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发育突变体ku7fy1,其突变表型为叶片狭长,生长缓慢。该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和候选基因测序鉴定出ku7fy1角质层发育基因(white-brown complex11,WBC11)有一个点突变。对该突变体cDNA测序结果显示,WBC11基因的突变导致其第7个内含子在形成成熟mRNA时无法被正常剪切,使该突变体内WBC11的mRNA大量降解并在翻译时提前引入终止密码子。甲苯胺蓝染色实验显示,突变体叶片表面角质层有缺陷;遗传互补实验进一步证明,突变体ku7fy1中的突变基因是WBC11,ku7fy1表型是由WBC11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42.
PEG-6000胁迫下裸燕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7个裸燕麦品种为试材,测定了20%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11个鉴定指标。以鉴定指标的相对值为抗旱性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裸燕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对不同鉴定指标在抗旱性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裸燕麦品种的抗旱性可由不同鉴定指标来体现;鉴定指标中的种子活力指数(VI)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最大,并与萌发期抗旱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可用于裸燕麦种质萌发期抗旱性的快速或初步鉴定;通过测定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最长初生根长、初生根总长、胚芽鞘长、种子活力指数,可有效预测裸燕麦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通过比较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筛选出N-C33Ⅳ-45-16、grosse和高千四号3个抗旱性较强的裸燕麦品种,可用于抗旱栽培或抗旱育种。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讨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吡格列酮治疗)和联合组49例(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糖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餐后2 h血糖(2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肝肾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联合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40/49)、95.92%(47/49),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ST、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DL-C 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FPG、2hPG、HbA1c及血清BUN、Scr、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T2DM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患者脂代谢紊乱,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对人体肝功能损害轻,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4.
北京地区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进行鉴定。从北京某花卉基地采集非洲菊叶斑病样,分离获得22个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作GL1-GL22。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GL14和GL22为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GL14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GL22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GL14和GL22 rDNA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5.
幽门螺杆菌Lpp20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Lpp20蛋白的主要化学和免疫学分子特征,为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抗原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Lpp2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其蛋白序列,预测其信号肽、跨膜区、疏水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性质。结果:Lpp20蛋白具有一段信号肽、脂蛋白信号肽酶切位点及脂盒模体,没有跨膜区,可能是一个外周膜蛋白;Lpp20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其三级结构为一个致密的球状。结论:为基于幽门螺杆菌Lpp20蛋白的疫苗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亚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0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8个扩增稳定性较好的引物,对18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资源遗传多态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条带529,其中多态性条带201,总的多态性百分率(PPB)为38.0%。用NTSYSpc(2.10)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18个亚麻品种遗传距离为0.0469~0.1332之间,可分3大类,其中红木5号与匈牙利5号亲缘关系最近,ABYSSINIA(BROWN)和匈牙利5号遗传距离相差最显著,达到0.1332。  相似文献   
47.
将伪狂犬病病毒TK-/gG-/LacZ+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与含有缺失的gG基因的转移质粒pUSKBB共转染猪肾传代细胞PK-15,待完全病变后收获病毒进行空斑试验,用PCR筛选gG缺失的重组病毒。空斑纯化3次后,随机挑取空斑进行PCR扩增,证实所获得的病毒为均一的TK-/gG-缺失株。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能在PK-15细胞上稳定遗传,动物试验表明该缺失株对Balb/c小鼠极为安全且能保护Balb/c小鼠抵抗致死量PRV强毒的攻击。该突变株的获得为我国伪狂犬病的控制和根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亚麻组织培养高频不定芽诱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合南方地区冬季种植的纤用亚麻品种组织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外植体材料的基因型和苗龄以及再生不定芽的生根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适合于亚麻白花品种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YB1, 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8.50%。在此培养基上, 白花、黑亚4号、K6531、K7697、HI026、HI045、I039和阿丽亚那下胚轴不定芽的诱导率分别为98.50%、98.50%、56.50%、42.47%、54.40%、0、27.13%和97.30%, 平均出芽数为11.43、9.33、2.17、0.77、 1.10、0、0.90和10.68。苗龄为7-10天的下胚轴最适于诱导不定芽, 随苗龄增加, 不定芽的诱导率呈下降趋势。RB5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的生根,生根率达100%, 平均生根数为15.3。实验还确定了亚麻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抗性浓度阈值。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番石榴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4,5-diepipsidial A(1)、psidial A(2)、guajadial(3)、psiguadial A(4)、psiguadial D(5)、α-生育酚(6)、亚油酸(7)、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8)、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9)、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0)、β-谷甾醇(11)、儿茶素(12)、没食子酸(13)。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对人体肿瘤细胞株HL-60、SMMC-7721、A-549、MCF-7、SW-480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4.08~11.23μmol/L。  相似文献   
50.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因子(MITE)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其活动能够在物种内形成丰富的多态性,在基因组进化和基因调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286对不同MITE家族侧翼序列筛选的特异引物,对101个中国油菜、27个加拿大油菜和29个合成油菜品系(共157个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以明确MITE家族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以及在不同油菜品种之间插入的遗传多样性,进而探讨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286对引物中筛选出60对条带清晰重复性高的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例21.0%;其中Stowaway like家族和Tourist like家族特异引物的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4.6%和20.0%。(2)PCR扩增结果显示,60对多态性引物对中国、加拿大、合成油菜品系的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出4 029、1 044、1 087条清晰可辨的条带。(3)UPGMA聚类显示,中国油菜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95,加拿大油菜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73~0.95;合成油菜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64~0.93。研究表明,MITE在基因组中大量随机插入,形成种内丰富的多态性,利用MITE家族引物检测不同地区的油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可为油菜的育种找到许多尚未被开发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