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褐脉少花龙葵毛状根的诱导、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发根农杆茵的遗传转化和液体培养技术,研究了褐脉少花龙葵(solanum nigrum L.Var.Dauciforum)毛状根的诱导和离体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以及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N源和钙的消耗变化.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褐脉少花龙葵叶片外植体5 d后产生毛状根.感染25d后,约90%的叶片外植体产生毛状根.毛状根能在无外源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和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PCR扩增结果显示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ilB和rolC基因已在少花龙葵毛状根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表达.所产生的毛状根能产生药用次生物质澳洲茄胺,其含量约为非转化植株根的1.3倍,达到582.05μg/g干重.少花龙葵毛状根液体培养0-5 d内处于生长迟滞期、5-15 d为快速生长期、15d后进入生长平台期.培养基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毛状根液体培养过程中被逐渐吸收和消耗,至培养15 d时铵态氮被消耗殆尽.而硝态氮仍剩余44.7%;培养基中钙的浓度在培养过程中虽逐渐降低,但在培养25d时仍未被完全消耗,其浓度约为起始浓度的43.5%.该结果为今后设计合适的培养基来规模培养褐脉少花龙葵毛状根生产药用次生物质澳洲茄胺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42.
为了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过程, 该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灌丛生长季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增温和去除植物的响应。结果表明: 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整个生长季节, 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一直增加的趋势。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 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铵态氮含量, 而在生长季末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铵态氮含量, 说明该区域土壤氮转化过程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以硝化作用为主, 而在生长季末期以氨化作用为主。不同时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增温和去除植物的响应不同: 增温对硝态氮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 且因植物处理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增温仅在生长季中期使不去除植物样方铵态氮含量显著升高。去除植物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仅表现在对照样方(不增温), 去除植物显著提高了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土壤硝态氮含量, 显著降低了生长季末期土壤硝态氮含量; 同时去除植物显著降低了增温样方生长季中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灌丛植被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可能主要吸收土壤硝态氮, 其吸收过程不受土壤增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方式(滴灌施肥和沟施)和施氮量(单次每株25、50、75 g)对欧美108杨人工林土壤氮素垂向运移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和施氮量下,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滴灌施肥下铵态氮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分别于施肥后第5天和第10 天达到最大值(211.1和128.8 mg·kg-1).沟施下铵态氮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于施肥后第20天达到最大值(175.7 mg·kg-1),但铵态氮随时间无显著变化;滴灌施肥下氮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时长约为20 d,而沟施下氮素在土壤中有效时长超过20 d.滴灌施肥下,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和运移距离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沟施下,施氮量越高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越高,但对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滴灌施肥下林地土壤中尿素的水解、硝化速率和运移深度均高于沟施,且施氮量越大,氮素在深层土壤的积累量越高.结合欧美108杨根系和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滴灌施肥能够为更大的细根分布区提供氮素,更适用于人工林培育.当单次施氮量为每株50 g时,既可保证细根主要分布区内有较高含量的氮分布又不会造成淋溶,肥料利用效率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444.
二月兰-春玉米轮作生产体系是近年来为解决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冬闲田而提出的冬绿肥-春玉米生产新模式.本文依托定位试验,研究了该体系从二月兰翻压到玉米收获期间的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玉米生育前期高后期低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硝态氮含量峰值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下移的空间变化特征,且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翻压二月兰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时空变化有一定影响,冬春季种植二月兰可降低0~18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二月兰翻压后,春玉米苗期与喇叭口期土壤硝态氮规律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0~100 cm土壤剖面为有二月兰处理高于无二月兰处理,100~180 cm土壤剖面则为有二月兰处理低于无二月兰处理;抽雄期以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普遍较低,100~1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为有二月兰处理略高于无二月兰处理.总体上,翻压二月兰可以增加0~1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保蓄量.  相似文献   
445.
