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及化学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湖南省4个23年连续施肥的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湖南省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及化学键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化肥(NPK)、中量有机肥(MOM)和高量有机肥(HOM)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水稳性团聚体均以0.25~1mm和2~5mm粒径含量最高,分别达全土总量的18%~43%和13%~48%。中、高量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1mm大团聚体含量以及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其中0.25~1mm和1~2mm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均略高于其余粒径组。与不施肥比较,钙结合态有机碳(Ca-S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2%~4%左右且随有机肥施用呈下降趋势,而铁铝结合态有机碳Fe(Al)-SOC占总有机碳的18%~33%呈上升趋势。有机肥施用条件下,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的分布的增加、Fe(Al)-SOC的提升以及Ca-SOC的降低意味着土壤有机碳物理和化学保护作用的增强,有利于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是有机肥施用条件下保持稻田土壤较高固碳速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Ⅰ. 蛋白质组关键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阮松林  马华升  王世恒  忻雅  钱丽华  童建新  赵杭苹  王杰 《遗传》2006,28(11):1472-1486
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相继完成, 使植物基因组学研究成功迈入到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时代。这为蛋白质组学产生及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重点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产生背景和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技术。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技术包括双向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蛋白芯片、质谱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数据库、定量蛋白组技术、蛋白复合体标签亲和纯化技术和酵母双杂交系统。同时对当前蛋白质组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归纳出其可以凭借中草药单体、中草药提取物、中草药复方及有效成份等多种形式发挥抗真菌作用,并对未来中草药抗真菌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4.
冯伟民 《古生物学报》1994,33(5):635-645
腹足类个体发育中壳质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壳质层的微观变化,包括原有壳质层的增厚、增生与上覆超微结构相同的壳质层、增生新的超微结构层、壳质层的相互消长与显微结构的演变。壳质层的微观变化决定了壳饰形成的4种类型:增厚型、刺顶型、刺穿型、叠覆型。叠覆的交错片体具加强贝壳抗破裂功能;交错片体排列方式的变化或新的显微结构层的出现均具分类意义。交错针状结构源于纤柱结构,纤柱结构又由简单柱状结构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75.
发现“活化石”——矛尾鱼的故事童合一邢湘臣古生物学家从化石研究中发现,距今约3.5—4亿年的泥盆纪至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地球上生活着一类腔棘鱼(Coelacanths),腔棘鱼类曾与恐龙一样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古腔棘鱼类的典型代表是仅见之于化石的大...  相似文献   
76.
EEG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用非线性动力学观点来分析EEG认为它可能是一个不稳定混沌态,并提出了用信息熵的方法来分析这一混沌态的结构特征。临床观察发现在不同功能下其特征是不一样的,并发现精神病人中信息传递特征参数有“倒置“现象,这对EEG分析和临床脑电诊断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7.
冯伟民  蓝 《古生物学报》2000,39(2):285-294
中沙、西沙群岛海底21个表层沉积样中发现微型腹足类176种,微型双壳类48种,形成3组合类型:水深0-60m为Tricolia(Hiloa)variabilis-Cadella semitorta组合,水深60-120m为Cerithiopsis-Ringicula-Varicorbula组合,水深大于800m为Anatomia-Gastrochaena组合。腹足类、双壳类沉积组合包括原地理藏和异  相似文献   
78.
阮松林  马华升  王世恒  忻雅  钱丽华  童建新  赵杭苹  王杰 《遗传》2006,28(12):1633-1648
蛋白质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生态等诸多生物学领域, 主要研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发育(如种子成熟与发芽过程)、组织器官的分化过程、不同亚细胞结构的新蛋白组分的发现及其功能鉴定、植物对非生物逆境(包括高温、低温、高盐和干旱等)和生物逆境(病虫害)的适应机制和植物与微生物(根瘤共生体)相互作用机制。同时对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生产力模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象台站的常规观测资料,依据植物生长模拟理论,以d为步长,建立了湿地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植被生产力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模块: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干物质积累;3)同化物分配,主要考虑了温度和积水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小叶章地上活体、枯落物、茎、叶各器官枯落物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R2分别为0.98、0.99、0.99和0.92)。在相邻区域的检验结果也表明,季节性积水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常年积水沼泽。两类湿地小叶章地上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R2分别为0.66和0.79)。相近区域长期定位观测点连续2年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也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R2分别为0.97和0.76)。  相似文献   
80.
荔童  梁小英  张杰  耿雨  耿甜伟  石金鑫 《生态学报》2023,43(16):6758-6771
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子效应是实现生态系统有效管理和改善人类福祉的基础。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定量评估其2018年土壤保持、产水服务、粮食供给和固碳服务,在构建贝叶斯网络生态系统服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节点的重要性分析识别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节点,利用联合概率分布、概率推理和情景模拟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子效应。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高原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较强。其中,土壤保持、产水服务和固碳服务的空间分布情况较为一致,高值区集中在东南部,低值区在西北部,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粮食供给呈"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2)土壤保持、产水服务和固碳服务之间互为协同关系,粮食供给分别与土壤保持、产水服务、固碳服务为权衡关系。其中,产水服务与固碳服务的协同关系、产水服务与粮食供给的权衡关系较强。(3)土地利用、降水和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中土地利用主要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关系,而降水和NPP在影响协同关系的同时对权衡关系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不同驱动因子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相同的协同(或权衡)方式,相同驱动因子在不同状态则会造成协同(或权衡)方式的差异。研究对于认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复杂关系及其驱动因子差异,为后续提出改善生态系统管理和提高人类福祉的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