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7个不同地点的野生檵木、野生红檵木、栽培红檵木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浏阳大围山野生檵木的数性遗传结构与其它地区的野生檵木有较大差异,4数性和5~6数性各占50%;红檵木野生和栽培类型均以5数性数量居多,不同于文献记载的檵木属植物4数性的分类属征(每朵瓣、雄蕊、退化雄蕊及萼片均为4数).利用的结构遗传变异探讨了红檵木的起源和品种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2.
60Coγ射线辐照对花魔芋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试验开展了^60Coγ射线辐照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辐射诱发了大量有利的或损伤的数量性状变异。这些可观察或可检测的变异有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及叶片畸形(包括叶片黄化、缺刻、叶卷曲及主叶脉粘连不分离等);还有其它的性状变化,如生长期、根系、鞭状茎分化、耐寒性,球茎增重和产量等。观察发现,辐射效应的主要特征是抑制和损伤,并有一定程度的生理修复。通过分析,这些数量性状的变化符合统计规律,如植株叶片面积的变化与辐射剂量关系可拟合成三次曲线,其它的性状变化与剂量成二次曲线。在魔芋生长期间发现了大叶片植株、耐寒植株、少鞭状茎分化植株和高球茎增重系数植株等有益突变。大叶片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产量;少鞭状茎分化可减少球茎物质分流,使积累更加有效;耐寒抗寒既可延长生长期,也可扩大种植范围和向适宜地区推广。通过实验,得出魔芋的辐射敏感性强,诱变效应显著,性状变异有可选择性,辐射诱变育种和种质改良可行。此外,魔芋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方式,有些有利的变异性状可直接作为育种和引种驯化的基础材料利用。  相似文献   
73.
维生素E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4,24(8):1663-1670
15℃下 ,添加 Ve浓度为 2 0~ 80 ng/ m l时 ,种群密度与培养时间呈显著相关 ,其中 2 0 ng/ ml和 4 0 ng/ ml组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 76 .4 0 ind/ ml和 6 5 .2 0 ind/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最大密度 12 .0 0 ind/ ml)。最大混交雌体百分率低于 10 % ,对照组最大混交雌体比率为 4 0 %。轮虫卵雌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维生素浓度为 10 0 ng/ ml时 ,对种群增长不利 ;2 5℃下 ,对照组和各添加组最大密度依次为 6 8.0 0 ,12 2 .0 0 ,12 4 .0 0 ,16 8.0 0和 2 36 .0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2 1,1.2 5 ,1.2 2 ,1.4 1和 0 .6 9,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2 7.6 9,19.89,18.4 2 ,17.0 2和 12 .88% ;30℃下 ,最大密度依次为 113.80 ,12 1.0 0 ,12 2 .80和 15 1.2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5 0 ,1.4 2 ,0 .6 4和 0 .96。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1.76 ,32 .2 6 ,37.5 0和 32 .0 0 %。  相似文献   
74.
20 0 3年10月15日2 0 :30至10月16日7:0 0 ,笔者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庙街镇隆庆关(2 5°17′4 5″N ,10 0°2 1′14″E ,海拔2 5 80m )进行夜间鸟类环志工作时,捕获一只秧鸡科鸟类标本。标本经鉴定确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田鸡Porzanaexquisita (Cheng ,1987) ,系云南省鸟类种的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所采获的田鸡标本形态描述如下:额部褐色;头顶黑色;上体羽褐色,背、两肩具有显著的黑色纵纹及众多白色点斑;尾羽黑色。初级飞羽黑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的外缘白色;次级飞羽羽端具宽而显著…  相似文献   
75.
通过检查藏南翠雀Delphinium nortonii 的主模式标本,发现《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对该种的鉴定和描述有误。该种的的退化雄蕊黑褐色,属于翠雀亚属的密翠雀组subgen. Delphinastrum sect. Elatopsis, 而上述几种植物志中长1以来将其置于退化雄蕊为蓝色或蓝紫色的翠雀组sect. Delphinastrum中。这几种植物志中记载的D. nortonii 实际上代表一个新种,即李恒翠雀D. lihengianum。  相似文献   
76.
为进一步研究商陆科的系统位置提供器官发生和发育的证据,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多雄蕊商陆P. polyandra和垂序商陆P. americana的器官发生。结果表明: 商陆属植物被的发生均为2/5型螺旋发生。在同一个种不同的蕾中,被的发生有两种顺序: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远轴侧非正中位的1枚先发生。雄蕊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在单轮雄蕊的种中8-10枚雄蕊为近同时发生;两轮雄蕊的种8枚内轮雄蕊先发生,6-8枚外轮雄蕊随后发生,内轮雄蕊为同时发生,外轮雄蕊发生次序不规则。心皮原基也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8-10枚心皮原基为同时发生。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商陆的心皮发育成近离生心皮雌蕊;其他2种心皮侧壁联合发育成合生心皮雌蕊。对商陆属植物器官发生的类型及发育形态学做了分析,结果支持商陆科在石竹目系统发育中处于原始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
运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方法对非洲商陆Phytolacca dodecandra L′Her.的器官发生过程及器官各部分的位置排列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非洲商陆萼片5枚,以螺旋向心方式发生;没有观察到瓣原基的发生;雄蕊为螺旋离心方式发生,前4枚雄蕊分2对出现在对萼位置,但此后发生的雄蕊的发生顺序明显区别于其他种;心皮4-5枚,与内部雄蕊互生。本文探讨了时空因素对器官发生的影响,基于对非洲商陆器官发生的观察,否定了“商陆属源于二轮雄蕊样式”的假说,并为商陆属中“五基数起源于三基数”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8.
通过设计可以引发特定mRNA进行转录的特异引物,采用了一种新的原位反转录的方法检测mRNA,这种原位反转录的方法是把原位杂交和反转录进行有机结合的结果,其实用性能和关键步骤都已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只要设立合适的对照原位反转录方法, 检测mRNA的灵敏度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用这种方法对一个属于AGL2亚组的水稻(Oryza sativa L.)的MADS-盒基因M79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从营养到生殖的各个发育阶段,M79均有表达,与平行进行的传统原位杂交的方法得到的结果类似。相对而言,原位反转录法耗时短、容易操作,可以成为一种可靠的原位定位mRNA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79.
达尔文的“令人讨厌之谜”,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因此,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器官起源的研究,对被子植物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如:真学说、假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植物学说、新假学说、古草本学说和ANITA学说等。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作者将被子植物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5个阶段,并简要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代表学说和主要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80.
鹅掌柴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鹅掌柴(Scheffler octophylla Harms.)蜜腺的发育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鹅掌柴盘蜜腺位于下位子房上方环绕柱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心皮维管束与其相邻并发出一些伸入蜜腺基部的短分枝。蜜腺起源于心皮原基基部外侧的几层细胞。鹅掌柴蜜腺为淀粉型蜜腺,淀粉粒为许多微小颗粒聚集成的复粒。原蜜汁由蜜腺基部维管束的筛管提供,达产蜜组织细胞和表皮细胞后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泌出的蜜汁一部分来自淀粉粒的降解,一部分来自泌蜜期输入的原蜜汁。表皮和产蜜组织细胞均具泌蜜功能。泌出的蜜汁大部分通过气孔排出,还有部分由角质层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