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云南省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的主要类型,其中分布在哀牢山上的木果石栎、景东石栎、腾冲栲林(Lithocarpus xylocarpus、 L. chintungensis、Castanopsis wattii forest)尤其具有代表性。本文用收获法、相关曲线法测定并估算了该群落近熟林和成过熟林的生物量与年平均净积累量,结果分别为508.57t/hm2,12.1051t/(hm2·a);293.04t/hm2,7.7443t/(hm2·a),对产生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林分的叶面积指繰果分别为508.57t/hm2,文中还提出了群落乔木优势种各器官生物量估测的回归模型,并从生物量的角度阐明建群种在群落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2.
刘文耀   《广西植物》1995,15(4):327-334
昆明北郊松华坝水源保护区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37.926t/hm2,净生产量为24.128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30.418t/hm2,净生产量为19.369t/hm2·a,下木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935t/hm2和0.609t/hm2·a,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和林分凋落物量分别为6.573t/hm2和4.150t/hm2·a。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10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98.37%,4~12m之间枝、叶生物量分别占整个枝、叶生物量的85.51%和94.90%,地下根系在离地面20cm深土层内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73.04%。目前,该类林分群落结构不合理,整体效应较差,保持水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应及时进行间伐,调整群落产量结构;注重对林下地被植物及枯枝落叶层的保护,以提高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3.
柳帅  李苏  刘文耀 《菌物学报》2018,37(7):931-939
本研究选取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系统6种常见的附生大型地衣进行为期2年的移植实验,分析其在原生林林外、林缘以及林内3种生境下的生物量增长速率和健康率等的差异,并探讨其生长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和平滑牛皮叶Sticta nylanderiana在林缘处生物量增长最快;而槽枝Sulcaria sulcata、多花松萝Usnea florida、皮革肾岛衣Nephromopsis pallescens、针芽肺衣Lobaria isidiophora 4种地衣则都是在林外光照更强、湿度更低的条件下生长得最好,林内最差。除网肺衣外,所有地衣的健康率均在林外较好,林缘次之,林内最差。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6种地衣的生长速率和光照以及温度呈正相关,与大气湿度呈负相关;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地衣生长最主要的生境因子。  相似文献   
54.
地衣是亚热带山地森林系统附生生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为了更好地了解附生地衣对森林边缘效应的响应,我们在云南哀牢山地区原生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分别在距林缘5m、25m、50m和 100m处设立样地,收集附生大型地衣的凋落物1年;分析附生地衣凋落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功能群特征和组成结构对林缘深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边缘效应能够显著提高林缘附生地衣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其发生的距离最深不超过25m。林缘-林内梯度上,不同地衣功能群的响应模式具有各自的特征。排序分析表明仅在5m样地与其他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指示种分析则发现仅5m样地具有指示种。哀牢山原生林中边缘效应促进林缘附生地衣生长和分布的现象,可能与当地高湿环境削减了地衣的高光损伤以及以叶状和灌状类群为主的地衣个体受到风力破坏的程度相对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55.
林冠是生物圈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森林三维空间复杂性和林冠访问技术的限制,人们对林冠生物多样性、林冠的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知之甚少。塔吊的应用突破了技术瓶颈,给林冠科学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全球的林冠塔吊,国际上先后发起了林冠与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调查计划、林冠生物学计划、林冠CO2富集和增温实验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计划,回答了林冠“有什么、在哪里、怎样变”等基本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林冠科学的发展。本综述首先介绍了林冠访问技术及发展历程。随后,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基于塔吊平台发起的林冠研究计划,并从林冠生物多样性格局、林冠生态过程和林冠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3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最后,从林冠访问技术所驱动的重大发现、林冠科学的主要研究框架、林冠科学的地域性与局限性等方面阐述了林冠科学研究计划带来的重要启示,并提出今后的林冠研究应更多关注“林冠–地面–土壤”3个层次相互关联形成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系统,通过多元异构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多尺度、全方位解析全球变化背景下,整体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格局、生态过程及其服务功能的响应与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56.
57.
58.
滇西北亚高山云杉和冷杉光合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云南中甸地区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优势树种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和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幼树(20年生)的光合特征、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杉树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较低,且长苞冷杉较油麦吊云杉更喜阴,它的光合速率(3.24CO_2mgg~(-1)DWh~(-1))也比云杉的低(3.74CO_2mgg~(-1)DWh~(-1))。在试验海拔3300m地段上,云、冷杉的光合作用都存在日中压制现象,采伐迹地上的幼苗尤为突出;受温度和蒸发量的影响在一年中以7月份光合速率最高。两树种的光合速率都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森林被大面积皆伐后,迹地上云、冷杉幼树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中以长苞冷杉的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9.
60.
沈有信  刘文耀  张彦东 《生态学报》2003,23(7):1454-1460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大量当地物种,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合欢恢复方式(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马桑(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