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2008年11月—2009年4月,利用分时段采样法对广州暨南大学明湖内食蚊鱼在秋季(11月)、冬季(12—2月)、春季(3—4月)3个季节的摄食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其与湖内浮游动物群体数量动态、光照和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食蚊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对枝角类和桡足类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湖日平均水温与浮游动物日平均丰度在3个季节间有显著差异,而食蚊鱼消化道饱满指数的差异不显著;食蚊鱼消化道饱满指数在这3个季节的变化与浮游动物丰度、水温、光照在这3个季节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无论哪个季节,食蚊鱼在白天时段(10:00—18:00)的消化道饱满指数均高于夜间(22:00—6:00),表现出白天高峰型的摄食节律;光照是影响食蚊鱼昼夜摄食节律的主要因素,而水温、浮游动物丰度的昼夜变化与食蚊鱼的昼夜摄食节律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2.
温度对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精卵的孵化率、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存活率及发育速度是鱼类胚胎发育过程的重要生物学参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aninietal.,2001;ZachariaandKakati,2004)。水温、溶氧、pH值、光照及遗传变异等对鱼类胚胎发育均有影响(曹振东、谢小军,1994;吴贤汉  相似文献   
63.
不同水温和给药方式下磺胺甲噁唑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 18℃和 2 8℃的不同水温条件下 ,分别采用口灌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 ,给予草鱼 10 0mg/kg体重单剂量的磺胺甲唑 (SMZ) ,以HPLC法测定草鱼血浆和肌肉中药物浓度 ,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 ,结果表明 ,18℃条件下 ,草鱼口灌SMZ的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 β、达峰时间Tp 均显著长于 2 8℃ (P <0 .0 1) ,其峰浓度Cmax显著低于 2 8℃下的值 (P <0 .0 1) ;腹腔注射给药时 ,SMZ在鱼体血浆和肌肉中的吸收与分布较口服快 ,消除较口服也快。在水温 18℃条件下 ,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带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 ,腹腔注射的符合无时滞二室开放模型 ;水温 2 8℃条件下 ,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可忽略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根据SMZ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 ,制定了SMZ的用药方案 :治疗温水性鱼类细菌性疾病 ,在水温 18℃左右 ,口服或注射 10 0mg/kg剂量的SMZ ,以每天给药两次 ,3d一个疗程为宜 ;在水温2 8℃左右 ,以每天给药 3— 4次为宜。该项研究全面了解了在不同水温和不同给药方式下SMZ在鱼体内的药动学规律 ,为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以及无公害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耕作覆盖对土壤水热及旱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连续2年在宁南旱区不同耕作深度结合覆盖模式下开展了研究工作。结果表明: 耕作深度、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播种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有极显著影响,而二者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2019年土壤贮水量以深松30 cm覆盖地膜处理最高,2020年以深松40 cm覆盖秸秆处理较高,分别较翻耕15 cm不覆盖处理(对照)显著提高16.9%和33.4%;耕作深度、覆盖材料可显著影响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同一耕作深度下土壤贮水量以秸秆、地膜覆盖处理效果较好,同一覆盖材料下以深松30~40 cm处理最佳。覆盖材料、耕作深度与覆盖材料二者交互作用对播种-现蕾期0~25 cm土层土壤有效积温影响显著;同一耕作深度下覆盖地膜处理土壤有效积温平均较不覆盖处理显著增加9.3%,而覆盖秸秆处理较不覆盖处理显著降低18.7%;2019和2020年各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有效积温分别以深松30 cm和深松40 cm覆盖地膜处理最高。2019年马铃薯总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深松30 cm覆盖秸秆处理较高,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84.6%和107.9%;2020年以深松40 cm覆盖秸秆处理最佳,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81.7%和105.7%。耕作深度、覆盖材料对作物水热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水分利用效率以深松30~40 cm覆盖秸秆处理较高,而积温利用效率不同耕作深度结合秸秆覆盖各处理均较翻对照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块茎形成期的土壤水分和有效积温对马铃薯总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对总产量的影响高于土壤有效积温。可见,深松30~40 cm覆盖秸秆处理可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实现马铃薯增产增收和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宁南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5.
《植物生态学报》1958,44(5):565
全球变化已经通过提高水温、改变降水格局和水流状况、促进物种入侵、增加极端事件, 对不同的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该文将全球变化背景下淡水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 (1)全球变化各要素对个体、种群、群落及至生态系统水平的影响; (2)全球变化过程中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 (3)淡水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最近10-15年淡水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快速发展, 取得的重要突破有: (1)阐明淡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水温升高的响应过程与机制; (2)揭示淡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河流等)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变化因素的影响下呈现有机碳埋藏减少和矿化速率提高。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淡水生态系统全要素的系统观测与整合; 开展以“河流”为介质耦合多系统的碳输运和转化过程研究;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揭示淡水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6.
