量的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其余因子偏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结合上述研究可以确定荒漠草原枯落物分解50%所需时间为2—5a,分解95%需8—24a。  相似文献   
78.
香港西贡牛尾海邻近岛屿植被与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尾海是连接香港陆地和南中国海的重要通道.作者采取全面普查和重点线路补查的方法,于1997年8月、12月和2008年6月先后3次考察了牛尾海邻近各岛屿的植被概况和植物种类.结果表明,牛尾海邻近岛屿共有维管束植物345种,隶属于108科254属.植被类型以灌丛和草灌丛为主,兼有次生性常绿阔叶林和滨海砂生植被,并有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心肌细胞核钙调素I(calmodulin I,CaM I)介导的bcl-2转录调节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肌肥厚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4周,以改良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并纯化细胞核;蛋白印迹法测定心肌细胞核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及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左室心肌组织CaM I蛋白表达及分布;延续转录分析法观察阻断CaM I后心肌细胞核bcl-2 mRNA的变化。结果表明,心肌肥厚组pCREB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CREB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CaM I分布于细胞核及细胞浆,心肌肥厚组CaM I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使用CaM抑制剂后心肌细胞核bcl-2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果提示,压力超负荷时心肌细胞核内CaM I激活,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核转录因子CREB磷酸化增加,但CREB 在调节bcl-2基因转录过程中可能发挥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平茬柠条的土壤水分动态及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瑞鑫  王磊  杨新国  陈林  蒋齐  王兴  陈娟 《生态学报》2019,39(19):7249-7257
平茬作为荒漠草原区柠条林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入探究平茬复壮阶段的土壤水分的恢复状况及其对生理特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茬年限柠条的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作用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季年内变化,PC1a—PC5a柠条在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均高于WPC柠条;对比不同平茬年限柠条土壤水分,PC3a增长迅速,PC4a水分条件最优,PC5a土壤水分消退逐渐向WPC柠条的土壤水分接近;土壤垂直剖面上,PC1a—PC4a柠条根系活跃区的土壤水分随着平茬年份的增加,深层的土壤水分得到有效改善,到PC5a时开始回落。(2)不同平茬年限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PC4aPC5aWPCPC2aPC3aPC1a,且平茬措施对非根系活跃区的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大,平茬后,对0—180cm土层深度的影响显著,且以平茬PC4a和PC5a的土壤水分周期性变化最长,振动强度变化最明显。(3)平茬早期(PC1a—PC2a)的土壤水分并未迅速提高,此阶段柠条的光合作用受自身性状的影响大于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平茬中期(PC3a—PC4a)的土壤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柠条的补偿生长作用;平茬后期(PC5a),平茬柠条光合作用减弱及性状几乎不发生变化,土壤水分状况也开始接近WPC柠条。因此,对于荒漠草原平茬复壮阶段的柠条林的科学有效管理,PC5a柠条可作为饲草资源进行利用的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