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86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绵马贯众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本研究以温度、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绵马贯众多糖的工艺条件,同时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绵马贯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4℃、时间60 min、超声功率210 W、液料比27 mL/g。此时多糖得率为9.57%,与预测值接近。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绵马贯众多糖为含少量蛋白的酸性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绵马贯众多糖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值为0.29 mg/mL;较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为1.10 mg/mL;对DNA的氧化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绵马贯众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62.
以黑木耳为原料,分别采用普通机械粉碎法和超微粉碎法对黑木耳进行粉碎处理,以黑木耳多糖的得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粒度对黑木耳多糖提取的影响,并通过其对OH·、DPPH·以及ABTS的清除能力来研究不同粒度得到的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不同粒度提取出的黑木耳多糖得率不同:60目以下、60目、120目和超微粉碎下的多糖得率分别为3.51%、5.25%、8.25%、9.72%,原料粒度越小,得率越高,且超微粉碎下用时仅为其他粒度的1/4;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原料粒度越小,其抗氧化活性越高,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可达到86.96%,对ABTS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差,通过与抗坏血酸阳性对照发现,不同粒度下的抗氧化性均低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老虎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黑老虎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黑老虎叶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对黑老虎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测试了最优条件下提取的黑老虎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老虎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 35 min、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1:20 g·mL-1,最佳条件下提取率为4.83%。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黑老虎叶总黄酮表现出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在浓度为0.8 mg·mL-1时,黑老虎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能力相当于同浓度下Vc的97.6%、82.1%、95.5%,黑老虎叶总黄酮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上述结果为黑老虎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黑苦荞的市场利用价值,该研究选择种植于湖北江汉平原低海拔地区的川荞1号和九江苦荞作为材料,分析苦荞籽粒中游离酚、结合酚、总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和总黄酮的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三种抗氧化测试模型综合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其酚类物质的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川荞1号籽粒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九江苦荞,分别为27.38 mg GAE·g~(-1)DW、31.46 mg RE·g~(-1)DW和12.71 mg GAE·g~(-1)DW、14.68 mg RE·g~(-1)DW;其中游离酚与游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结合酚与结合黄酮含量,均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79%以上,且九江苦荞中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高于川荞1号。(2)苦荞籽粒中酚类物质主要由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山奈酚、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3'-O-吡喃葡萄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组成,其中游离酚以芦丁和槲皮素为主,结合酚以表儿茶素和芦丁为主。(3)苦荞籽粒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黑苦荞川荞1号游离态DPPH、ABTS和FRAP抗氧化能力值分别为30.14、11.03、18.84 mg TE·g~(-1)DW,高于九江苦荞,而结合态三种抗氧化能力值低于九江苦荞,但黑苦荞川荞1号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九江苦荞。在低海拔地区江汉平原,种植的黑苦荞川荞1号籽粒具有较高含量的酚类物质,符合后续的食品加工的生产要求,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增强UV-B辐射诱导芒果叶片抗氧化响应的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Tainong No. 1?)成年树为材料,以自然光为对照(CK),设置24和96 kJ/(m~2·d)两个增强UV-B辐射处理水平,观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4k J/(m~2·d)处理的芒果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多酚、Vc和芒果苷含量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而类黄酮和还原型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96 kJ/(m~2·d)处理的芒果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及多酚、类黄酮、还原型GSH、芒果苷等还原型保护成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净光合速率和V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因此,24 kJ/(m~2·d) UV-B辐射未引起?台农1号?芒果成年树损伤,可能是通过提高类黄酮和还原型GSH的含量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96 kJ/(m~2·d)处理则引起叶片活性氧损伤,但仍可能以两种机制减轻损伤,一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还原性成分含量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二是利用芒果苷、类黄酮和还原型GSH等成分吸收UV-B辐射。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 400~4 700 m)7个植物群系下采集的21个现代苔藓样品进行了孢粉研究,探讨了现代孢粉组合与样点周围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孢粉类型的代表性与传播能力。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地区不同植物群系的孢粉组合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成分与变化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当地植被状况。桦木林和黄背栎林的孢粉组合中指示性成分分别是高含量的桦木属和常绿栎类花粉;冷杉林下的样品,除采自仅有稀疏冷杉的冷杉林下的样品外,其他样品的孢粉组合都较好地反映了高含量的冷杉属花粉;杜鹃灌丛和蔷薇灌丛的孢粉组合分别以高含量的杜鹃花科和蔷薇科花粉为特征;在花粉产量低且植被较开阔的流石滩疏生草甸中,孢粉组合以高含量的草本花粉和外来乔木花粉(如松、冷杉等)为主。松属花粉在本研究区各植物群系下所有样品的孢粉组合中均有较高含量,说明松属花粉产量高、传播能力最强,具有超代表性;铁杉属和桤木属花粉也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它们是外来花粉的主要成分,在不同植物群系下其花粉含量的高低与当地植被的郁闭度及当地植被花粉产量有关;桦木属和常绿栎类花粉代表性强,花粉产量高,也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冷杉属花粉具有明显的低代表性,但其传播能力较强;杜鹃花科花粉的代表性较好,但传播能力差,其花粉散布范围基本在有母体植物生长的地方;柳属花粉代表性低,其花粉含量高于1.0%可能指示柳树的存在;单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在本研究区部分样品中有较高含量,说明单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比三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可能更能适应海拔3 400 m以上的高海拔环境。  相似文献   
67.
