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贴壁培养CHO细胞筛选驯化,得到高表达的细胞后进行悬浮培养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方法:利用96孔板和24孔板对CHO细胞进行筛选,得到高表达细胞株后进行驯化,使其适合悬浮培养,经过摇瓶扩增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中无血清培养,每天监测葡萄糖含量,测rHuEPO表达量。结果: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生产周期短,表达量比贴壁培养高出很多,操作方便,减少污染,易于放大,并建立了适合悬浮培养的CHO细胞株,为工业化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提供了技术基础。结论:经过工艺优化后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平均表达量较贴壁培养高,生产周期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2.
桂林漓江沿岸植物区系特点及其与景观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毅刚 《广西植物》2004,24(6):508-514
桂林漓江沿岸原生植被受破坏严重 ,植物区系为次生性质 ,其特点 :( 1 )种类丰富 ,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 80 8种 ,隶属于 1 5 6科、483属 ;( 2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份复杂 ,可将 45 4个种子植物属归为 1 4个类型 ,以热带、亚热带类型为主 ,温带类型次之 ,中国特有属 6个 ;( 3 )植物区系岩溶特性明显 ,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岭南山地地区的一个小区。植物景观是桂林漓江沿岸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表现在各类植物群落的外貌和一些重要植物种类的花、果和叶色的季节性变化上。现存的主要植物群落以次生藤刺灌丛为主 ;少见尚存的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独有的喀斯特硬叶常绿阔叶林 :以乌冈栎为建群种的山顶矮林 ,是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地区罕见的残遗植被类型 ,在构成景观和科研上均有特殊意义。沿河岸分布的植物是最吸引游人注意的重要景观 ,形状各异的灌丛、杂木林、竹林和农田植被等都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和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蛋白质组差异,初步探讨外周免疫系统与帕金森病的病理联系.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帕金森病和正常单个核细胞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系统查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考染图谱,对其中的21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为一些与蛋白降解、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调控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帕金森病PBM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提示帕金森病和正常的PBMC的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64.
都匀楼梯草 贵州荨麻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在中国贵州发现的楼梯草属一新种:都匀楼梯草Elatostema duyunense W.T.Wang&Y.G.Wei,本种在亲缘关系上与上林楼梯草E.shanglinense W.T.Wang甚为相近,但根状茎细长,明显,茎较高,叶上面近牙齿顶端处被极短糙伏毛,托叶较大,条形或宽条形,有1条褐色脉,雄花序有短梗,花序托近圆形,明显,苞片6,其中2枚较大,卵状三角形,4枚较小,船状条形,小苞片无毛而与后者不同。  相似文献   
65.
关于脂溶性化感物质研究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化感物质的研究中,由于一些观念和实验方法的限制,对于脂溶性物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是否有化感作用存在争议.在化感物质的生物检测中,脂溶性成分的实验方法比较混乱,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能客观科学地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植物的化感作用是在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中发生的,不应主观排除脂溶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化感作用,尤其是现在化感作用机理研究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要阐明化感作用的分子化学、酶调控和基因调节机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目标植物全成分化感活性筛选的基础平台,并建立定量化感活性生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与脑出血及脑缺血模型大鼠脾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初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出血模型组(采用VII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组(采用线栓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阻塞),分离大鼠脾淋巴细胞,提取总蛋白质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TOF-MS)技术进行鉴定并分析.结果:胶质细胞成熟因子γ等9个蛋白在脑出血和脑缺血模型组表达上调,膜联蛋白III在脑出血和脑缺血模型组表达下调.结论:建立了分辨率高重复性较好的脑出血及局灶性脑缺血脾淋巴细胞总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鉴定一些与脑血管病脑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深入研究脑血管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目的:构建含有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用pVAXⅠ-P1-2A免疫小鼠,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含有FMDV P1-2A编码区的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pMD18-T-P1-2A和pVAXⅠ分别经EcoRⅤ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将酶切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进行IFA检测。再进行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试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 ELISPOT试验。结果:酶切结果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相符;荧光结果表明经pVAXⅠ-P1-2A转染的细胞有明显的黄绿色荧光,说明P1-2A基因在HeLa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小鼠免疫结果表明,免疫的小鼠都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且T淋巴细胞增殖数和产生IFN-γ的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间接ELISA试验表明,在免疫第14天抗体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发现重组质粒试验组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疾应答。  相似文献   
68.
观察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pneumoniae,Kp)表面成分在小鼠体内对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经肺炎克雷伯菌培养液经溶菌酶、NP40溶菌后 ,再经去脂、去蛋白和有机溶剂沉淀 ,干燥获取Kp表面成分干粉。用不同剂量的Kp表面成分免疫小鼠 ,分别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小鼠 ,记录小鼠死亡情况 ,并测定循环抗体效价。结果 :Kp表面成分低剂量组 (30 μg/g体重 )和高剂量组 (40 μg/g体重 )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显著保护作用 ,能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  相似文献   
69.
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的数学模型与切削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人眼角膜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用于进行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手术的数学模型,并就准分子激光的切削原理和“飞点扫描”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46例)和非房颤组(94例)。检测两组术前血清GDF-15、hs-cTnT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DF-15、hs-cTnT与术后新发房颤的关系;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GDF-15、hs-cTnT对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房颤组SYNTAX积分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GDF-15、hs-cTnT水平均高于非房颤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YNTAX积分、血清GDF-15、hs-cTnT均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联合hs-cTnT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AUC为0.933,大于SYNTAX积分的0.790,预测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25,大于SYNTAX积分的0.750(P<0.05)。结论:血清GDF-15联合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