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残留、累积常常引起一些环境问题Schroeder,1965;Lewis,1969;Nandi,1969;Tsuchiya,1969;Friberg,1974。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由于重金属被土壤强烈吸附和固定,很容易在土壤中残留累积,引起生长的植物吸收过多的重金属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威胁(Friberg,1974;Lagerwerff,1972;Lisk,1972;Page,1973;Page,  相似文献   
42.
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广为发生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从地表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土地石漠化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在轻度石漠化向极重度石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仅2-3 a,植被就从灌草混合群落退化为草本群落,物种减少76%,植被盖度降低87.2%;土壤侵蚀量逐渐加大,土壤物质不断流失和丢失,土层变薄,侵蚀模数呈10多倍、数10倍增加。岩溶坡面特殊的水文过程和水循环模式,使石漠化土地上"四水"转化迅速。随着石漠化程度加重,地表水和壤中水流失量加大,石灰岩脉动式"生长"速度加快,使基岩裸露率由30%—50%增至90%以上,最终导致土壤粗化,养分减少,生物生产量减少89%甚至更多。这表明,土地石漠化过程是由植被退化丧失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地表水流失过程、碳酸盐岩溶蚀侵蚀过程和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过程相互联系、组合而成的土地退化过程,也是岩溶山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为石质荒漠系统的地表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43.
我国“镰刀弯”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镰刀弯”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涉及我国北方及西南13个省(区).本文根据1981—2010年“镰刀弯”地区65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资料和精细化格点数据(1 km×1 km),采用公认的农业气象指标以及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估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结合卫星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对1981—2010年期间该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程度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并结合玉米生物特性及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提出合理调整次适宜、不适宜区农业生产结构的科学对策.结果表明: 1981—2010年期间,“镰刀弯”北部春玉米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从东向西总体呈现“大-中-较小-小”的分布格局,而南部种植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布无明显规律,总体处于“较小-中”之间;1981—2010年期间,“镰刀弯”北部玉米种植区从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的分布格局;而南部种植区从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不适宜-次适宜-适宜-最适宜”的分布格局.春玉米种植最适宜区分布面积最大(47%),其次为次适宜区(23%)和不适宜区(17%),适宜区最小(13%).其中,玉米次适宜、不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地区现有总耕地面积的40%.春玉米最适宜、适宜种植区主要位于东北大部、华北、西北地区东南部,次适宜或不适宜区主要位于内蒙古、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和广西等地.根据气候条件分析,建议重点调减西北风沙干旱区、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和西南石漠化区内的气候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的玉米种植, 并且该区域也属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较低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44.
杨力明  杨谦  刘丕钢  王菁华  李森 《生物信息学》2007,5(4):148-150,154
构建了哈茨木霉菌丝的cDNA文库,并获得了3298条ESTs序列,对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ESTs序列本地数据库进行tBlastn检索,获得了哈茨木霉超氧化物歧化酶cDNA序列。cDNA序列全长751 bp,开放阅读框465bp,编码15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蛋白分子量为15.7kD。BlastP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麦角真菌(Claviceps purpurea)相似性最高为86%;与解脂耶氏酵母菌(Yarrowia lipolytica)相似性最低为72%。三级结构预测表明,其活性中心可能与His47,His49,His64,His72,His81,His121,D84位点有关,并构成其活性中心骨架。  相似文献   
45.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子实体的3%三氯乙酸提取液经甲醇分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进一步提纯得到水溶性多糖PC-3。经Sepharose CL-4B柱层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PC-3为均一级份。G.C.与P.C.分析表明,Gal、Man为该多糖的组份,其单糖摩尔比为2.5∶1.0。PC-3的分子量约为67000,比旋光度[α]_D~(18°)=+28°。经核磁共振谱等分析,PC-3不含β型糖苷键。部份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完全甲基化、G.C.及G.C.-M.S.的分析表明,PC-3是由α(1→6)糖苷键相连的半乳糖构成分子的主链,部分残基C_2上带有分支,每5个Gal残基带有1个侧链,侧链为α(1-2)Man-α(1-2)Man。  相似文献   
46.
高洁  李森  刘媛  伍亚民  杨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1):6178-6179,6183
目的:为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条件,从行为学实验培训角度以培养实验技术人员基本实验技能为重点。方法:安排学生学习行为医学发展史、熟练行为学动物生命观、基本实验仪器操作以及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自行研制行为检测制仪器等课程。结果:实验技术人员了解了现代行为学的发展,掌握常规的实验方法,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实验技术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结合。结论:多途径带教培训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行为学实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炎症性肠病是胃肠道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众多,而且目前很难实现彻底治愈。由于患者消化功能受损,食物不容易吸收,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临床经常使用营养治疗来克服营养不足、改变炎症状态。氨基酸作为辅助营养治疗,可能有助于维持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完整性,减少炎症、氧化应激和肠道细胞死亡,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最近在动物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氨基酸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氨基酸的供应和代谢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方法。本文就谷氨酰胺、精氨酸、甘氨酸等特定氨基酸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49.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食物中的食源性致病菌,作为胞内寄生菌,它可以引起强烈的细胞免疫,是潜在的优良疫苗载体。vip是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与其侵袭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构建vip基因敲除株可为单增李斯特菌疫苗载体的研发打下重要基础。从单增李斯特菌EGDe基因组中扩增出vip基因上、下游序列,连接到穿梭载体pKSV7中得到敲除载体pKSV7-Δvip,将其以电穿孔的方式转入单增李斯特菌后,通过同源重组利用氯霉素和温度双重压力筛选得到vip基因的敲除突变株,并对敲除菌株的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发现vip敲除对细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vip基因功能、单增李斯特的致病机制和疫苗载体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磷脂酶D(PLD)是植物生长和胁迫反应过程中参与膜磷脂分解代谢的关键酶。PLD编码基因在高等植物中构成了一个大的基因家族,但是仍未对高粱PLD基因家族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中,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鉴定了15个PLD基因,并分成6个亚组,初步揭示了SbPLDs的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和系统发育关系等信息。基因复制的研究表明,片段复制在高粱PLD基因家族的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bPLDs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此外,转录组数据表明,受启动子区上游顺式元件调控的PLD家族基因可能在高粱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real-time PCR分析,显示部分SbPLDs参与非生物胁迫和激素途径的潜力。亚细胞定位表明,高粱PLD蛋白在细胞质中富集,可能具有抗逆胁迫的功能。本研究为了解高粱PLD基因的特征提供了理论参考,为研究高粱PLD基因家族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阐明高粱PLD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