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昆虫对植物蛋白酶抑制素的诱导及适应机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宗娜  阎云花  王琛柱 《昆虫学报》2003,46(4):533-539
植物蛋白酶抑制素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一般是分子量较小的多肽或蛋白质,能够与昆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形成复合物,阻断或削弱蛋白酶对食物中蛋白的水解,使昆虫厌食或消化不良而致死。植物蛋白酶抑制素在植物体内一般是诱导表达的,昆虫取食危害后,导致某些植物在伤口产生一种寡聚糖信息素-蛋白酶抑制素诱导因子,蛋白酶抑制素诱导因子诱导叶片局部产生植物蛋白酶抑制素,并刺激产生信号物质系统肽,通过十八烷酸途径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产生茉莉酸,茉莉酸与受体结合,活化植物蛋白酶抑制素基因。昆虫在长期取食植物蛋白酶抑制素后会在生理及行为上产生适应性而导致不敏感,适应方式主要包括:(1)改变肠道蛋白酶对蛋白酶抑制素的敏感性;(2) 水解蛋白酶抑制素;(3)过量取食及干扰产生蛋白酶抑制素的信号通道。由于昆虫能够对植物蛋白酶抑制素产生适应,因此合理利用植物蛋白酶抑制素的抗虫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2.
棉铃虫4龄幼虫的摄食行为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王琛柱 《昆虫学报》1999,42(4):358-363
通过测定棉铃虫4龄幼虫,每隔12 h的摄食量、体重净增量以及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揭示了它的取食行为及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棉铃虫4龄幼虫取食及消化呈有规律的变化,蜕皮后4龄初,摄食量、体重净增量、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均逐渐增加;进入中期(36~48 h),各项指标达到最高值;其后,随着摄食量的下降,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同时, 连续观察幼虫取食高峰期的取食行为6 h,结果表明: 其间一次连续取食的平均时间为(3.6±0.4) min/次, 总平均取食时间为(62.4±8.9) min,约占整个时间的1/6。该文还对棉铃虫4龄幼虫不同时段取食行为与蛋白酶活性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及调控机制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3.
《昆虫知识》从1955年创刊,今年正值50周年。到2004年底,《昆虫知识》已出版41卷242期。  相似文献   
54.
王琛柱 《昆虫知识》2010,47(1):219-219
有关昆虫的科普书籍不少,但原创性的种类却屈指可数,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知识介绍为主的,以法布尔的《昆虫记》为蓝本的各种各样的编译本为代表,另一类则是昆虫图鉴类的,以DorlingKindersley的各种昆虫图鉴为代表。我国作者也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其中也不乏好书。最近出版的一本精品书,则把两类图书的优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5.
作为世界上数量最多、最成功的物种之一,昆虫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书综述了昆虫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生理机制。大量的参考文献、丰富的图表,以及对最新进展的讨论,为读者理解昆虫整个生理系统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昆虫模式系统的研究,也为研究哺乳动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提供参考和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6.
王琛柱 《昆虫知识》2005,42(3):249-249
由南京农业大学王荫长教授主编的《昆虫生理学》于2004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的作者还有浙江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台湾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体壁与蜕皮、消化与营养、脂肪体与物质代谢、呼吸与能量代谢、循环与防卫、排泄与水分平衡调节、神经生理、感觉与通讯、  相似文献   
57.
信息与动态     
王琛柱 《昆虫知识》2006,43(5):734-735
害虫闻香辨昼夜;杂交形成新的蝴蝶物种;萤火虫荧光颜色变化的诱因;切叶蚁与真菌复杂的共生关系;适宜Wolbachia寄生的生态位;蚊子的恋歌;昆虫访花原因的新发现;仰泳蝽在水中固定捕猎的秘密;转基因抗虫棉花长期经济性欠佳;蜻蜓的迁徙;昆虫有无性激素?.  相似文献   
58.
Using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 the sensory mechanisms of maxillary sensilla styloconica to stimulants and deterrents were explored on two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the generalist Helicoverpa armigera and the specialist H. assul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 in both species, cells sensitive to sucrose and azadirachtin were mainly in the lateral sensillum styloconicum, and those to inositol were in the medial sensillum styloconicum; (ii) sensitivity of medial sensillum styloconicum in H. assulta to inosito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 armigera; (iii) among 6 tested deterrents, only azadirachtin evoked high impulse discharge from the lateral sensillum styloconicum in both insects; (iv) the deterrents could disturb stimulants evoking impulse discharge from maxillary sensilla styloconica of both species in different degrees: To sucrose evoking impulses on lateral sensillum styloconicum, for H. armigera capsaicin had a strong inhibition and gossypol had a weak inhibition, while for H. assulta tann  相似文献   
59.
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寄主植物-铃夜蛾-寄生蜂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知识》2007,44(3):311-319
近数10年内,Ehrlich和Raven于1964年提出的协同进化理论及Jermy于1976年提出的顺序进化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对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有关理论,对植食性昆虫与植物关系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进行评述。主要问题包括(1)植食性昆虫如何选择寄主植物?(2)植物次生物质是否作为植物防御昆虫取食的重要屏障?(3)昆虫能否适应植物的化学防御?(4)植食性昆虫寄主范围是否是从广到专演化的?随之,作者结合对铃夜蛾Helicoverpa系统研究取得的结果,对上述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和阐述。最后,在继承协同进化、顺序进化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当今三营养级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新进展,提出一个新的假说,即多营养级协同进化假说。该假说肯定植物次生物质在植物防御和昆虫识别寄主植物上的重要作用,同时把其他营养级并列放入交互作用的系统,特别强调第三营养级在昆虫与植物关系演化过程中的参与和寄主转移与昆虫食性专化和广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60.
汤清波  王琛柱 《昆虫知识》2007,44(6):912-915
叶碟法是鳞翅目幼虫取食选择实验常用的一个方法。文章以经典的Jermy叶碟法为基础,介绍对其的改进以及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幼虫的选择、幼虫取食的持续时间、叶碟的数目以及叶碟面积的测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