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芦苇在微咸水河口湿地甲烷排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安娜  陆健健 《生态学报》2011,31(8):2245-2252
本研究以长江口微咸水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潮汐淹没和改进的静态箱法,针对芦苇在不同淹水条件下对甲烷的传输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淹没样点割除芦苇前后平均甲烷释放分别为1.60 mgCH4 m-2h-1和0.50 mgCH4 m-2h-1,而短期淹没样点割除芦苇前后平均甲烷释放分别为0.94 mgCH4 m-2h-1和0.55 mgCH4 m-2h-1。芦苇的存在增加了大约41.5%—69%的甲烷释放,割除芦苇导致长期淹没样点甲烷释放显著地减少。从淹水前到淹水后的一个潮周期内,长期淹没样点和短期淹没样点的甲烷释放分别在淹没期达到最小和最大释放(1.21 mgCH4 m-2h-1 vs. 1.18 mgCH4 m-2h-1),说明芦苇对甲烷的传输作用受到潮汐淹没程度的影响。实验室针对芦苇自身产甲烷的可能性进行的离体芦苇茎干和叶片的甲烷释放研究发现,离体茎干释放大约0.7 μL/L和0.2 μL/L甲烷,且下部茎干的甲烷释放量要明显高于上部茎干和叶片,随后均不再增加。结果进一步证实芦苇增加的甲烷排放来自对土壤气体的传输。同时,传输作用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下部茎干。  相似文献   
42.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biao草(Scirpus mariqueter)—biao草(Scirpus 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阶段(AA)]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密度及生物量都是MT>AA>SA。SA、AA优势种的生活型分别是底内型、穴居型;MT优势种的生活型是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不同沙洲相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盐渍藻类阶段的相似性最高;不同演替阶段间差别明显,SA和AA间差别最大。不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明显差异,既反映了环境沿盐沼演替序列的梯度变化,也体现了不同盐沼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显示了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盐沼演替阶段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43.
2005年对长江口潮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区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表明:长江口互花米草生长区的大型底栖动物有21种,其中甲壳纲10种、多毛纲5种、腹足纲5种、辨鳃纲1种。主要种类有拟沼螺(Assiminea sp.)、背蚓虫(Notomastus latericeus)、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li)、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钩虾(Gammaridae sp.)等。食性功能群均以碎屑食者和植食者为主。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650.5±719.2)个/m2,标准误主要是由于北湖的拟沼螺密度很大。栖息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沿河口梯度从内到外分布的北湖边滩、崇明东滩、金山卫边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不均匀,沿河口梯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0.8±6.1)g/m2,季相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BIO-ENV分析表明沉积物粒径和盐沼高度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除了时空因素外可能与互花米草的种群动态有关。加强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互花米草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大鵟夏季的活动及取食节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Buteohemilasius)于夏季在栖落,梳羽,取食,扑翼飞行,滑翔和捕食上化费的时间分别占整个活动日(15h)的81.01%,8.86%,4.39%,3.09%,2.24%和0.41%;从130块食物团的分析表明大的食物主要由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根田鼠(MicratusOeconomus),高原鼠兔(Ochotomacurzonia),雀形目小鸟及昆虫组成。一只大平均1d吐1.5±0.6(n=7),相当于消耗1.62只鼠。  相似文献   
45.
本文用改变麻雀实验种群光照周期的方法,探讨了集群状况与其腺性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光照时间能使处于性休止期的性腺发育,但其发育程度不仅与延长光照时间而且与集群的状况有关;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群鸟的性腺发育比单饲鸟显著。由此可见,麻雀冬季集群具有激发性腺发育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46.
