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7个自然居群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在13个位点表现酶带.其中 Pod-4、Pod-6、Pod-7为7个居群共有,是尖叶拟船叶藓的特征带;1号居群酶带最多,为12条,除与其他居群共有的3条主带外,还出现了其特有的3务酶带;尖叶拟船叶藓存在哑等位基因现象,有两个稀有基因 Pod-5和 Pod-11.3号和5号、4号和6号有较强的同源性.据此认为尖叶拟船叶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2.
新的水稻矮秆基因的发掘,对深入研究植物株高的调控途径及株型育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报道了从日本特早熟粳稻品种Kitaake的组织培养后代获得的一个矮秆突变体dm,该突变体植株细小,紧凑,机械强度降低,结实率下降,籽粒变窄,千粒重降低等。利用分离群体中的矮秆株,最终将目标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InDel标记EL-72和L-1之间,物理距离为168 Kb的区间内,该区间内无已报道的水稻矮秆基因,该基因可能是一个尚未被克隆的新的株高决定基因。  相似文献   
43.
杂交水稻育种将迎来新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许多作物中得到应用.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种植,对于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对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它们的技术缺陷也非常明显.本文在总结已有杂交育种技术的操作流程及优缺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实现隐性雄性核不育材料在杂交水稻中应用的技术流程.这种飞跃性技术的运用将推动杂交水稻的生产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4.
水稻抗灾减灾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人工气候模拟和特殊自然胁迫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一批耐旱、耐涝、耐寒的水稻品种(组合),并分析了这些品种的抗性生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抗逆栽培技术和减灾技术。  相似文献   
45.
隐性长穗颈性状具有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颈现象的作用,因此在杂交制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培矮64S为对照,研究了隐性长穗颈光敏核不育水稻长光S最上节间伸长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最上节间伸长的时期为始花前6d至始花当天.始花前1~3d为节间快速伸长期,此时期主要由节间中下部细胞大幅度伸长所致.长光S细胞长度与培矮64S细胞长度差异主要体现在节间快速伸长期.花粉正常发育具有促进节间快速伸长期细胞伸长的作用,隐性长穗颈基因与花粉正常发育在促进节间快速伸长期细胞伸长的作用中有互作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6.
高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下列条件下烟叶的成熟和品质的变化.在烟草移栽后第90d进行7d人工高温处理(白天温度为35℃,晚上温度为29℃,光照强度为3×104lx,相对湿度为75%),同期对照的自然条件是3d阴天,日均温为19.7~23.9℃;4d晴天,日均温为25.9~30.8℃,日最强光照强度均在1×1051x以上.结果表明,人工高温处理后,烟叶叶色比对照更绿,成熟期推迟5~7d,没有出现整株烟叶快速变黄的"高温逼熟"现象.对烟叶的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也没有出现"高温逼熟"引起品质变差的变化.因此认为湘南烟区"高温逼熟"导致烟叶品质下降的原因除高温以外,还与强光辐射、"火南风"等因素所造成的危害有关.  相似文献   
47.
水稻花药绒毡层及乌氏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粉母细胞期,水稻花药绒毡层细胞原生质浓,细胞器丰富,各轴向壁厚度较一致.随着药室腔扩大,绒毡层细胞体积迅速增大,且外切向壁增厚,径切向壁部分区域消失,细胞间形成原生质桥.在单胞花粉早期,乌氏前体排列于绒毡层内切向细胞膜内,随后移向膜外,且外侧增厚形成乌氏体.在花粉单核靠边期,绒毡层细胞的细胞器开始解体,到花粉充实期完全解体,但乌氏体结构直到花粉成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8.
基因芯片技术与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最新DNA分析检测技术,该技术将成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联系纽带,为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的分析提供一种最重要的技术手段,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在基因表达谱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9.
利用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和半定量PCR对水稻长穗颈eui突变体长选3S与对照培矮64S最上节间快速伸长期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检测到的56 983芯片杂交点只发现527个差异表达转录本,其中上调表达的362个,下调表达的165个.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转录本包括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膜及运输基因、细胞生长与凋亡相关基因、复制与修复相关基因、碳代谢相关基因,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和其它功能未知基因.研究结果为了解水稻最上节间伸长机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0.
利用RNeasy Plant Mini Kit提取梭梭幼苗的总RNA,所得总RNA样品的浓度为654ug/mL.其A260/A280值在1.8-2.1之间,样品纯度高;把mRNA反转录成cDNA,该样品可被各种限制内切酶解,适合于DNA标签法,作图克隆法,克除交法、DDRT-PCR、RDA和SSH等各种下游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