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6篇
  免费   580篇
  国内免费   375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624篇
  2002年   734篇
  2001年   553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502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566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539篇
  1993年   503篇
  1992年   528篇
  1991年   488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445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次库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品种、土壤、底肥和追肥等一致的情况下,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的次库(茎+叶鞘)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齐穗和黄熟期次库中总糖或淀粉含量均随海拔增高而增加。但在黄熟期,高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比齐穗期的增加,而低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则比齐穗期的降低。 齐穗期时,次库的淀粉含量随施用的氮素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黄熟期,温凉稻作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均随氮素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熟地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则趋于一致,不过不同地区相比各处理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因海拔增高而增加。 不同时期的氮素追肥使齐穗期次库淀粉含量因追肥时间推迟而增加,唯元江晚穗肥处理的低于中穗肥处理的。黄熟期因追肥时间提早而次库的淀粉含量增加,但元江以早穗肥处理的次库淀粉含量最低。与齐穗期相比时,低海拔地区的各个处理,其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减低,但高海拔的昆明温凉稻作区,施早和中穗肥的水稻,在黄熟期次库的淀粉含量反而增高。还可以看出水稻种植地海拔越高,其次库淀粉含量对追肥时间越敏感。 基于水稻次库中淀粉含量对氮素肥料的反应,就三地气候条件讨论了上述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53.
中国简管蓟马属一新种记述(缨翅目:管蓟马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内蒙古的简管蓟马属Haplothrips Amyot et Servillie一新种,即短鬃简管蓟马H.breviseta sp.nov。  相似文献   
54.
青海黄芪属新分类群吴玉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NewTaxaoftheGenusAstragalusfromQinghaiWUYu-Hu(NorthwestPlateauInstituteofBiology,TheChin...  相似文献   
55.
56.
以一种新观点(假设)解释植物的向地性。新观点主要内容:植物的茎在横截面上受到压应力时,生长快;受到拉应力时,则生长慢。根对应力的反应与茎相反,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茎尖、根尖。新观点简称为应力的植物效应。  相似文献   
57.
多年生草本。须根具沙套。秆疏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3—20cm,径约0.5—1mm,平滑无毛,具2—3节。叶鞘具短柔毛,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0.5—1mm,  相似文献   
58.
叶表面角质层在贝母属植物叶鉴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表面角质层在贝母属植物叶鉴定中的意义李萍,濮祖茂,蒋鑫,刘惠娟,徐国钧(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教研室;分析中心电镜室南京210009)ThediagnosticvalueofthecuticleintheleavesfromgenusFritillar...  相似文献   
59.
2018年7月和2019年7月,沿荒漠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天然分布地带,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选取4个典型样地,采集油蒿根围土样和根样,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aze,AM)真菌地理分布以及土壤因子的生态功能。共分离鉴定6属32种AM真菌。在低海拔地区(1 000~1 300 m)和高海拔地区(1 600~1 900 m),球囊霉属(Glomus)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为优势属;在中海拔地区(1 300~1 600 m),球囊霉属和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为亚优势属;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在3个海拔地区均为偶见属,近明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在低海拔地区为偶见属,在高、中海拔地区为伴生属;缩管柄囊霉属(Septoglomus)在3个海拔地区均为伴生属。油蒿根围AM真菌定殖分布表现出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到西随海拔高度增加,菌丝、泡囊、总定殖率和定殖强度总体呈渐增趋势,最大定殖率为70%,最小定殖率为13.3%。主成分分析表明,氨氮、湿度、脲酶和速效磷是影响AM真菌分布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与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速效磷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碳显著正相关(P0.05),与总提取球囊霉素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0.
乔木,高达15m,幼枝圆柱形,无毛,紫色,顶芽被短柔毛。叶纸质,长圆形,长9.5-15cm,宽3.2-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