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正常和蛙病毒感染后大鲵血清和黏液蛋白图谱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鲵在感染蛙病毒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抗病毒反应,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辅以密度分析, 对大鲵正常血清和感染血清、正常黏液和感染黏液的蛋白图谱分别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显示: 在正常血清(CS)、包括自然感染血清(NS)和人工感染血清(AS)在内的感染血清中,蛋白带集中在6080 kD, 其含量超过血清蛋白总量的42%; 正常血清在1457 kD 之间有16条蛋白带: 57、53、50、43、40、38、36、31、27、26、25、22、16、15.5、15 和14 kD, 其中正常与感染血清(包括NS和AS)比较, 有10条共有蛋白带: 57、43、40、31、27、26、25、15.5、15 和14 kD和4条差异蛋白带: 53、33、22 和16 kD。正常黏液(CM)和感染黏液(NM或AM)共有11条蛋白带: 116、100、75、57、53、45、27、18、17、16和15 kD, 但感染黏液多出7 条蛋白带: 90、52、43、32、26、20 和13 kD。还有些蛋白带含量出现变化, 如45 kD条带在CM中占总蛋白量的19.3%, 而在AM中仅占总蛋白的3.8%。研究证实蛙病毒感染能导致大鲵黏液和血清蛋白图谱发生变化, 也为深入探寻两栖类抗病毒相关的蛋白生物标记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2.
中国大鲵卵母细胞发育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大鲵卵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着重对类核周体结构和线粒体与卵黄前颗粒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观察。贴近卵核的类核周体由核仁样体和线粒体群构成,远离卵核的类核周体仅由线粒体群构成。线粒体群是线粒增殖区,其中有多种形态的原线粒体,有些处于增殖状态,它们未形成明显的线粒体嵴。散在于卵质中的线粒体是成的线料体,有明显的嵴,其中许多线粒体内沉积着致密物质,一些致密物质从线粒体中向外  相似文献   
63.
本文研究温度对禁食大鲵碳代谢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禁食大鲵的碳代谢和氮代谢均上升,其代谢率升高,禁食大鲵的代谢率很低,15℃时,每日每公斤体重内的蛋白质消耗为0.7克左右,从理论上证明大鲵的耐饥能力很强,雄性大鲵比雌性大鲵的代谢率稍高。  相似文献   
64.
改变大鲵食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对大鲵进行驯化,其食性从摄食淡水水生动物改变的摄食海产鱼、虾。投喂海水鱼类最高饵料利用率达95.2%,饵料系统1.87-4.02。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混喂试验表明,对海水鱼类的摄食率68.9%,淡水鱼类是60.8%。从试验得出结论:在沿海地区用低值的海产鱼类代替淡水水生动物喂养大鲵大鲵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5.
大鲵和山溪鲵甲状腺和肾上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和山溪鲵都有一对甲状腺,腺体结构相似而分布位置不同。大鲵的甲状腺位于颏舌骨肌的前端背面、山溪鲵的甲状腺位于颏舌骨肌的后部外侧。二种动物的肾上腺由许多分布手肾脏腹面的一肾上腺小体组成,小体呈斑状,由类固醇分泌细胞群和嗜铬细胞群构成。另外,在大鲵的生殖系膜等处可见到肾上腺小体。  相似文献   
66.
大鲵呼吸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鲵是我国珍贵的两栖类动物。呼吸系统的解剖学观察,为研究脊椎动物的进化提供依据。大鲵呼吸系统的解剖,幼体以外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为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相应地出现一系列器官变化。另外,大鲵的皮肤是呼吸的辅助器官。  相似文献   
67.
大鲵的人工驯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鉴毅 《生物学通报》2000,35(10):35-35
中国大鲵 (Andriasdavidianus)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 (Andrias) ,俗称娃娃鱼 ,英文名Giantsalamander,是中国内陆淡水中一种珍贵动物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 ,最大个体体长近 2m ,体重约 50kg ,人工驯养寿命可达 60余年 ,自然界有活 1 0 0多年的记载。1 大鲵的形态特征及分布中国大鲵的外部形态早在 2 2 0 0年前就有记载 ,《山海经·北山经》云 :“泱泱之水 ,其中多人鱼 ,其状如鱼帝鱼 ,四足 ,其音如婴儿”。大鲵体大扁平 ,头部宽阔 ,躯…  相似文献   
68.
饲养中国大鲵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对饲养中国大鲵氨基酸组成成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饲养中国大鲵肌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64.3 g.kg-1,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60.6 g.kg-1,各种氨基酸组成相当全面,必需氨基酸(EAA)为75.2 g.kg-1,占氨基酸总量的46.82%,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的程度相当高,为优质食物蛋白,可与做为参考蛋白的鸡蛋蛋白相媲美。研究同时发现呈味氨基酸总量70.5 g.kg-1,占氨基酸总量的43.90%,为研发味道鲜美的大鲵食品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69.
中国大鲵子二代适应能力及生长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成功孵化出大鲵子二代1260尾,经过8个月生长,随机抽取172尾全长13~15 cm、体重25~35 g子二代与172尾全长14~16.5 cm、体重30~40 g野生代进行环境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子二代在耐高温、耐低氧、耐不良水质、耐盐度、耐酸碱性、耐苦味饵料方面比野生代有明显优势,说明子二代适应能力更强,易于饲养.从生长优势方面,表现出大鲵子二代生长速度快,生长指标为4.4928,而野生代生长指标为3.4714.  相似文献   
70.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近30余年来,由于违法的乱捕滥杀、走私盗卖,大鲵的资源量锐减,已经到了在自然界罕见其踪迹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