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7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71.
异源多角体蛋白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方法从AcMNPV基因组DNA中分离出多角体蛋白基因 ,将该扩增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8中 ,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OAc。将该质粒DNA与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传染BmN细胞 ,得到了能形成多角体且不产生蓝色空斑的重组病毒hp BmNPV。纯化该重组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并对多角体蛋白、病毒核酸及多角体病毒颗粒进行分析 ,发现AcMNPV的多角体蛋白能在家蚕细胞中大量表达且能在细胞内识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并组装成多角体颗粒 ;病毒基因组DNA因部分交换 ,其酶切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电镜观察发现经AcMNPV多角体蛋白包装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大小为1 2 μm~ 2 9μm ,明显小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相似文献   
72.
东亚钳蝎毒素基因BmKIT3 编码是由 6 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物质。该类毒素为专一性作用于昆虫的抑制型神经毒素 ,它已被广泛用于研究离子通道作用机理[1 ] ;同时 ,它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极好模型 ,是研究神经药理学的理想工具 ,将具有药理活性和昆虫毒性的基因导入细胞或动植物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对昆虫作用的专一性很高 ,对哺乳动物无害或毒性很小 ,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杀虫剂[2 ,3 ] 。我们的研究是对该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 ,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适于在昆虫中表达的BmKIT3 的两条长的引物 ,通过…  相似文献   
73.
沼泽红假单胞菌乙酸光合放氢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依据光合细菌生长代谢特性和有机废水降解主要产物类型,11种有机物被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Z菌株的光合产氢研究,其中,乙酸反应体系产氢活性最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菌株的生长与产氢动力学行为,探求了影响该菌株光合放氢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菌株产氢与生长部分相关。种子培养基和菌龄对产氢活性有明显影响。细胞最适产氢和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基本一致。当种子来源于硫酸铵高菌龄预培养物或谷氨酸钠对数期预培养物时,该菌株产氢活性显著增加,产氢延滞期明显缩短。氧浓度和接种量对产氢活性也有显著影响。供氢体和氮源浓度直接决定细胞的生长与光放氢活性。在低于70 mmol/L乙酸钠和15 mmol/L谷氨酸钠时,产氢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谷氨酸钠浓度高于15mmol/L时,由于游离NH4+的出现,产氢活性受到抑制,但却明显刺激细胞的生长。在标准状况下,该菌株的最大产氢速率可达19.4 mL·L-1·h-1。  相似文献   
74.
75.
为了评价国产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于1998年6-10月,用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在钩体病流行区5-60岁农业人口 ,观察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钩体发病情况。队列研究显示,钩体外膜疫苗对同血清群钩体的保护率为75.17%,效果指烽为4.03。1:2配对调查的疫苗保护率为81.25%,1:3配对结果为73.33%。用筛选法估计的疫苗效果为755。不同研究方法的结果相近,均一致说明,该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较理想。研究结果还显示,该疫苗对异血清群钩体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CpG对乙型肝炎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PN)作为佐剂对乙型肝炎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以乙肝疫苗加Al(OH)3、疫苗加CpG和疫苗加Al(OH)3与CpG3三种配伍方式,通过腹腔、皮下或肌内3种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不同配伍的免疫效果.同时又将疫苗与CpG混合后在4℃存放6个月再免疫小鼠,观察CpG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3种免疫途径中以肌内注射效果最好,这在使用CpG的实验组尤为明显,在该组肌内免疫的ED50比腹腔的低了10倍,而诱发的抗体滴度提高了3倍;②疫苗与CpG、Al(OH)3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最好,在肌内免疫时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比疫苗+Al(OH)3提高4倍,比疫苗+CpG提高7倍;③疫苗+Al(OH)3免疫时,表现为IgG1抗体亚型占优势,而再加入CpG后则IgG1和IgG2a均升高,以IgG2a最显著;④疫苗与CpG混合后4℃保存半年,不影响其活性.  相似文献   
77.
用逆Northern印迹和Northern印迹法进一步鉴定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药性和敏感性品系胰蛋白酶的表达差异 ,结果显示 ,胰蛋白酶基因在抗药性品系中的表达量分别是敏感性品系的 4.3和 3.9倍。采用RACE法筛选cDNA文库 ,获得总长度为 90 9bp的淡色库蚊胰蛋白酶基因的全长序列 ,其中开放阅读框为 786bp ,推导出编码 2 6 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GenBank/NCBIAY0 34 0 6 0 ) ,其与冈比亚按蚊胰蛋白酶同源性最高 ,为 5 5 %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选择临床确诊的眩晕、偏头痛患者各40例,应用哈慈五行针治疗20~40天,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结果表明疗前与疗后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以上结果表明哈慈五行针具有明显改善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眩晕、偏头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哈慈五行针治疗眩晕、偏头痛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选择临床确诊的眩晕、偏头痛患各40例,应用哈慈五行针治疗20-40天,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结果表明疗前与疗后差异显(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以上结果表明哈慈五行针具有明显改善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眩晕、偏头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大豆蚜发生为害及大豆与多种作物间邻作种植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为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通过田间罩笼、人工接蚜和释放天敌的方法,研究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控制作用;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牡丹江地区进行黄瓜-大豆-玉米、甜葫芦-大豆-玉米、烟草-大豆-香瓜、甜菜-大豆-玉米等多作物带状穿插种植模式,以单作大豆田为对照,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大豆田大豆蚜与天敌进行调查,研究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结果】2009年6月中下旬大豆蚜开始侵入大豆田,3~5周后田间有蚜株率达到100%,大豆蚜种群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在田间逐渐消失。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为蚜虫天敌优势种;按大豆蚜与天敌数量之比700︰1,释放异色瓢虫和叶色草蛉成虫7 d后,蚜虫种群减退率分别为54.78%和78.79%;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早熟马铃薯收获(7月20日)后第5天,豆田蚜虫天敌总数是收获前的2.6倍,与同期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了51.3%。大豆与甜葫芦、香瓜、烟草和玉米等作物进行多样性间作种植,在大豆蚜田间发生高峰期,单作豆田益害比为1︰65.2,多样性种植区的大豆田益害比为1︰26~1︰42,与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40.7%~83.5%。【结论】2009年大豆蚜的种群高峰期为8月3日,田间的天敌优势种类为草蛉、瓢虫和寄生蜂。早熟马铃薯与大豆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间收获早熟马铃薯,大量蚜虫天敌转移至间作的大豆田,从而形成对大豆蚜的控制。大豆与其它经济作物间邻作,大豆田天敌昆虫与蚜虫的益害比明显提高,表明利用农田作物多样性能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生物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