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MTs)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金属硫蛋白(MTs)是一类低分子量、半胱氨酸含量异常丰富的金属结合多肽,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海洋无脊椎动物MTs以来,MTs已被证明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的各个类群之中。无脊椎动物物种间的金属硫蛋白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无脊椎动物MTs多样性并揭示其生态服务功能,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无脊椎动物MTs的多样性:结合金属元素多样性、同形体及其变体的蛋白质遗传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多样性,并讨论了 MTs的三个生态服务功能:MTs对重金属解毒和调节作用、MTs作为环境监测的生物标志物、MTs的环境重金属污染净化功能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长江口潮下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年4月对长江口全区域潮下带共10个采样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采获大型底栖动物38种,分属5个生态类型,种类数较少,河口外缘站位种类数多于口内站位。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32.9个/m2、平均生物量为5.035g/m2(湿重);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平均生物量显著降低;口外缘站位的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高于口内站位。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盐度是决定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群落聚类、标序分析显示,春季长江口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异明显,完全符合目前长江口支、港、槽“三级分汊”的空间格局。其中,北支的大型底栖动物以混合高盐水种类为主,而南支则以淡水和半咸水种类为主。南支的南北槽分界处内外站位的群落差异也由盐度决定,因为靠近口内的群落均受长江冲淡水影响较大;而口外站位群落则受咸淡水影响。南支的南北港分界点内外的群落差异则主要受长江来水的影响,原因在于处在港分界点以内的群落所在区域,直接受长江来水的冲刷,底质环境极不稳定;而港、槽分界点之间的群落所在区域由于河口上段的诸多明暗沙体的阻挡,水势较为稳定,所以底质环境较稳定,从而使得港、槽分界点之间的群落出现了更多的沙蚕等底质环境类型种类。  相似文献   
48.
围垦堤内迁徙(行鸟)鹬群落的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群落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研究景观特征及异质性变化导致鸟类群落的变化,重点探讨了人为干扰导致的景观特征变化对迁徙(行鸟)鹬群落时空结构的影响.景观异质性的改变是引起(行鸟)鹬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行鸟)鹬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围堤内湿地植被覆盖率大于60%或水面小于总湿地面积20%后,(行鸟)鹬基本不出现,必须含有水域、植被和裸地三种景观要素.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行鸟)鹬数量最多.(行鸟)鹬在围堤内滩涂的分布与底栖生物量无关.水深是影响(行鸟)鹬分布的重要因素,使(行鸟)鹬的空间生态位得到分离.(行鸟)科鸟类主要活动在裸地和浅水区,中小型鹬类主要在中水区,大中型鹬类在深水区.科学管理围堤封堵后滩涂,控制和改造湿地景观,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涂工程对(行鸟)鹬群落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9.
潮滩微地貌元素-"生物结构"与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潮滩微地貌元素所产生的生境异质性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长江口南岸的高潮滩,生物结构如芦苇植株和密集的蟹洞导致了表层地形的变化,芦苇根圈和根增加了表层环境的结构异质性。小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类群是线虫和挠足类,小型多毛类、寡毛类、介形类、动吻类等类群是多度很低的组成成分。芦苇根之间的小型底栖动物密度高于芦苇根周的动物密度,尤其是线虫密度的差别更为明显。蟹洞的影响是明显的,蟹洞周围的动物密度高于蟹洞之间的动物密度。对4种不同生境的动物分析表明,沉积物上部1.0cm部分的所有样品包含了大多数小型底栖动物,说明在河口淤泥质高潮滩,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具有表聚性。小型底栖动物分布的表聚性和异质性与很多因子有关,如生物结构、食物的可利用性、捕食的季节性、沉积物深处的氧气赋存状况。生物结构明显地影响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因此,对结构异质性较高的区域进行动物区系的定量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生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围垦对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袁兴中  陆健健 《生态学报》2001,21(10):1642-1647
通过对长江口南岸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了围垦潮滩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性,分析了围垦对潮滩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围垦氏栖动物群落种类减少,种类组成发生变化;总趋势是,围垦以后,甲壳动物种类明显减少,由7种减少到1种;随着围垦时间延长,多毛类种类减少,由4种减少到3种,直到最后消失,而软体动物和昆虫幼虫种类所占比例则明显增加,分别从占总种数的29.41%,5.89%增加到50.00%和25.00%;(2)围垦1a且仍受潮水影响的潮滩,底栖动物种类丰度虽有降低,但其密度和生物量却明显增加,分别从132.10个/m^2,35.31g/m^2(湿重)增加到218.32个/m/ 2和79.66g/m^2(湿重),围垦2a且潮水不能进入的潮滩,底栖动物生物量大大降低,降到3.02g/m^2(湿重);(3)围垦时间短且仍受潮水影响的潮滩与未围垦的自然潮滩相比,其底栖动物多样性降低不明显,围垦时间长且潮水不能进入的潮滩,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反映了围垦导致潮滩湿地生境退化;(4)围垦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潮滩湿地生境中的多种环境因子造成的,如潮滩高保,水,动力,沉积物特性,植被演替等,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