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外来入侵性的重大农业害虫,越南斧瓢虫Axinoscymnus apioides Kuznetsov&Ren是其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越南斧瓢虫对烟粉虱的捕食作用。【方法】在温度误差为±1℃,相对湿度为75%,光照周期为L︰D=14︰10条件下,测定瓢虫成虫对烟粉虱各虫态的功能反应和不同温度下对烟粉虱4龄若虫的功能反应以及测定瓢虫成虫取食烟粉虱4龄若虫个体间的干扰反应。【结果】结果表明,越南斧瓢虫对烟粉虱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Ⅱ型,随着猎物龄期的增加,越南斧瓢虫成虫的寻找效率(a)逐渐降低,处置时间(Th)基本依次延长。温度对瓢虫的捕食效应影响显著,试验所设温度为15,20,25,30,35℃,越南斧瓢虫成虫的寻找效率(a)分别为0.3226,0.4496,0.5868,0.5788和0.6235,处置时间(Th)分别为0.2348,0.1451,0.1039,0.0904和0.0976,均与温度(T)则呈二次曲线关系。越南斧瓢虫对烟粉虱4龄若虫的捕食作用率(E)在捕食者密度较低(在1~5头)时,捕食作用率下降较快,而在捕食者>6时,其对捕食作用率的影响效果减小。寻找系数为0.0607,干扰系数为0.5569。【结论】随着猎物龄期的增加,越南斧瓢虫成虫的寻找效率降低,处置时间延长;越南斧瓢虫成虫对烟粉虱4龄若虫的寻找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而在更高的温度条件下,其寻找效率略有下降。瓢虫对烟粉虱的处置时间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缩短;越南斧瓢虫成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产生干扰反应,捕食作用率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2.
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禾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3种粉虱的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和禾粉虱3种粉虱触角、口针及跗节化学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比较。3种粉虱触角上都有刚毛感受器、锥形感受器2种感受器和微毛,烟粉虱触角还有钟形感受器和腔锥感受器;温室白粉虱和禾粉虱触角均没有发现钟形感受器;3种粉虱的口针和跗节上均只有刚毛感受器和微毛,且形态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53.
针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禾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Subramaniam等粉虱害虫在我国暴发危害的现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粉虱类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组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开展了粉虱类害虫的调查、监测、预警以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结果表明,烟粉虱在我国的发生区域超过20个省份,温室白粉虱在华北和西南地区,黑刺粉虱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也分布较广,桑粉虱在我国南方桑植区危害严重,禾粉虱在福建省闽东稻区发生为害逐年严重。利用mt COI DNA测序、SCAR技术和CAPS等技术对B和Q型烟粉虱的鉴定结果显示,Q型烟粉虱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通过Maxent预测模型和GIS技术,预测了烟粉虱在我国的适生区、自然越冬北线和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量。对烟粉虱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烯啶虫胺是目前华北地区防治烟粉虱较为理想的药剂,而对联苯菊酯、噻虫嗪、啶虫脒和吡虫啉等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研究了苘麻诱集、黄板诱杀、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对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并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建立了12个示范基地,分别在不同地区开展了粉虱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累计印刷技术宣传手册12.4万份,培训各类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5.43万人次,累计示范面积4.3千公顷次,技术辐射超过4万公顷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4.
温度对棉大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温度对棉大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 ℃~26 ℃温度范围内,棉大卷叶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当温度超过32 ℃时,其发育历期延长.棉大卷叶螟的世代起点发育温度为12.08 ℃,有效积温为436.2日·度.在17 ℃~35 ℃温度范围内,棉大卷叶螟的存活率在26 ℃下最高,其他温度下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降低.在17 ℃~35 ℃之间,棉大卷叶螟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世代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分别在29、26和32 ℃下最大,其值分别为0.1268、415.65和1.185.世代平均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7 ℃下最长,为89.11 d;在35 ℃下最短,为28.68 d.  相似文献   
55.
六斑月瓢虫取食不同猎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良德  李飞  赵海燕  吴建辉  任顺祥 《生态学报》2017,37(17):5765-5770
六斑月瓢虫是我国农、林、蔬、果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能够捕食多种猎物。不同的猎物质量显著影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活力。为评价取食不同猎物对六斑月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六斑月瓢虫取食烟粉虱、豆蚜和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取食烟粉虱的世代发育历期最长、存活率、雌虫寿命和繁殖力最低,分别为(26.15±0.42)d、(52.95±1.98)%、(53.73±2.17)d和(157.67±16.79)粒/雌;而取食玉米蚜的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雌虫寿命和繁殖力最高,分别为(16.40±0.49)d、(77.93±0.76)%、(68.33±4.31)d和(798.77±44.29)粒/雌;取食豆蚜时的各生物学参数介于两者之间。种群生命表参数也反映了类似的结果,取食烟粉虱的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最低分别为71.216、0.092和1.094,世代平均历期(T)最长为47.377d;取食玉米蚜的R_0、r_m和λ最高分别为290.281、0.131和1.143,T最短为42.428d。总体来看,相对于烟粉虱而言,蚜虫更适合六斑月瓢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且玉米蚜优于豆蚜。  相似文献   
56.