王博  曲乾  鲁子敬  李法云 《生态科学》2017,36(4):108-113
在高纬度地区, 自于秋季人工湿地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的处理往往不尽如人意, 论文的目的为在高纬度地区秋季温度条件下研究一种高效以及低值的技术去移除人工湿地中的硝酸根以及磷酸根。在秋季收集水生植物枯落物芦苇,利用化学改性方法制备离子吸附剂。通过序批实验, 研究了改性芦苇(MR)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MR 表面带正电荷, Zeta 电位为+12.45mV。MR 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7), 等温吸附曲线更好拟合Langmuir 方程(R2>0.97)。批量吸附实验也表明, 溶液初始pH 会影响改性水生植物生物炭吸附硝酸根以及磷酸根。秋季化学改性的芦苇可以有效的去除人工湿地水体硝酸根以及磷酸根, 促进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46.
利用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wps对鲫鱼养殖废水三态氮及COD进行处理.菌株wps对水体亚硝氮的去除率随菌浓的降低而降低,当添加菌液量降到0.4 mL(终浓度约为5×104cell·mL-1)时,其对亚硝氮的去除效果已不明显,但同时投加400μg碳源明显提高其亚硝氮去除率,高出对照20.06%;菌株wps对氨氮也有一定去除效果,但碳源的添加对氨氮的去除影响更大;同时施加0.4 mL wps菌液和40μg碳源对硝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1%和22.03%.光照与否对其处理养鱼废水的效果影响不大.PCR-DGGE结果分析显示,菌株wps在与土著光合细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447.
苦草根系对硝氮和氨氮的吸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昇  李欣  钟萍  刘正文 《生态科学》2012,31(3):312-317
硝氮(NO3--N)和氨氮(NH4+-N)是湖泊沉积物间隙水生物可利用氮源的主要形态。论文通过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通过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苦草根系对NH4+-N和NO3--N的吸收及其与氮浓度的关系。结果显示,苦草(Vallisnerianatan)根系对NH4+-N的吸收显著高于NO3--N;根系吸收氮后向叶转移,而且NO3--N为氮源时其转移速率较高;NH4+-N浓度的变化对苦草吸收NO3--N有影响,当NH4+-N浓度小于0.072mmol/L时,根系对NO3--N的吸收随NH4+-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后降低并趋于平稳;同时,NO3--N浓度对苦草吸收NH4+-N也有类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8.
陕西榆林春玉米高产田土壤理化性状及根系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分析了陕西榆林2块19500 kg·hm-2以上超高产春玉米田的产量构成、干物质分配和0~100 cm土层根系分布及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其种植密度为105000~123000株·hm-2、成穗率97.7%~102.2%、千粒重320 g以上,果穗干物质积累量占整株干物质积累量的60.2%~65.5%.0~100 cm土壤平均容重为1.28~1.33 g·cm-3,层间(每层20 cm)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均呈“M”型变化.玉米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0~20 cm土层根系量占根系总量的64.8%~72.1%,20~60 cm土层根系量占根系总量的23.30%~28.17%.根系分布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密切,0~20 cm土层玉米的根系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60 cm土层根系量与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显著相关.因此,选择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良好的土壤,实行宽窄行双株密植栽培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9.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05、0.1、0.2、0. mmol·L-1)的硝普钠(SNP)作为NO供体,研究外源NO对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40 mmol·L-1 NO3-胁迫下,外加0.1 mmol·L-1 SNP处理1 d和7 d后,黄瓜幼苗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说明外加0.1 mmol·L-1 SNP增强了黄瓜幼苗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幼苗生长势增加,对高浓度NO3-胁迫的抗性增强;当SNP浓度达0.3 mmol·L-1处理7 d后,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开始降低,MDA含量增加,黄瓜幼苗受害加重.外加一定浓度(0.1~0.2 mmol·L-1)的外源NO可缓解NO3-胁迫对黄瓜幼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0.
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基于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数据,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等方法定量评价了2003年我国不同省份经济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1763.39×108元,经济林产品总价值占总生态价值的19.93%,经济林除为社会提供直接产品外,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环境>营养积累;我国各省区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与水热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具有趋同性.了解各省区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对改变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布局的不合理与经营上的弊端以及引导经济林向优质、高效、现代化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