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皇甫山蝶类资源及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安徽省皇甫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调查,共发现蝶类48种,隶属8科37属,所发现的蝶类中除枯叶峡蝶未采到标本外,其它均有1至数例标本。研究表明该地区蝶类具有东洋界属性及由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52.
王松  张娟  王淼  堵国成  陈坚 《微生物学报》2010,50(6):729-735
【目的】研究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BBE09-18)、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 BBE09-29)以及干酪乳杆菌(L.casei Zhang)对藻毒素的清除能力以及影响乳酸菌清除藻毒素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解析乳酸菌清除藻毒素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去除食品体系中的藻毒素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研究乳酸菌细胞的不同生理状态(活细胞与死细胞)对藻毒素清除能力的影响,考察菌浓差异、起始藻毒素浓度差异、葡萄糖的供给等对乳酸菌清除藻毒素效能的影响。【结果】3株实验乳酸菌均具有清除藻毒素的能力,其中,L.casei Zhang的藻毒素清除能力最强,当藻毒素初始浓度为150μg/L时,24h后残留藻毒素浓度为85.5μg/L,清除率可达43%。此外,研究还发现乳酸菌活细胞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热失活后的死细胞。添加外源物质葡萄糖能显著提高实验菌株清除藻毒素的效率,在初始浓度为1800μg/L的藻毒素溶液中,当添加5%(w/v)葡萄糖后,L.casei Zhang经24h可清除92%的藻毒素。【结论】3株乳酸菌均具有藻毒素清除能力;同时,菌体浓度以及菌体自身的生理状态对藻毒素的清除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乳酸菌对藻毒素的清除可能与菌体的代谢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53.
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UV)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病毒,可感染多种蛋禽,感染动物临床特征为采食量下降,产蛋量骤减,甚至停产,感染后期呈神经症状,如腿和翅膀麻痹、共济失调等。ATMUV在我国多个省市地区流行,给我国甚至世界养禽业带来严重影响。固有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线,是机体与生俱来的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过程,以建立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从禽坦布苏病毒诱导宿主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群落结构对不同营林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营林处理措施(对照、除灌、采伐1(15%)、采伐2(70%)后不同时期(处理后2个月,2013年12月;处理后15个月,2014年12月)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同时比较了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表明:1)处理后1年,除丛枝菌根真菌外,除灌、采伐1和采伐2微生物群落各类群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均呈现减少的趋势,而在处理后初期并无规律性变化;2)主成分分析表明(PCA)不同处理措施在实施后初期并未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处理后1年,除灌和采伐1、采伐2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区别于对照,且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相关的2个主成分分别解释变量变化的50.40%和26.70%;3)2013年真菌生物标记(20:1 w9c)与主成分1极显著相关,而在2014年与主成分1极显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变为革兰氏阴性细菌(16:1w7c);4)冗余度分析表明,土壤湿度、土壤温湿度比值、土壤微生物熵(微生物量碳(MBC)/土壤有机碳(SOC))是影响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环境因子(P0.05)。  相似文献   
55.
水稻品种USSR5早熟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SR5为极早熟的前苏联品种,以抽穗期近等基因系和抽穗期QTL近等基因系为测验品种,对USSR5的抽穗期基因型进行分析,表明USSR5携带了非感光基因e1、无感光功能的Se-1e基因、感光抑制基因i-Se-1和显性早熟基因Ef-1,从而使它表现极早熟的特性。此外,本研究调查了USSR5和N22的BC1F1和F2群体的抽穗期,利用WindowsQTLCartographer1.13a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了南京夏季正常日照条件下2个群体的抽穗期QTL,在USSR5/N22//USSR5BC1F1群体,共检测到2个位点,分别位于第7、8染色体上,其LOD值分别是6.11和2.91,对表型总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27.38%和11.15%,2个位点上来自USSR5的等位基因均提早抽穗。在USSR5/N22F2群体,共检测到5个位点,分别位于第1、2、7、9、10染色体上。5个位点LOD值介于3.02~8.4,对表型总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4.07%和15.41%。除qHd-9外,其余控制抽穗期的4个基因位点上提早抽穗的等位基因均来源于USSR5。比较分析发现效应较大的qHd-7即是Hd4(E1),USSR5在该位点上携带非感光基因hd4(e1)。尽管本研究定位的其它抽穗期QTL和已知抽穗期基因之间尚不能一一对应,但在早熟性水稻品种选育中,USSR5将可作为良好的基因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6.
禾本科甘蔗亚族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初期,我们在云南采到5号标本,解剖观察认为是甘蔗亚族(Saccharinae)植物。再进一步查对,要把它放入这个亚族中的任何一属均觉不妥。故另立新属与新种。本新属与芒属(Miscanthus)似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解耦联蛋白2基因(UCP2)启动子变异-866G/A及载脂蛋白E与北京人群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关联和协同效应.方法: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28例DN患者,243例非DN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78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测定,数据处理使用SPSS(version16.0)完成,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评价人群代表性,按照加性模型分析基因型的整体分布规律,隐性模型和显性模型分析风险等位基因与疾病的关联,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变异间的交互作用,分层分析评估其相互作用对DN的贡献.结果:加性模型分析提示UCP2基因-866G/A在DN组和DM组间的分布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001),进一步通过显性模型发现-866A同DN存在正关联,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后,正关联仍然存在(OR=1.814,95%CI:1.148-2.867).UCP2×APOE交互项和DN存在独立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糖、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的正关联,二者存在效应的协同作用.分层分析表明UCP2基因-866A是独立APOEε4的DN的危险因素,且APOEε4对UCP2基因-866A存在异位显性(epistasis)关系.结论:UCP2基因启动子-866A等位基因和APOEε4等位基因是北京汉族人群DN的风险等位基因,APOEε4存在异位显性,二者效应存在叠加.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为较系统地了解宜宾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得到一些潜在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改良的NA培养基和高氏I号培养基分离、去除冗余,测定所得细菌纯培养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得到603株细菌,4株菌的序列与GenBank中典型菌株序列相似性低于97%,代表着潜在新类群;599株菌与GenBank中34个属、101个种的典型菌株序列相似性大于97%,其中以Bacillus为绝对优势菌(315株),Streptomyces(121株)、Lysinibacillus(35株)、Staphylococcus(45株)为次优势菌,其余各属菌株均在10株以下。而且有16个属均只检测到1株菌。【结论】宜宾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的细菌呈现出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和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