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04名武汉地区儿童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感染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亚型Ⅰ感染率高于女性,而女性亚型Ⅱ感染明显高于男性。血清学标志物,俗称两对半,为大三阳时,病毒亚型Ⅰ感染远高于亚型Ⅱ(<0.01)。而小三阳中亚型Ⅱ感染率远高于亚型Ⅰ(<0.05)。说明乙肝病毒亚型易感性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不同HBV亚型感染与特定血清学模式形成有关。不同乙肝基因亚型的S基因,C基因、P基因、X基因等碱基序列差异和其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血清两对半模式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2.
从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的基因组DNA中分离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的DNA片段,构建了由CMV启动子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受精卵显微注射方法,获得了基因组整合有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的2个转基因小鼠品系。在不同的时间点采取血清进行了ELISA分析,发现在这2个小鼠品系中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可被表达,而且呈稳定状态。此小鼠品系的建立,对于探讨乙型肝炎病毒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的表达产物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肝细胞内细胞癌基因的转录激活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建立了一种单细胞海水绿藻--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 Teod.)的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系统.通过电激法将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HBsAg)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的质粒转入盐藻细胞内,CAT基因为筛选基因.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HBsAg基因已经整合到盐藻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转化成功细胞内的该基因已转录成mRNA.HBsAgELISA和Western杂交检测证明,HBsAg蛋白在转化的盐藻细胞内稳定地表达.同时,PCR和Southern杂交显示,CAT基因也已整合到盐藻基因组中.且CATELISA检测证明,CAT蛋白在转化体中也已稳定地表达.进一步对转化盐藻进行无氯霉素筛选培养,60代后,HBsAg基因依然稳定地存在并表达.本实验第一次报道了外源基因在杜氏盐藻细胞内的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74.
75.
76.
<正>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医源、性生活和母婴等途径传播,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多数都可以痊愈,但婴幼儿感染则多数成为慢性持续性感染者.1979年全国乙肝流行病调查人群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平均携带率为9.76%,儿童4岁时HBsAg携带率就已达或接近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阴性(HBsAg阴性)母亲及其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抗-HBs滴度水平,从而为今后针对该特殊人群进行更好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2010年10月,对陕西省227对HBsAg阴性母亲及其婴幼儿(月龄为8~24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对母婴血清抗-HBs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母亲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5.4%,抗-HBs平均滴度为12.88 mIU/mL(95%CI:8.91-18.19)。婴儿乙肝疫苗首针、第二针和第三针的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5.2%,93.8%和85.9%。婴儿抗-HBs阳性率为77.1%,抗-HBs平均滴度为37.15 mIU/mL(95%CI:28.18-48.98)。结论:婴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高,但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仍需提高。母亲抗-HBs阳性率较低,应当重视HBsAg阴性孕龄妇女的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标志物的检测,从而提高该人群的乙肝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当地血液安全筛查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应用HBsAg ELISA检测试剂盒对回库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对血浆标本采用nested-PCR技术进行HBV核酸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序列分析.结果:在总计5498例次标本的检测中,共有5417例为HBsAg阴性;HBsAg阴性标本中nested-PCR方法检出13例HBV DNA阳性(0.24%,13/5417);测序结果显示隐匿性HBV感染者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61.5%(10/16),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8.2%,11/39,P<0.01).结论: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9.
谢海  苏嘉恋  卢灿娣 《病毒学报》2021,37(4):866-871
乙肝病毒X蛋白(HBx)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DNAX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促癌作用且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有关,但其发挥促癌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乙肝相关肝癌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过度激活并介导了促进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周期的效应.为了观察HBx是否通过β-catenin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本实验培养肝癌Huh7细胞株并分为对照组、转染HBx质粒的HBx组、转染HBx并用β-catenin抑制剂ICG-001处理的HBx+ICG-001组、转染HBx并用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处理的HBx+XAV939组,检测细胞增殖活力OD490nm、细胞周期及生存素(survivin)、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myc、β-catenin、磷酸型GSK-3β(p-GSK-3β)的表达量.结果显示,HBx组的OD490nm水平、细胞周期S期、G2/M期的比例、survivin、bcl-2、cyclinD1、c-myc、β-catenin、p-GSK-3β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周期G0/G1期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HBx+ICG-001 组、HBx+XAV939组的OD490nm水平、细胞周期S期、G2/M期的比例、survivin、bcl-2、cyclinD1、c-myc、β-catenin、p-GSK-3β的表达量均低于HBx组,细胞周期G0/G1期的比例高于HBx组(P<0.05).结果表明,HBx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周期的作用与激活β-catenin通路有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阐明HBx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激活β-catenin通路是介导HBx上述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这也为今后乙肝相关肝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  相似文献   
8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菌群和肝脏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但是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itis B virus(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人群肝脏组织内的微生物菌群种类和数量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来自165个HCC人群的肝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的质谱数据进行宏蛋白质组学层面的鉴定.结果显示,在肝癌组织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军团菌目(Legionellales)、颤藻目(Oscillatoriales)等微生物菌群数量出现显著上调.通过将鉴定的微生物蛋白质比对到COG(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数据库来进行注释,本研究还发现了许多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微生物功能分类.对比健康人群的肝脏组织的宏蛋白质组鉴定结果,本研究发现在HCC人群的肝脏组织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含量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含量升高.这项研究可以对肝脏微生物菌群的失调与HCC发生之间的研究提供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