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析了1982-2012年江苏省审定的62个油菜品种的亲本系谱、品种特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江苏省审定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原始亲本为胜利油菜,低芥酸性状主要源自Zephyr、Primor、Midas和荣山等,低硫苷性状主要源自Tower、Wesroona、Marnoo和Wesbrook等。江苏省审定的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逐步缩短,并基本稳定在243 d左右;株高变化较大,因品种而异。4个产量(产油量)构成因素中,含油量年平均增幅最大,尤其是在2003-2012年间,年平均增幅达到0.65%;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有上升趋势,而千粒重则变化相对较小。受双低性状对产量性状的负效应影响,产量及产油量在1982-2012年间的年平均增幅均不大,但优质常规品种的产量与产油量的年平均增幅较大,分别为23.10 kg/hm2和13.20 kg/hm2。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体验鹤路     
<正>全球有一部分丹顶鹤分布在中国东北,它们在草地、芦苇丛、莎草沼泽中繁殖。在飞往黄河三角洲和江苏沿海地区越冬的途中,它们在滩涂、盐泽、河流、鱼塘等地活动。在丹顶鹤的重要栖息地例如松嫩平原、双台河口及黄河三角洲,受到湿地的丧失和退化、污染、投毒、盗猎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已经变得濒危。  相似文献   
63.
本文依据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第四系钻孔(ZKA4)中孢粉的分布,自下至上划分了11个孢粉组合:1.Betula-Ulmus-Artemisia,2.Ulmus-Chenopodiaceae-Quercus,3.Artemisia-Gramineae-Quercus,4.Liquidambar-Polypodiaceae-Ulmus,5.Pinus-Quercus-Betula-Juglans,6.Quercus-Juglans-Artemisia,7.Quercus-Polygonum-JuglansCarya,8.Betula-Gramineae-Artemisia,9.Quercus-Polypodiaceae,10.Podocarpus-Triorites-Polypodiaceae,11.Pinus-Podocarpus-Juglans-Pterocarya。依据孢粉组合,识别出更新世以来七个气候冷暖变化阶段。孢粉组合1为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气候以冷干为主,向上气候回暖;孢粉组合2为高寒灌丛—落叶针阔叶混交林,以冷干为主;孢粉组合3为草本—落叶针阔叶混交林,较前一阶段气候变暖,偏暖干;孢粉组合4-5以落叶阔叶为主,整体上以变暖为主;孢粉组合6-7为落叶针阔叶混交林,整体气候为暖湿,早期略干;孢粉组合8-9为以针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气候温凉偏湿;孢粉组合10-11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以湿暖为主。  相似文献   
64.
江苏沿岸海域浮游病毒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6.7—2007.12期间,采用SYBR Green I染色-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对江苏沿海海域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四个季度的调查,同时调查还包括细菌丰度、叶绿素a浓度。浮游病毒水平分布呈现中间高,两侧低。苏北浅滩海域病毒含量最高,最高值为47.90×106个/mL;吕泗海域最低,最低值为0.03×106个/mL。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秋季相当。垂直分布也变现为明显的季节变化,除秋季外,表层浮游病毒丰度高于底层水体。浮游病毒与细菌丰度比(VBR)为0.30—180.08,平均为18.35。春季浮游病毒与叶绿素a、细菌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74(P<0.01);而在秋季,浮游病毒只与细菌有较强的相关性(r=0.79,P<0.01),这说明不同季节,浮游病毒的主要宿主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5.
