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睡莲科的核型分析及其分类学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睡莲科6属6种代表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如下:莲2n=16=9sm+4m+3st;王莲2n=24=8sm+8m+8T,蓝睡莲2n=28,可配成14对,染色体小,第l号染色体上有2条随体;萍蓬草2n=34=18m+16sm;芡实2n=58,可配成29对,染色体小,第l号染色体有2条随体,莼菜2n=72,可配成36对,染色体按大小可分成大,中、小三个类别。除莲外,其它5种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莼菜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72和国外报道的2n=80不相一致。莲的染色体以及形态学特征和其它睡莲科分类群显著不同,可将其从睡莲科中独立出来,并成立莲科和莲目。原归属于睡莲科的分类群仍组成睡莲目,并分别置于莼菜科和睡莲科。  相似文献   
42.
为了识别参与细胞癌变的基因,本文选择p53135-val-过表达正常细胞系R6#13-8及其自发转化癌变细胞系T2作为研究材料,在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的同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差异表达基因分离的方法,并已克隆到2个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候选新基因。本文所得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实验步骤简单,避免使用同位素,RT-PCR扩增带的重复性好,能克隆到大于500bp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差异表达的PCRcDNA片段假阳性率低,并可广泛适用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应真核细胞RNA群体中分离和克隆特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还提示在R6#13-8自发转化为T2的过程中涉及多个基因的激活与失活,这两个细胞系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43.
用RAPD和AFLP的方法对中国卤虫(Artemia)种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和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不同种及种群卤虫的关系进行分析。 101个随机引物对4种卤虫Afranciscana、A urmiana、A sinica和A.parthenogenelica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平均每个种获得751条带,其中458条带为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提供平均74个标记信息,聚类结果表明A.sinica是不同于其他旧大陆两性生殖卤虫的一个独立的种。对来自 15个种及品系的卤虫的 AFLP分析显示了非常好的遗传多态性,采用 12对引物检测到 594条带,其中 480个为多态性标记。聚类结果表明来自西藏的两性生殖卤虫为不同于中国内陆两性生殖卤虫的新种。而孤雌生殖卤虫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是多源的,中国内陆和沿海的孤雌生殖卤虫是沿着不同的途径进化的,内陆和沿海的孤雌生殖卤虫可能为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44.
关于水稻染色体组型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使用一种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际本制备的新方法——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水稻染色体组型及水稻染色体Giemsa染色区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有人试图将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引用到植物材料上来,取得一些进展,但是目前在国内尚无此方面的报道。我们于1979年在 Kurata 和 Omura 工作的基础上,并参照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开展了对植物细胞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方法的研究,简称去壁、低渗法。并首次在黑麦、大麦、小麦上均获成功。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应用同一细胞进行核型与带型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同一细胞进行核型与Giemsa带型相对应的分析方法,早已在哺乳动物及人类染色体研究中普遍应用。最近有人开始将此方法应用到植物染色体研究中来,大大提高了植物染色体鉴别的可靠性。为推广此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我国梨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种梨属植物即褐梨、杜梨、新疆梨、河北梨、麻梨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梨的核型2n=2x=34=24m+10sm(2SAT)与杜梨2n=2x=34=24m+10sm相似,自成一个种群。而新疆梨、河北梨的核型均为2n=2x=34=16m+18sm(2SAT),麻梨为2n=2x=34=16m+18sm,三者的核型相近,属于另一个种群。前一种群相对原始一些,而后一群则属天然杂交的次生种。  相似文献   
48.
玉米B染色体特异RAPD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  相似文献   
49.
Artemia is not only valuable for aquaculture but also exhibits unique biological character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lkworm Bmdsx gene,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fter amplification with these primers, a DNA fragment Apdsx900 from parthenogenesis Artemia genomic DNA wa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Southern blotting and FISH analysis also proved the fragment was specific for Gahai parthenogenesis Artemia genome.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arthenogenesis genome specific DNA fragments. Apdsxg00 shares little similarity with the silkworm Bmdsx gene. [Acta Zoologica Sinica 50 (3): 470-474, 2004].  相似文献   
50.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 技术分析了大花蕙兰( Cymbidium hybridium) 授粉前后子房DNA 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 。采用72 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5892 条带, 其中748 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结果显示DNA 甲基化在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发生频繁, 从授粉前后子房的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14%和11. 4%) 和全甲基化率(9.5%和7.8% ) 来看, 授粉后都略低于未授粉子房, 表明子房在授粉后的发育过程中在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除甲基化水平有变化外, 大花蕙兰子房授粉前后的DNA 甲基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共检测到14 种带型, 分为两大类( Ⅰ 和Ⅱ 型)。其中, 授粉前后DNA 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少, 只占25.6% , 归为Ⅰ型; 大部分检测位点( 占74.4% , 归为Ⅱ型) 的DNA 甲基化模式在授粉前后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以DNA 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调控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开展将促进对与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相关的甲基化差异片段及受DNA 甲基化调控的关键基因的克隆, 进而为从表观遗传学这一新角度揭示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