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海南省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是一种新入侵的有害生物,专一危害桉属植物。近几年在地中海、非洲、中东和东南亚陆续发生,2007年中国大陆首次发现该虫,2008年7月发现其在海南发生。通过调查,目前在海南省分布在以三亚市、东方市和儋州市为中心的2个圆弧形区域,中心点危害较为严重,植株生长严重受阻。文章介绍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鉴别特征、生物学特性、在海南的发现及扩散过程和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57.
烟粉虱的飞行行为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具有较强的飞行潜力,飞行高度可以超过150 m,在田间的扩散距离最远可以超过150 km,但在食源丰富地区,较少作远距离的扩散,绝大部分飞行高度在距地面0.5 m左右.烟粉虱具有搜索飞行和迁飞飞行特性,它是寻找适宜寄主和扩大生境的重要方式.烟粉虱不具备“卵子发生与飞行共轭”的典型特征.可见光、温湿度、寄主质量和风等是影响烟粉虱飞行行为的重要生态因子.本文对烟粉虱的飞行能力、飞行生理学和影响飞行的生态因子进行了综述,对非露地越冬区利用烟粉虱的飞行特性实施IPM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共生菌Cardinium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的一种内共生细菌,对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PCR技术,首先对两种入侵的B、Q生物型以及一种本土的Cv生物型烟粉虱种群体内Cardinium的感染率进行了检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利福平抗生素与高温处理对Q型烟粉虱体内的Cardinium的灭活情况;进一步比较了Cardinium阳性与阴性Q型烟粉虱种群在发育、存活与繁殖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型不同,其体内Cardinium的感染率也存在显著差异;B、Q和Cv型烟粉虱Cardinium的感染率分别为26.7%、91.6%与82.9%。三种浓度的利福平蔗糖溶液(0.5、1.0与2.0 mg/m L)对Q型烟粉虱体内Cardinium的灭活效果不同,考虑到灭活效果及对烟粉虱生命力的影响,以1.0 mg/m L的浓度连续饲喂7 d以上的灭活效果最佳;高温36-40℃连续处理3-9 d均不能去除Q型烟粉虱体内的Cardinium。与Cardinium阳性的烟粉虱种群相比,阴性的Q型烟粉虱种群发育延迟,世代存活率降低,后代雄性比例增加,单雌产卵量减少。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Cardinium共生菌与烟粉虱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9.
由于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等粉虱害虫在我国猖獗为害,我国已从种群动态监测到害虫综合治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了有一套统一、规范的标准,我们制定了保护地蔬菜与露地蔬菜生产上粉虱害虫的系统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包括调查与监测的目的、样本大棚或田块的选择,粉虱各虫态发生数量的调查、监测与统计方法等,并根据保护地蔬菜与露地蔬菜的生长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粉虱害虫预测预报、防治阈值、防治对策及防控时间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明不同地理种群的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和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体内昆虫内共生菌的种类及其感染率,并以Wolbachia共生菌为代表,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为今后自共生菌角度研发柑橘木虱和柑橘粉虱的新型防控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16S r DNA、23S r DNA以及wsp为目标基因,利用PCR技术检测采自于广州、湛江、南宁、桂林、厦门的柑橘木虱以及采自广州的柑橘粉虱体内共生菌的种类及其感染率;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和MEGA 5.0软件对不同昆虫样本中的Wolbachia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本研究采集的柑橘木虱和柑橘粉虱均含有原生共生菌Portiera和次生共生菌Wolbachia、Cardinium、Rickettsia,但该3种次生共生菌在不同木虱与粉虱种群的感染率有所不同;Arsenophonus只在广州和湛江种群的柑橘木虱中检出。基于wsp基因及MLST基因序列的Wolbachi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华南地区柑橘木虱和柑橘粉虱体内的Wolbachia均属于Wolbachia的B大组Con亚组。【结论】不同地理种群的柑橘木虱与柑橘粉虱体内感染的共生菌种类及其感染率不同;Wolabchia共生菌与柑橘木虱寄主不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在同一采集点存在Wolbachia通过柑橘寄主在柑橘木虱之间、柑橘木虱与柑橘粉虱之间水平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