基于地类边界分析的江苏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玉  陈甜倩  冯喆  吴克宁  林倩 《生态学报》2020,40(10):3375-3384
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能够有效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江苏省为研究区,通过生态服务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保护等级确定两级生态源地。选择具有生态优势的耕地、林地、水体两两分别进行边界分析,用于修正根据单一地类形成的阻力面,并与由人口空间分布所构建的阻力面结合,形成研究区综合阻力面。基于最小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开展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构建省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一级源地面积2089.2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0%,二级源地面积7944.9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60%;生态廊道总长2284.89 km,廊道相互连接,整体呈"井"字空间分布,廊道相接处又是生态源地分布聚集点,经过生态要素空间优化,从而构建"四带四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利用地类边界分析构建阻力面,可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的区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江苏长江岸线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迎娣  张欢  侯利军  陈达 《生态学报》2021,41(10):3910-3916
通过分析江苏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构建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于江苏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实际情况,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湿地、水生态等领域有关生态评价的规范,提出植物覆盖度、水土保持度、原生植物恢复度、植物物种多样性、护岸型式多样性和岸线曲折度6项关键指标,以及各项指标的定量化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前4项为主要指标,其它为附加指标的评价体系,明确了赋分等级和对应分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项指标全面系统考虑了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对植物生长状态、动物生存条件和岸坡稳定等方面要求;修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要指标和附加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既实现了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定量化评价,又体现了对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理念的引导,为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类土地利用强度加大,部分地区生境斑块趋于破碎,生物交流通道趋于阻断,研究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并识别重要生态源地破碎与新增情况,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构建生态网络并分析生态空间连通性。研究选取整体连通性指数量化斑块/廊道的相对重要性;结合生态网络结构,具体分析廊道连通性的变化、原因及其影响;并运用电路理论、障碍改善方法识别廊道维护与疏通关键点,提出生态网络保护和修复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江苏省生态网络呈现西密东疏的格局,局部地区生态节点破碎12处,新增5处,源地斑块整体趋于破碎;(2)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等6处节点的破碎使北部生态网络多条廊道结构功能下降,亟须修复;(3)因沿河防护林及道路林网建设,中部网络与北部网络间廊道连通性有所改善,但缺乏中间节点;(4)丹阳市打雁山丘陵节点的破碎使南部网络与长江湿地间联系削弱,宁镇山脉的结构重要性相对凸显;(5)东部沿海滩涂节点与其他节点间的联系尚处于薄弱状态,有待改善;(6)建议修复生态节点7处,新增生态节点7处,建设踏脚石44处,维护廊道关键点18处,疏通其中5处。  相似文献   
68.
记述了在江苏句容发现的中华鳞齿鱼属(Sinolepidotus)一新种——长背鳍中华鳞齿鱼(Sinolepidotus longidorsalis sp.nov)。新种的一般形态特征如身体高纺锤形,背鳍长,臀鳍离尾鳍近,头骨外部骨片的形状及排列格局,口裂小,下颌骨有较高的冠状突,口缘牙齿高而尖,体侧中部和背区的一些鳞片高显著大于宽等,与浙江早白垩世的浙江中华鳞齿鱼(Sinolepidotus chekiangensis)很相似。但新种具有背鳍较长,背鳍鳍条数目较多,吻突尖,及鳞片后缘梳状齿不发育等特征区别于浙江中华鳞齿鱼。此外,评论了中华鳞齿鱼属的系统位置,认为它的形态特征与Paralepidotus很相似,对它原列入半椎鱼科提出疑问。根据长背鳍中华鳞齿鱼的性质并参考有关地质古生物资料,将含鱼层杨冲组的时代定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69.
棉田玉米螟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改变春玉米的栽培方式降低了棉田玉米螟的虫量基数、开发和筛选新药剂确保了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改进施药方法提高了防治效果、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对玉米螟表现很强的抗性功能、棉花生育状态模型和DPC在棉虫综防中的应用丰富了玉米螟综防技术、玉米螟寄生性天敌的调查有助于加强天敌的保护利用,并能提高玉米螟测报的准确性。与常规棉田比较,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种植,有效抑制了棉田玉米螟,其残虫量和被害率下降了80%以上;棉田捕食性天教总量增加了25.63%—47.50%;有利于与多种作物间套作;省工节本可增加1476.93元.hm^2,增幅达30%左右、同套复种还可以增加产值15%以上。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昆山白莲湖西部一剖面产出的牡蛎层及邻近层位有孔虫化石的鉴定与定量统计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及牡蛎壳体AMS 14 C测年数据,揭示了牡蛎层的形成年代及其代表的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层形成于7 230aBP,其所含的牡蛎与有孔虫群落显示此时为水动力相对较弱的半开放半咸水泻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