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通过对某市过去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分析,找出预防医疗纠纷的工作重点和防范机制。方法 对254例鉴定案件统计分析,从涉及医院的等级和科室构成、委托来源、医院所负责任、事故级别构成等指标观察寻找医疗纠纷的预防重点。 涉及医院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主,涉及科室以骨科、妇产科为主,委托来源以行政调解单位为主,医疗事故鉴定率为60.7%,医院负完全责任的占8.8%。 结论 某市医疗纠纷防范的重点单位是三级甲等医院和县医院,重点科室是骨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重点预防措施应该放在加强沟通、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以此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和非司法诉讼途径的解决。  相似文献   
52.
龟类外来种的生物入侵隐患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婧  周婷  叶存奇  黄成 《四川动物》2006,25(2):420-422
本文在国家林业局“中国龟鳖市场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查阅了相关文献及报道,考察了国内主要的大型龟鳖养殖场及10多个省份的观赏龟类和水产品龟类市场,针对龟类外来种的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对生态系统潜在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龟类外来种成为入侵种的成因,并对龟类生物入侵的防治进行了讨论,旨在引起龟鳖行业对生物入侵的重视及防范.  相似文献   
53.
环境雌激素对动物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瑞霞 《四川动物》2006,25(3):673-676
环境雌激素可导致动物性别特征丧失、生殖能力下降,引起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生存力和资源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等加强对动物危害,提出环境雌激素预防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4.
结合办刊实践,提出了如下措施和建议:(1)明确读者定位,开拓优质稿源新渠道。(2)通过策划选题,充分体现知识的创新性;设置特色栏目,栏目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增加载文的信息量,提高信息密度等途径优化期刊内容,努力创办特色期刊。(3)通过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合理机制吸引优秀稿件;跟踪国际科技前沿课题,掌握学术团队的发展动态;重视学术会议组稿,加强引进和派出访问学者的联系等措施提高稿件学术质量,增强刊物核心竞争力。(4)建立国际交换关系,提升刊物自身价值。(5)加强与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联系,重视进入专业数据库。(6)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期刊的对外宣传。以此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中国南方干旱灾害风险特征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国南方区域14省区市25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干旱灾害资料,研究中国南方干旱灾害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中国南方干旱灾害风险变化特征,提出干旱灾害风险防控策略与防御对策。结果表明:近55年中国南方区域降水量呈现波动变化,降水量线性拟合趋势特征不明显。但进入21世纪后南方区域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且平均降水量年际振荡幅度增大。近55年研究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南方平均地表气温升高速率高于全球地表升温速率;研究区气温从1976年开始持续上升,气温升高的突变年在1997年。重旱风险高发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随着气候变暖,干旱灾害频率、强度和受旱面积均增加,干旱灾害风险增大。气温突变后次高干旱灾害风险区明显扩大。未来10年(2016—2025年)中国南方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可能升高。因此,要加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农业主产区域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资源供需加剧矛盾,提高干旱灾害风险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6.
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调查统计,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3种,其中I级保护植物8种,Ⅱ级保护植物25种。本文分析这些植物的分布现状及特点,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7.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东北、华北和西北50a来的平均气温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气候变暖明显,尤其冬季增温最显著。区域增暖的极端最低气温远比极端最高气温的贡献大。东北、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0—40mm,尤其春夏季减少最明显。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化趋势非常突出。在综述我国北方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暖干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喜凉作物冬小麦、春小麦、马铃薯和喜温作物水稻、玉米、谷子、糜子等7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品种熟性、种植区域与面积、产量与品质等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揭示了气候暖干化使春播作物播期提早,苗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营养生长期提前,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延长;秋作物发育期推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长期延长;越冬作物播期推迟,越冬死亡率降低,种植风险减少,春初提前返青,生殖生长期提早,全生育期缩短。使作物适宜种植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扩展;品种熟性向偏中晚熟高产品种发展;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以及冷凉气候区的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旱作区种植不较耐旱的玉米、春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受到制约。对雨养农业区的作物气候产量影响严重,尤其对不够耐旱的小麦和玉米的气候产量受影响最大;对较耐旱的谷子、糜子、马铃薯等影响较轻。从作物属性而言,对喜温作物水稻、玉米和越冬作物冬小麦有利于气候产量提高;对喜凉作物春小麦和马铃薯的气候产量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提出了从5个方面应对气候暖干化的技术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根据不同气候年型调整各种作物种植比例;针对不同气候区域发展优势作物和配置作物种植格局;采取不同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提髙抵御灾害能力。为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量繁多,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态系统、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外来物种入侵管理政策,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确保国家及国际生物安全。然而,我国现有的针对外来物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明显滞后。本文综述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及相关立法,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可在不同生态系之间发生,揭示了行政区划与生态系差异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存在"自然与经济的错位"、国内管理方面存在"生态系统与行政区域的错位"的"双错位现象",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的管理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探求我国在国际背景下的外来物种管理对策,提出制定《外来入侵物种法》及相关法律的国家体系、建立跨部门协作科学研究体系以及建设行政管理体系,增强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实施以防为主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9.
Activation of RNase L endonuclease activity is part of the mammalian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viral infection. The poliovirus RNA genome contains a sequence in its protein-coding region that can act a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RNase L. Mutation, sequence,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is competitive inhibitor RNA (ciRNA) revealed that its activity depends on specific sequences, showed that a loop-loop hairpin interaction forms in the ciRNA, and suggested the presence of a loop E motif. These features lead to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iRNA's function is conferred in part by a specific three-dimensional folded RNA architecture.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biophysical, mutation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we have mapped feature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ciRNA in its unbound form. We show that the loop-loop interaction forms in the free ciRNA and affects the overall structure, perhaps forming long-range tertiary interactions with the loop E motif. Local tight RNA-RNA backbone packing occurs in parts of the structure, but the fold appears to be less stable than many other tightly packed RNAs. This feature may allow the ciRNA to accommodate the translocation of ribosomes and polymerase across this multifunctional region of the viral RNA but also to function as an RNase L inhibitor.  相似文献   
60.
生态保护地空间重叠与发展冲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荣  孟锐  潘哲  郑姚闽  曾维华 《生态学报》2019,39(4):1351-1360
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地的空间用地冲突问题已成为国家生态保护地体系管理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我国主要类型生态保护地的发展、功能分类及空间用地冲突现状,结合案例地区对承载不同功能的生态保护地空间发展冲突分析,提出以"核心目标协同管理"为基础框架的多类型生态保护地精细管控体系和管理对策建议,为科学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区"绿盾行动"专项执法检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