【背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一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常引起奶牛乳房炎等疾病。形成生物被膜是MRSA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研究发现ica操纵子调控的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n,PIA)通过促进MRSA的黏附与聚集介导生物被膜形成,icaA和icaD基因共表达可显著提高MRSA的N-乙酰葡聚糖转移酶活性,但icaA/D蛋白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和耐药性的影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icaA/D基因、MRSA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找药物作用新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具有多重耐药性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乳源MRSA M5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其icaA/D基因缺失株;利用FITC-ConA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野生株与icaA/D基因缺失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与能力;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野生株与icaA/D基因缺失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结果】构建了MRSA M5的icaA/D基因缺失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野生株在培养16 h后形成了一层厚的成熟生物被膜,随后开始解离,直至120 h完全解离;而icaA/D基因缺失株在培养后16 h仅形成一薄层生物被膜,48h完全解离。10种受试抗菌药物对缺失株的MIC较野生株减小,而且缺失株对8种药物的敏感性由原来的耐药或中介转变为中介或敏感。【结论】icaA/D基因缺失可明显降低MRS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  相似文献   
68.
[背景] 水产病原细菌严重威胁水产动物健康且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细菌性鱼病的有效防治成为水产养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筛选对水产病原细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其在水产细菌病害防治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筛选菌株的进化地位,通过乙酸乙酯萃取获得抑菌物质粗提物,通过偶氮酪蛋白法检测菌株胞外蛋白酶活力,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对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通过浸浴攻毒模型确定所筛菌株对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作用。[结果] 从泡菜发酵物中筛选出一株乳酸菌DH,经16S rRNA基因测序、发育树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为肠膜明串珠菌,该菌分泌的胞外抑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希瓦氏菌和维氏气单胞菌表现出抑菌效果,其抑菌物质能被乙酸乙酯萃取并且具有热稳定性。菌株DH能够显著抑制待测菌株的蛋白酶产量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并且对维氏气单胞菌浸浴攻毒有防治作用。[结论] 肠膜明串珠菌DH通过分泌抑菌物质抑制水产病原细菌的生长,能够为细菌性鱼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9.
张建  雷刚  漆良华 《生态学报》2021,41(6):2261-2271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通过探究库区景观格局变化与氮磷净化能力,对未来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在县域尺度上以丹江口市为研究区,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InVEST模型研究2003—2018年库区景观格局和氮磷净化能力,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RDA分析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引起氮磷净化能力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上,水域面积和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和园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在景观水平上,景观形状指数不断减少,蔓延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形状复杂程度降低,景观聚集程度提升,散布与并列指数增加了5.58,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幅较小,各斑块类型趋于规则,呈均衡趋势分布。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氮磷净化能力呈持续增强趋势,其中TN输出总量分别为899.224、801.481、776.979、672.149 t, TP输出总量分别为77.308、69.921、68.163、60.802 t, 15年间TN、TP的净化能力分别增强了25.3%和21.4%;对氮磷净化能力重要性等级划分表明,极重要、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于库区、河流两岸和林地区域。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RDA分析法表明,在斑块类型上林地与氮磷的输出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园地和建设用地与氮磷输出量呈正相关;在景观水平上氮磷输出量与景观形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和散布与并列指数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与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呈负相关。因此,可在库区氮磷输出量较高的地区种植喜氮喜磷植物,通过调节景观格局结构,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增加林地面积,建设河岸植被缓冲带充分滞缓径流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保障库区水源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70.
黄艳  彭敏锐  夏继刚 《生态学报》2021,41(6):2496-2504
驯化有益假说(Beneficial acclimation hypothesis)认为生物表型的适应性变化会增强其在诱导这些变化产生的环境中的生理机能或适合度。然而,由于动物不同生理生态性能对环境驯化的响应可能不一致,那么,测试表型性状的选择对驯化有益假说的验证就尤为关键。为此,整合表征动物生存适合度的不同生理生态性能并探究其对环境驯化的响应模式就十分必要。以我国长江中上游广泛分布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对象,考察了驯化温度(18℃、28℃)和测试温度(18℃、28℃)及其交互作用对该物种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驯化有益假说等相关假说的验证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中华倒刺鲃不同生理生态性能对温度驯化的响应存在差异:(1)驯化温度对表征中华倒刺鲃无氧运动能力的快速启动游泳无显著影响(除最大加速度外)(P>0.05),研究数据倾向于支持无益假说(No-advantage hypothesis);(2)驯化温度对表征中华倒刺鲃有氧运动能力的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和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 rate, MMR)影响显著(P<0.05),18℃驯化-18℃测试下的Ucrit和MMR均优于28℃驯化-18℃测试下的Ucrit和MMR,结果部分支持驯化有益假说和冷有益假说(Cooler is better hypothesis);(3)驯化温度、测试温度、游泳速度对中华倒刺鲃的运动代谢率(Active metabolic rate,MO2)和单位距离能量消耗(The energetic cost of transport, COT)影响显著(P<0.05)。值得关注的是,当游泳速度小于30 cm/s时,驯化温度对MO2和COT无影响,结果支持无益假说;而当游泳速度大于30 cm/s时,在特定的流速下经过28℃驯化的中华倒刺鲃无论在28℃还是18℃的测试环境下MO2和COT均较低,结果倾向于支持热有益假说(Warmer is better hypothesis)。研究结果提示:驯化有益假说并不具有普遍性,热驯化相关假说的验证不仅受表型性状选择的影响,而且还与测试的环境选择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