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21.
普氏原羚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普氏原羚的系统地位、生态行为和濒危现状了解有限。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研究人员对普氏原羚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除了普氏原羚的生态学、行为学、种群和栖息地现状以外,研究者还研究普氏原羚种群间的基因流,澄清了原羚属的分类地位,发现青海湖地区是目前普氏原羚的惟一分布区。有关普氏原羚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认识普氏原羚及中国羚羊的系统演化与科学地位,而且为实施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2.
广西十万大山地区鸟类区系考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月至2000年9月,作者在不同季节对十万大山地区的南坡防城市和北坡上思县等地进行了鸟类资源考察。按照不同的生境设样带考察、路线调查及网捕和猎捕。本次考察共获得鸟类标本506号,分属于8目20科83种,加上以往的文献记载,该地区总计有鸟类12目25科115种。其中东洋界鸟类103种,古北界鸟类3种,广布种9种;繁殖鸟类94种(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21种。约占广西省鸟类总数的25.5%(451种^[4]),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8.7%(1319种^[12])。该区域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1种,广西省重点保护鸟类29种。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它们主要分布并活动于阔叶林、人工林、竹林、灌丛、村庄、草坡、农田以及溪流水边等生境,而且大部分鸟类在此地繁殖。  相似文献   
523.
鸟类鸣唱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鸣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鸟类行为学特征。文章通过对大杜鹃Cuculus canorus、赫氏杜鹃C.horsfieldi、红喉蜂鸟Calypte anna、纵纹腹小XiaoAthene noctua、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繁殖期鸣唱的频谱分析,初步总结出了鸟类鸣唱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一些特点。初步在鸟类鸣唱型、音段和音节等不同层次上总结出6种不同模式:单音节重复型,双音节重复型,单音节鸣唱型,音段序列稳定变化型,多音节序列不稳定变化型和音节音段混合序列不稳定变化型。鸣唱型模式类型的归纳总结,为鸟类物种行为多样性和鸟声复杂性与多样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24.
"褐背拟地鸦"是"地山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Groundpecker ( Pseudopodoces humilis ) is an en-demic species of a genus endemic to China. Although it had been considered a member of the corvidae for centuries. It has recent-ly been put in Family Paridae by James et al. (2000, 2003).It‘‘s English name should be changed to the Ground tit.  相似文献   
525.
雷妮娅  米湘成  陈勇  王旭航  李俊清   《生态学报》2008,28(5):1949-1949~1958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两种基因型(ws-0和col-0)材料,采用复因子混合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展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盐分、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去叶处理等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受试植株18个表型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因子对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是有针对性的:土壤水分主要影响植物体构件数目;土壤盐分主要影响生物量、角果数及种籽总数等直接反映植株适合度的表型特征;光照条件则主要影响植物的物候表型特征.植物体表型可塑性的方向随水分梯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对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效果不是各因子独立作用的简单加和:对某个表型特征都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生态因子其交互作用对该特征可能没有影响;反之,受两个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的表型特征也可能不受它们的独立影响.在对生态因子交互作用作出响应时,col-0的9个特征表现出可塑性,而ws-0仅有4个表型是可塑的;同一基因型内彼此相关的表型特征在可塑性上也具一致性.抽苔时莲座叶数与角果平均籽粒数不受任何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这两个表型作为数量特征而未表现出可塑性.  相似文献   
526.
采用分子量为20 kD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PEG-ALD)修饰重组人干扰素a-2b(IFN a-2b), 建立了修饰反应及分离纯化工艺。考察了修饰反应各因素对单修饰转化率以及单修饰产物体外活性的影响, 获得了优化的修饰反应条件, 即在pH 6.5, 20 mmol/L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 干扰素a-2b的浓度为4 mg/mL, PEG与IFN a-2b的摩尔比为8:1, 4oC时反应20 h;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单修饰PEG-IFN a-2b的转化率达到55%。并且,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对修饰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单修饰产品纯度达到97%, 体外活性保留达到未修饰干扰素a-2b的13.4%, 其在SD大鼠体内的循环半衰期得到了较大的延长, 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7.
补偿能力和适口性对放牧群落植物优势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刈割试验和样方调查,研究了9种植物的补偿能力及其在放牧群落中优势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的补偿能力与适口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口性较好的多枝黄芪、金花苜蓿、矮嵩草及珠芽蓼的补偿指数较高,分别为1.013、0.907、0.849和0.802,垂穗披碱草(0.668)次之,适口性差的藏蒲公英、獐牙菜及细叶亚菊的补偿指数较低,分别为0.649、0.587和0.553;中华羊茅的适口性较好,但其补偿指数最低,为0.473.优势度变化呈增加型、减少型、中性3种放牧反应类型,其中,中华羊茅为减少型,多枝黄芪、珠芽蓼、垂穗披碱草为中性型,其余5种为增加型.补偿能力、适口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植物在放牧群落中优势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28.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分布特征及产AmpC酶菌和非AmpC酶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8株阴沟肠杆菌分布科室、感染部位及对16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分析,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结果:标本来源主要为患者的痰液、尿液、创口分泌物等,科室以重症监护室为多,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158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菌株共33株,产AmpC酶阳性率占总菌株数20.9%,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AmpC酶的明显增高。结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治疗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529.
黄嘴白鹭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祚华  雷富民 《动物学报》2002,48(6):824-827
The Chinese egret is a globally endangered spec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reeding behavior of the Chinese egret (Egretta eulophotes) on Xingrentuo Islet, Changhai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between April and August 2001. 150 breeding pairs were found at this site, and 60 more pairs were found on nearby Yuanbaotuo Islet, the largest breeding colony in China. Chinese egret arrived at the islet from mid April and departed from late August. Their nests were built in the branches of low trees and fleabanes. 2~6 light greenish blue eggs were layed in each clutch. 40 eggs averaged 45 56(±2 05)mm×33 57(±0 74)mm in size,and 26 46±1 88)g in weight. The hatching period was 21~23 days.  相似文献   
530.
鸟类鸣声行为对其物种分化和新种形成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鸟声和鸟类的形态特征一样,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在鸟类分类和野外识别方面是有意义的,从生物种的基本概念出发,新种的形成有赖于两个亲缘种群间不能相互婚配和繁殖隔离的产生。鸟类主要的有关特征是在配对形成过程中的听觉和视觉特征,如果出现鸣声特征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已经超出了种间“语言通讯”的变化范围,那么它就有可能与群内其它异笥无法配对,从而被排除到该种群或种的范围之外,然而鸣禽的鸣唱有时在不同种群间变化很大,而在同一种群内比较稳定,从而形成种群的方言,在方言种群之间,如果长期隔离,就会在种群之间形成障碍乃至遗传上的隔离,从而使种群间失去了相互配偶的机会,新的亚种或种可能由此形成,文章最后假设出了基于鸣声行为的鸟类新种形成机理图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