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术后痛是临床中最常见和最需要紧急处理的疼痛,它阻碍患者康复,且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针药复合麻醉是传统针刺和现代麻醉技术相结合的新麻醉方法,即药物全身麻醉的同时在穴位施加针刺,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术后痛的发生,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参与多种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CX3CR1是否参与针药复合麻醉的术后镇痛机制。建立C57BL/6J小鼠足趾切口痛模型,用行为学测试检测小鼠痛阈,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CX3CR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小鼠足跖切口引起明显的机械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针药复合麻醉明显抑制机械触诱发痛,但对热痛觉过敏没有影响。CX3CR1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其蛋白水平在足跖切口术后3 d显著升高,针药复合麻醉对CX3CR1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影响。CX3CR1基因敲除小鼠足跖切口术后3 d机械痛阈较野生型C57BL/6J小鼠明显升高,但针药复合麻醉的镇痛作用消失;小鼠鞘内注射CX3CR1中和抗体同样可翻转针药复合麻醉的术后镇痛作用。以上结果提示,脊髓小胶质细胞中的CX3CR1参与足跖切口痛和针药复合麻醉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记述恙螨亚科,犹棒螨属,祁连犹棒恙螨,新种,采自青海省祁连县。模式标本保存在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53.
本文记述恙螨亚科TrombiculinaeEwing,犹棒螨属EuschoengastiaEwing,祁连犹棒恙螨,新种Euschoengastiaqilianensissp.nov,采自青海省祁连县。模式标本保存在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了采自我国西部纤蚤属Rha-dinopsylla Jordan et Rothschild,1912两新种;乌兰纤蚤Rhadinopsylla ulangensis Cai et Wu,sp,nov。和西藏纤蚤Rhadinopsylla xizangensis Cai,Li et Zheng,sp。nov。模式标本存放在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55.
为了获得苹果腐烂病菌的内生拮抗菌株,并初步研究其拮抗特性以及防治效果,用平板对峙法从苹果树根部、茎部、叶片筛选到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明确其无菌滤液的抑菌效果,并测定拮抗菌株对苹果离体果实腐烂病害的防治效果。从分离纯化的56株内生菌中筛选出12株苹果腐烂病菌的拮抗菌,其中G2、G9、J32和Y40的抑菌效果比较明显,分别为69.64%、58.93%、67.86%、67.88%,当G2和G9的无菌滤液浓度达到8%时,其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了78.26%、76.29%,J32和Y40的无菌滤液浓度达到8%时抑制率均达到72.33%;在苹果果实离体试验中,G2、Y40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2.56%和26.89%;所筛选的这4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 H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n f.sp.vasinfectum)、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率最高达79.65%;4株菌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抑制大多数会导致病原菌菌丝畸形。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真菌G2、G9、J32和Y40均对苹果腐烂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苹果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潜在资源菌。  相似文献   
56.
该研究利用 ISSR 分子标记,对不同生境下的6个河口莲座蕨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44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对6个河口莲座蕨种群进行基因组 DNA扩增,共扩增出14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9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3.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96,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57,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1520,种群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138~0.9548和0.0584~0.0901;UPGMA聚类分析表明,种群间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和生境类型有关。河口莲座蕨在不同干扰程度的生境中,种群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一定强度或频率的干扰生境中,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与海拔、坡度和坡向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揭示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以樟科3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人工采集的种子经低温沙藏并于温室培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野外同质园中自然生长,研究中亚热带樟科植物刨花楠(Machilus pauhoi)、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闽楠(Phoebe bournei)两年生幼苗生长季节9种叶结构型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在3种植物幼苗中,香樟叶面积、叶厚度、叶体积、叶氮磷比最大,叶氮浓度最高,叶组织密度最小;闽楠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最大,叶磷浓度最高,叶面积、叶体积、比叶面积、叶氮磷比最小,叶氮浓度最低;刨花楠比叶面积最大,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最小,叶磷浓度最低;3种植物幼苗的叶厚度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樟科3种植物幼苗的叶面积与叶体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组织密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氮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厚度与比叶面积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体积与叶组织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氮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组织密度与叶磷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表明在同质园中生长的刨花楠、香樟和闽楠幼苗的9种叶结构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不同物种同一叶结构型性状指标的大小顺序、种间差异及其显著性不同;3种植物幼苗不同叶结构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也不同。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樟科3种植物幼苗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8.
我们在周娄试验用白砒防治稻苞虫,效果很好。为特录供大家参考。 1.试验时间:1958年7月23日。田间稻苞虫4—5龄的占75%;2—3龄的占23%;1龄的占2%。 2.施药:直接用白砒,干喷在稻苗上。喷药在早晨5—6点钟。用药量(每亩)分为2市斤、4市斤、6市  相似文献   
59.
1988年6月5日襄北某农机修造厂,因饮食甜酒而导致92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一致证实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志贺氏Ⅰ型痢疾杆菌引起。该厂于下午7时晚餐。进餐人数为146人,饮食甜酒者92人。饮用4小时发病,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齿23.1岁。饮食者100%发病,无一幸免,未饮食者无一例发病。临床表现可为头痛、头晕、恶心,继之脐周痛,阵发性,随后出现腹泻。腹痛、腹泻率100%。体温37.8—39.2℃,抗生素冶疗后,全部治愈,无死亡。实验诊断:采集剩余甜酒、患者呕吐物及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共分离出41株志贺氏Ⅰ型痢疾杆菌,而在其他食品及健康人未分离出该菌。因此确定此次食物中毒爆发是由志贺氏Ⅰ型痢疾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探讨BTNL2、DVWA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回族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本院确诊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标准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LFP)对BTNL2 rs10947262、DVWA rs11718863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查,同时检查血清BTNL2、DVWA、hs-CRP、IL-4、IL-6、MMP-2、TNF-α、TG、HDL-C、LDL-C水平。分析BTNL2、DVW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BTNL2、DVWA、hs-CRP、IL-4、IL-6、MMP-2、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BTNL2 rs10947262 AA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62.00% vs 24.00%)(P<0.05);BTNL2 rs10947262 AA基因型能增加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易感性(OR=11.32、95%CI:5.96~22.98)(P<0.05)。病例组BTNL2 rs10947262 A等位基因频率比例高于对照组(76.00% vs 39.00%)(P<0.05);BTNL2 rs10947262 A等位基因频率能增加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易感性(OR=2.95、95%CI:2.45~3.72)(P<0.05)。病例组DVWA rs11718863 AA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组(58.00% vs 20.00%)(P<0.05);DVWA rs11718863 AA基因型能增加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易感性(OR=10.26、95%CI:5.12~25.63)(P<0.05)。病例组DVWA rs11718863 A等位基因频率比例高于对照组(68.00% vs 50.00%)(P<0.05);DVWA rs11718863 A等位基因频率能增加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易感性(OR=2.69、95%CI:2.10~4.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BTNL2、DVWA水平升高、BTNL2 AA基因型比例、BTNL2 A等位基因型比例、DVWA AA基因型比例、DVWA A等位基因型比例升高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TNL2 rs10947262 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DVWA rs11718863 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增加可能与青海地区回族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易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