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石镞主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使用方式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以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环境背景和石器原料为参照,通过微痕实验,探讨射击类带尖石制品重复使用过程中微痕的动态形成过程。作者对21件实验标本分阶段累计射击337次,微痕观察121次。分析结果显示,射击类带尖石制品的重复使用情况可以通过微痕进行佐证。形态变化过程表明,尖端变化较为显著,指示应以动态思维考量出土石镞形态及其暗示的人类行为;测量数据显示,尖端及侧刃较为锋利、长度适中的标本,射击效果更好,存在多次使用的可能;微痕分析指示,若尖端产生层叠大中型折断式、阶梯式疤痕,装柄部位产生连续小型折断式或羽翼式疤痕,部分出现磨圆与光泽时可以考虑重复使用的可能。本项研究为揭示石镞背后所蕴含的狩猎策略、生计方式等人类行为信息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2.
当地球历史进入距今5万年后,人类活动变得越发活跃,不仅古人类遗址数量显著增多,而且人类的体制和人类文化也出现了显著的进步与变革,石器形态更加规范,骨角器和装饰品大量出现,狩猎工具更加专业化,这就是考古学界所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然而这场变革在我国发生的时间和过程却一直难寻答案.但,近年来水洞沟的发掘和研究逐渐找到些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63.
近年,在广东徐闻凤梨种植基地生产的凤梨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一种果肉腐烂病害,发病率达10%左右,并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明确该病的病原菌,本文通过果实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1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确定该病的病原菌为凤梨镰孢菌Fusarium ananatum,这是该菌所致凤梨小果芯腐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4.
池坝岭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境内,埋藏于长江左岸第三级基座阶地内。2007年,该遗址经过首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14m2, 出土石制品213件。石制品原料 系就地取材于河流阶地底部的河卵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石器以大型为主, 毛坯多为完整石片和石核, 刮削器和砍砸器是主要类型;石器由硬锤直接加工而成且加工简单, 方向以正向居多, 加工部位多集中在单端或单边。石器工业面貌除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鲜明特点外, 石片和石片石器也占较大比例, 尤其是摔碰法的存在对探讨旧石器时代三峡地区和西南地区石器工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线索。依地貌地层对比和已有的测年数据推断,池坝岭遗址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65.
水洞沟第12地点古人类用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在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从距今约1.1万年前的灰烬层中出土大量破碎的石块。对这些石块的形态观察、大小统计和岩性分析表明它们是被人类选择、加热、利用而后破碎的。用同类石料所做的模拟实验表明, 这些石块是在经历高温热烧后被浸入水中崩解破碎的, 即它们是生活在遗址的先民用来烧水和烹煮液体食物的"烧石"。对遗址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所做的水质检测分析显示, 该地的生水中大肠杆菌含量严重超标, 不能被直接食(饮)用,但煮沸后此项危害得以消除; 生态环境资料表明当地晚更新世末以来生长着多种可被人类食用的植物, 其中的一些可食性籽粒必须经过烹煮方可被享用。该地点的烧石是首次被确认和论证的旧石器时代先民复杂、间接用火的考古证据, 对探讨该遗址古人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生存方略与聪明才智, 以及古人类用火能力与方式的发展演化,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6.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2003~2005年发掘出土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包括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水牛(Bubalus sp.)等十多个动物属种。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标本表面少见食肉类啃咬痕迹且未有啮齿类啃咬痕迹及水流磨蚀等现象,表明这一动物骨骼组合应当不是食肉类、啮齿类与水流等自然性营力带入遗址的。遗址动物群中一定比例的具切割痕骨骼标本的出现表明了古人类在动物群富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动物考古学观察表明,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该地点古人类主要对遗址附近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进行了猎捕与肢解、利用,这与相对更晚阶段的第12地点古人类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猎食对象的生存策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相似文献   
67.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14,33(3):329-342
石制品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分类是旧石器生产技术和文化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然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有关石制品分类目前尚无一致标准,这对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鉴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或模式I工业在我国古人类石器工业面貌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本文对以非洲为代表的奥杜威(Oldowan)工业(模式I)石器技术研究中有关石制品的分类体系进行整合和梳理,同时借鉴Mary Leakey、Glynn Isaac和Nicholas Toth等为代表的不同分类系统,并对中国境内有关石制品分类的现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8.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现于2002年,位于水洞沟遗址核心区,2003年至2005年共进行三次系统发掘,揭露35个水平层,面积25m2,出土包含石制品、动物化石、鸵鸟皮及装饰品等文化遗物上万件。遗址埋藏在边沟河左岸第二级基座阶地,文化层为灰白-灰黄-灰绿色粉砂及黏土质粉砂,厚度在3m以上,遗址堆积后期局部受到小规模水流改造,但石制品组合基本保留了制作完成后的总体面貌。石制品原料取自附近的河流和湖泊成因的砾石;石制品是一个包含石核、废片、石器、砸击品和打制工具但以废片为主体的组合,个体以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偶尔使用,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为锤击法简单修理而成。石器工业总体显示北方小型石片石器传统。光释光年代初步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27~25ka BP,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早、晚两季稻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差异性, 对潮汕地区早、晚两季稻田 0-20 cm 土层的土壤动物进行了采样研究。采用手捡法收集大型土壤动物, 采用干漏斗法分离中小型土壤动物, 采用改良的贝尔曼漏斗法分离土壤线虫。结果显示,共检测到大、中型土壤动物 1264 只 , 隶属 11 目 20 科; 分离土壤线虫 5293 条, 隶属 11 科 18属。两季稻田大、中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 个体数量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季稻田土壤线虫的个体数、类群数、 Shannon 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1), 均匀度指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食细菌线虫在 5-10 cm 及 10-15 cm 土层中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 土壤线虫个体数量在各土层按 0-5 cm>6-10 cm>11 -15 cm>16-20 cm 递减分布。综述研究结果表明 , 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的差异及土壤动物的营养结构的变化, 是早、晚两季稻田土壤动物组成及多样性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以三江平原的同江市作为研究区域。从数量和景观结构两个方面研究典型湿地保护区的耕地时空变化,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优化调控策略。结果表明,从1954~2000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增加了292258hm^2,总面积由原来的1.37%增加到49.58%,景观多样性指数由0.4723增加到0.7436。耕地已经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湿地面积萎缩导致耕地生态功能下降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已成为制约该区粮食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护耕地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