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分析总结在周围神经肌电监测指导下行缩窄神经术降低痉挛性高肌张力,改善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关节强直患者术中在周围神经肌电监测指导下,在显微镜下行神经缩窄术,其中脑性瘫痪患者9例,脑炎后遗症患者2例,中毒性脑病1例,脑外伤后遗症患者1例,颈髓损伤患者1例,脑积水患者1例,烟雾病伴脑梗死患者1例。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 myo graphy,s EMG)及改良的Ashworth(Modified A shworth Scale,MAS)肌张力分级标准对强直肢体肌张力评定。结果:所有患者的痉挛肢体肌张力明显下降,症状显著改善。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术前与术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2.5%(2/16),术后肌力明显减低发生率为18.8%(3/16),随访期间完全恢复。结论:术中在周围神经肌电监测指导下,显微镜下行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性关节强直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T2DM及DPN患者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DNF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BDNF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PN组病程、FBG、HOMA-IR、BDNF分别为(12.16±5.84)年、(10.24±3.93)mmol/L、(3.75±2.02)、(3.43±0.94),T2DM组病程、FBG、HOMA-IR、BDNF分别为(7.43±5.29)年、(8.19±3.35)mmol/L、(2.69±1.84)、(4.91±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感觉阈值与BDNF表达水平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DNF表达水平与HOMA-IR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PN患者BDNF水平明显降低,其水平与感觉阈值、病程、HOMA-IR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80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循环水平、周围神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管袢形态、管袢流态、袢周状态以及周围神经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管袢形态、管袢流态、袢周状态以及周围神经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以及周围神经情况,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4.
人胎儿腓肠神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戈 《动物学报》1994,40(1):12-18
光镜与电镜下研究了22例人4-足月胎儿腓肠神经,发现:4月龄是形成髓鞘的开始阶段;7月时其数量与足月相近。4月时血-神经屏障已趋完善,血管中见有核红细胞;5月后龄神经束膜完善,可达16-20层。4月10天见肥大细胞存在,即分化在此之前,但颗粒还不成熟。4-足月标本均见轴突和髓鞘变性;亦见无髓纤维囊泡聚积。  相似文献   
55.
朱道立 《动物学研究》2001,22(6):437-441
以细胞培养技术与自然凝胶电泳系统方法证明,在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损伤的坐骨神经远侧端,即起衍生的靶器官诱导神经突起的定向生长。分析探讨与神经诱向性再生相关的活性因子,其结果提示在远侧端神经组织中出现的90kDa蛋白组分具有很强的诱向性作用,诱导神经突起在神经再生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到达靶器官。由此说明雪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和受损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老年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7)、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87.23%(41/47)高于对照组69.57%(32/46)(P<0.05)。两组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SC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和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7.
当代愈发频繁的交通事故和现代局部战争使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持续升高.而在外周神经损伤治疗中,早期确定神经损伤类型及范围.尽早进行合理临床救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通过现代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早期周围神经损伤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成为摆在影像学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综述近年来CT、MR、超声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在外周神经损伤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本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8.
目的: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神经内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的具体作用了解的却很少,因此本实验研究了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再生过程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数量比例变化的情况,探索周围神经再生的规律。方法:移植CAG-EGFP转基因小鼠的全骨髓有核细胞到骨髓灭活野生型C5781/6小鼠体内建立嵌合体小鼠模型。待移植成功3个月后夹伤小鼠一侧坐骨神经,并在损伤后第2、7、14和28天取材、切片,使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损伤神经段中内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外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的数量及其比例变化情况。结果:①夹伤骨髓移植模型小鼠坐骨神经后,参与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即内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和外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②夹伤坐骨神经后,浸润的总巨噬细胞数量从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到第14天达到高峰,约为正常情况下的60倍,随后逐渐减少;③起初外、内源性巨噬细胞间的比例是1:1,差值最大出现在损伤后第14天为4:l。结论:小鼠坐骨神经夹伤后,内外源性巨噬细胞共同参与了受损神经组织远心段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损伤初期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内源性巨噬细胞,随后大量浸润的外源性巨噬细胞占主导作用。本实验首次连续观察并定量分析了神经损伤后早期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的数量改变,证实了瓦勒氏变性过程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在不同阶段对巨噬细胞总量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用α-硫辛酸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而治疗组采用相同剂量的α-硫辛酸治疗,并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每次45分钟,1次/日.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3%和8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单用α-硫辛酸更好,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对中药桑白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探索桑白皮治疗DPN的可能作用机制。首先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桑白皮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DPN的疾病靶点基因,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基因-疾病”中药调控网络图。将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并使用R语言对得到的PPI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其次从活性成分及靶点基因中根据degree值筛选出前3个关键成分,并将该网络中的基因靶点以degree值高低进行排序,选择前3个核心靶点,然后从RCSB数据库下载相关蛋白的结构,使用Pymol软件去除溶剂分子与配体,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的结果。最终预测到31个桑白皮活性成分,312个活性成分相关靶点,120个桑白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共同有效靶点。活性成分中度值最高的为槲皮素,其次为山柰酚。PPI网络核心基因为转录因子AP-1(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转录因子p65(REL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介素6(IL-6)等;GO富集分析显示会影响基因的转录、细胞因子表达和蛋白激酶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为显著性最高的通路,其次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MAPK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TNF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中槲皮素与对应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提示桑白皮能够降低IL-6和TNF-α的表达,荧光光谱实验证实桑白皮能够减少AGEs。可见中药桑白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功能、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