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51.
本文根据猪屎豆属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细胞染色体特征以及地理分布特点,论述了该属植物的起源、发展和迁移等问题;并运用组相似性和种相似性分析方法,论证了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度之间,以及印度与其在亚洲的邻近地区之间在种类组成上的共有关系和亲缘关系。本文还侧重于该属植物在云南的分布格局,提出它们从印度向中国散布的可能存在路线。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猪屎豆属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细胞染色体特征以及地理分布特点,论述了该属植物的起源、发展和迁移等问题;并运用组相似性和种相似性分析方法,论证了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度之间,以及印度与其在亚洲的邻近地区之间在种类组成上的共有关系和亲缘关系。本文还侧重于该属植物在云南的分布格局,提出它们从印度向中国散布的可能存在路线。  相似文献   
53.
赤爮亚族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赤Bo亚族3属共12种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其结果是:1在卷须的解剖结构上,赤Bo属和白兼果属有是显的区别。前者具周维管纤维。但其维管束发育差;后者不具周维管纤维,但其维管束发育良好。从系统演化上来说,完善的维管系统显然比周维管纤维有更强的机械功能。2.草酸钙盐的结晶体,硅质细胞和钟乳体分别存在于白兼果属,罗汉果属和苦瓜属植物中,而在赤Bo属植物中未发现上述结构物质。3.比较解剖学  相似文献   
54.
山毛榉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统一的原理,讨论了山毛榉科植物起源和地理分布。划定了该科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确认东亚和东南亚区为该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而马德雷区南部和加勒比区则是该科的次生分布区中心。提出了马来西亚区、东亚区和东南亚区的多数特有种带有古特有植物种性质的观点。认为山毛榉科植物可能起源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的季节性干旱热带山地森林中,它们起源的时间很可能在晚白垩纪早期。山毛榉科植物进入北美洲的迁移路线主要有两条,即从起源地经欧亚大陆、格陵兰群岛进入北美洲,及经欧亚大陆、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南美洲的山毛榉科植物则是从北美洲经中美洲迁移过去的。山毛榉科植物的现代分布格局是由三方面因素形成的,即大陆漂移形成的海陆相应位置的变化,渐新世以后开始的赤道带的向南迁移和第四纪以来冰期与间冰期多次交替出现,以及山毛榉科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综合各类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55.
山科榉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56.
一株具有特异AFLP指纹图谱的杜仲古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仲(Eucomm ia ulm oidesO liver)是原产于我国的传统药用植物,虽然目前杜仲被广泛栽培,但野生杜仲已非常稀少,几乎难以见到。作者在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杜仲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时,发现一株采自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树龄200多年的雄性杜仲古树(编号为SNJ5)的AFLP指纹图谱与其它582株树龄为10~52年的栽培杜仲的指纹图谱有显著的不同。在总计为191条多态带中,有44条为高频率显性等位基因带(h ighfrequency dom inant allele bands,HFDAB,即583个个体中只有1~3个个体缺乏的带)。SNJ5缺乏23条HFDAB,其中有12条HFDAB是SNJ5单独缺乏的,与其他582个个体差异显著(p<0.05);另外,SNJ5还具有一条特有带(E ACG/M CTG引物组合的217 bp带)。据此推测这一杜仲古树是原始野生植株,是近年来众多学者认为野生杜仲灭绝后发现的非常重要的种质资源,应加以大力保护。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中国鸟类学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我们利用在线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了1991-2010年间发表的与鸟类有关的文献,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鸟类学研究论文、研究领域、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中国鸟类学研究发展很快,专业研究人员数量在1991-2010年间增长了近四倍,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数量近几年年均增长25%;论文数量占世界的比例已经由1991-2000年的0.46%上升到了2001-2010年期间的1.53%,世界排名由第27位上升至第16位,并且研究领域更加多元化,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在鸟类系统发育与演化、合作繁殖和婚配、禽流感、巢寄生等领域的许多成果开始在国际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在古鸟类以及雉类和鹤类等濒危鸟类的保护研究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整体而言,中国鸟类学研究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我们对中国鸟类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需要更加关注鸟类的生活史对策、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鸟类的影响、鸟类迁徙、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规范鸟类研究及数据保存和处理的方法,采取更有效措施加大对青年研究人员的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58.
中国栎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全面衡量中国栎属49种4变种性状特征的基础上,观测了25个定性性状和18个数量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中国栎属分为5个特征明显的表征群,即5组:麻栎组(Section Aegilops)、槲栎组(Section Quercus)、高山栎组(Section Brachylepides)、巴东栎组(Section Engleriana)和橿子栎组(Section Echinolepides)。在主成分分析中,虽然性状的累积贡献率增长不明显,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仅有50.4%,但结果仍然显示出和聚类分析同样的结果。说明栎属的分类性状仍存在主要方面,只不过在演化过程中由于性状变异的多样性,产生了多个不同的表征类群。分析结果对我们解决个别有疑问种的分类地位也有启示作用。因此,数量分类方法对解决栎属组间及种间的分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为了给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Trautv.)抗旱耐盐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特异的遗传标记,在已公布的70对鹰嘴豆抗旱耐盐EST-SSR标记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8对引物,并用这8对引物对挑选出的11个居群的286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11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88;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97;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687;多态信息含量从0.313到0.883不等,平均值为0.649。以上结果表明,筛选出来的8个EST-SSR标记可以用于花苜蓿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而且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多态性丰富的EST-SSR 引物适用于花苜蓿生态适应性进化分析,对揭示花苜蓿抗旱耐盐基因型的遗传变异和地理分布格局以及探讨花苜蓿抗旱耐盐的适应性分化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地黄属特产于我国,本文对该属进行了分类修订。根据地黄属的腊叶标本和活体植物研究,结合地黄属的野外调查,确认地黄属有5个种,并将高地黄Rehmannia elata N.E.Brown ex Prain处理为裂叶地黄R.piasezkii Maxim的一个异名。同时给出地黄属每个种的描述、分布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