水质理化性对龟鳖活动与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龟鳖养殖业发展虽较迟,但速度却较快。随着渔域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增多,以及养殖管理技术、水质调控能力还未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业者缺乏健康养殖、科学养殖的概念等,致使龟鳖疾病的发生,死亡率、暴发型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龟鳖在天然的水生态环境中繁衍生息,与人工设置的水生环境相比,其变化很大。由于遗传性对人工生态环境,特别是人工控制的水生环境还不能完全适应,各种疾病的发生几乎取决于人们对水生环境的科学管理水平。其中,影响养殖龟鳖水体的理化因素较多。现就已知影响龟鳖生存、活动甚至死亡的水体…  相似文献   
67.
水温对虹鳟血液学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显微记数法和使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贝克曼CX-3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水温14℃、19℃和23℃时虹鳟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血清有机成分与无机微量元素的含量或活性。结果表明:水温14—23℃范围内,虹鳟红细胞数量随水温上升急剧减少;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谷草转氨酶活性随水温上升先升高后降低;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含量随水温上升而增加,白蛋白、血糖和总胆固醇含量随水温上升先增加后减少,甘油三酯含量随水温上升而减少;血清中铜元素含量变化比率大,钾、磷、钙、镁、钠、氯、铁元素含量变化不显著。分析了虹鳟在温水环境中生化因子变化规律,为冷水性鱼类虹鳟温水驯化和基因工程技术提供可借鉴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8.
袁秀堂  杨红生  王丽丽  周毅  张涛  刘鹰 《生态学报》2007,27(8):3155-3161
夏眠是刺参最重要的生理特征;水温升高是其夏眠的主要诱发因子,而夏眠的临界温度与刺参体重密切相关。为揭示刺参夏眠对其能量利用对策的影响,测定了2种体重规格(134.0±13.5)g和(73.6±2.2)g刺参在10、15、20、25 ℃和30 ℃ 5个温度梯度下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温度和体重及其交互作用对刺参能量的摄入均有显著影响;而温度是影响其摄食能分配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刺参在非夏眠期、夏眠临界期和完全夏眠期的能量利用对策有所不同:在非夏眠期,刺参摄食能支出的最大组分是粪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超过50%,其次为呼吸耗能,占19.8%~39.4%,而生长能和排泄能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5.7%~10.7%和2.9%~3.7%;在夏眠临界温度下,呼吸和排泄耗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均显著增大(分别为88.3%和13.6%),而生长能所占比例降为负值(-55.3%),刺参表现为负生长;而在夏眠期,刺参的摄食能和排粪能为零,为维持其基本生理活动,不得不动用以往贮存于体内的能量,消耗于呼吸和排泄等生理过程,供维持生命之用。总之,从能量生物学的角度看,夏眠的主要生态学意义在于刺参长时间处于相对高温环境,进而导致摄食受阻条件下的一种能量节约方式。  相似文献   
69.
高珊珊  刘阳  胡婕  梅雪英 《生态科学》2023,42(1):114-120
利用奥奈达湖夏季气温和0、2、4、6和8 m处水温资料,分析了1975—2018年该湖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夏季气温与0、2、4、6和8 m处水温均呈极显著升温趋势,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35℃·10a-1,各层水温倾向率均大于气温为0.38—0.40℃·10a-1;(2)气温与2 m处水温突变均发生于1994年,且水温突变发生的年份随深度的增加而推迟;夏季气温和0、2、4 m处水温的异常偏高年均为2005年,各层水温异常偏低和偏高年各出现在1992和2005年;(3)夏季0、2、4、6和8 m处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均呈升高趋势,分别增加了0.25、0.27、0.14、0.11、0.05℃,水气温差的气候倾向率变化范围为0.02—0.05℃·10a-1,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气温差的增加幅度变小;(4)夏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相当于奥奈达湖0、2、4、6和8 m处夏季均温升高(1.06±0.02)℃、(1.06±0.02)℃、(1.04±0.02)℃、(1.03±0.03)℃和(1.01±0...  相似文献   
70.
以三硝基甲苯(TNT)、六六六、滴滴涕(DDT)、对硫磷(E-605)、氯化汞分别进行白鲢鱼种的急性致毒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对硫磷还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升高。血清转氨酶活性增加的程度与氯化汞浓度相关。不同种类的我国淡水鲤科鱼类、不同鱼龄、不同水体以及短期饥饿、惊扰及网箱饲养对血清转氨酶活性没有影响,但水温升高或溶氧低于1ppm会使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水温与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