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可靠的种群密度数据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十分重要。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中国分布最广且常见的猫科动物, 但野生种群密度估算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香港新界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开展红外相机调查, 利用空间标记-重捕法估算当地豹猫的种群密度并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其活动节律。本次调查以网格方式布置红外相机, 在约1.5 km2的研究范围之内设置了19个相机位点, 每个位点安装2台相机以获取豹猫身体两侧花纹来进行个体识别。连续12个月调查共捕获113次有效的豹猫拍摄事件, 当中仅61次事件的照片足够清晰以进行个体识别。基于种群封闭的要求, 我们以2个月为单位将12个月的数据分为6个采样期去分析豹猫种群密度, 结果显示仅两个采样期的估算值最为准确, 分别为0.64 ± 0.31 (0.26-1.55)只/km2和0.87 ± 0.48 (0.31-2.40)只/km2, 是已知全球豹猫密度最高的地点之一。结果还发现, 雨季研究地点的豹猫并无明显的日活动节律, 在旱季则偏夜行-晨昏行性多一些, 但也有一定的日间活动; 雨季和旱季的日活动节律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是首次以个体识别配以空间标记-重捕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豹猫种群密度调查的研究; 我们也提出一些关于红外相机架设方法的建议, 以提高照片个体识别的准确度并增加重捕次数, 最后提高密度估算的准确度。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豹猫适应性极强, 在活动节律上表现出极高的可塑性, 在严格保护下可以恢复健康的种群。  相似文献   
63.
γ-聚谷氨酸(γ-PGA)对土壤保水和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明显作用,为了利用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含有γ-PGA的保水功能肥料,对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室分离到的产γ-PGA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LX-1的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比进行优化。实验以发酵产物的荧光素双醋酸酯酶(FDA)酶活和增比黏度为指标,在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定固态发酵料的碳源、氮源、无机盐溶液的最佳配比以及无机盐较佳添加量的基础上,通过拟水平均匀设计U7* (74试验,得出菌株LX-1固态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V豆粕V麦麸V无机盐溶液=644,其中无机盐溶液的最佳配方为K2HPO4·3H2O 5.24 g/L、MgSO4·7H2O 0.78 g/L、NaCl 11.67 g/L。为利用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含γ-PGA保水肥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促使地球上的生物在体内进化出了能够测量时间的"生物钟"系统,此系统由输入途径、核心振荡器和输出途径3部分组成。"光逃避"假说为生物钟的进化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作为研究生物钟的理想模式生物之一,粗糙脉孢菌生物钟的核心振荡器是由正调控因子WC-1、WC-2和负调控因子FRQ、FRH组成的一个基于转录/翻译的负反馈调控环路。输入途径感知光照、温度等环境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核心振荡器,进而调控下游一系列钟控基因表达,输出昼夜节律。此外,粗糙脉孢菌中还存在不依赖于WC复合体的frq基因的转录,其调控方式的解析进一步丰富了生物钟的调控网络。最后,通过比较并探索其他真菌中生物钟系统组成及运行机制,使我们对真菌生物钟的进化历程及生物体对环境的整体适应性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5.
2003年4月30日在南宁市郊高峰林场老虎岭库区发现一只雌性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幼体,编号为(G2♀);同年的5月22日南宁市横县六景甲江水库又发现两只海南鳽幼体(1♂,1♀),分别编号为:(G1♂,G3♀)。其共有特征是:年龄均介于2~3月龄,初具飞行能力,健康状态良好。躯体瘦长,眼睛奇大,直径达12mm,暗蓝黑色;头部羽毛暗栗色,具蓝灰色冠羽;眼先橙黄色,  相似文献   
66.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树突状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的感染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 ,DCs)的应答反应是机体起始免疫应答的关键。因此,利用双向电泳技术(Two_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_DE)对人源树突状细胞受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 2 72 94菌株感染前后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图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发现其中产生差异的有4 5个蛋白质斑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其中4个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鉴定,获得4个明确的肽指纹图谱,通过在数据库中检索分析,确定这4个蛋白质分别为人亚砷酸诱导ATP酶I(HumanArsenite_stimulatedATPase ,hASNA_I) ,膜联蛋白IV(AnnexinIV) ,γ_肌动蛋白(γ_actin) ,热休克蛋白2 7(Heatshockprotein2 7,HSP2 7)。上述发现有助于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早期导致的树突状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7.
对猪细小病毒(PPV)SD-68株印2基因进行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SD-68株VP2基因全长1740bD,编码5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PPVSD-68株与Kresse株、SY-99株、NADL-2(5075)株、NADL-2(4973)株、US-1株的VP2基因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9%以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6%以上。进化树分析表明SD-68株与kresse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在决定毒株组织嗜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上(378,383及436),SD-68株与kresse株的差异最小,据此推测SD-68株的组织嗜性与Kresse株相似,即SD-68株属皮炎型PPV;而比较弱毒株NADL-2、SD-68和强毒株kresse VP2的氨基酸差异后发现,215、378和383可能是决定PPV致病性强弱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68.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但基于其典型的 病理特征之一是beta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Abeta)聚集,A茁沉积假说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对Abeta代谢清除的影响备受关注。研究表明,APOE着4 等位基因是散发性AD 的危险因素,且APOE 对Abeta具有很高的亲和 力,不同亚型的APOE 对Abeta的代谢有不同的影响,这为对AD的认识、防止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9.
咖啡可能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不仅对大肠癌、肝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对膀胱癌、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的效果。咖啡的摄入量、种类和其中的化合物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咖啡对癌症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通过优化试验对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硼酸及硼酸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取样量、超声提取时间、滤膜的选择、OnGuard RP柱和Ag柱的活化条件为:分析柱的选择、淋洗液的选择、进样体积和流速的选择,确定了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硼酸及硼酸盐的最佳检测条件,淋洗液:甲基磺酸(3mmol/L)/甘露醇(60mmol/L);再生液:四甲基氢氧化铵(25mmol/L)/甘露醇(15mmol/L);色谱柱:IonPac-borate分析柱,250*9mm或等效柱。检测器:电导检测器。抑制器:AMMS-ICE300,4mm微膜抑制器;柱温:25℃;流速:0.8mL/min;进样量:300μ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