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龙江河镉污染水体预留样本为实验材料,从中筛选得到一株重金属镉耐受藻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小球藻属,命名为Chlorella sp.LQQ-1.实验从温度、pH、Cd2+、有机碳源及有机氮源等方面对该藻株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其在最佳生长条件下对水体中Cd2+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小球藻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4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混合营养培养普通小球藻生产生物质的培养基组成.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11个相关营养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并筛选出影响小球藻细胞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为KNO3、葡萄糖和NaC1;然后结合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以小球藻浓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获得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KNO31.64g/L、葡萄糖45g/L、NaC1 1.57g/L;模型预测的最大浓度为5.28g/L,验证值为5.68g/L;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用于优化小球藻的混养培养基组成.优化条件下混养小球藻细胞的蛋白质和色素含量较优化前降低,而可溶性糖和油脂含量提高,脂肪酸以棕榈酸和油酸为主;细胞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混养培养所得小球藻生物质具有作为生产微藻生物能源原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43.
半连续及连续培养小球藻减排沼液及C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或连续模式培养小球藻,考察小球藻减排沼液和CO2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半连续培养模式中,当更新率为30%时,沼液中的N、P质量浓度可分别稳定在16~18和0.4~0.6 mg/L,达到污水二级排放标准;提高更新率到40%以上,3 d后微藻生物量及其对沼液中N、P的吸收达到动态平衡,但N、P去除率未达到污水直接排放标准;在连续培养模式中,分别选用20%及30%的日更新率,7 L规模12 d后沼液中的总氮(TN)仍高达55.64 mg/L。说明大规模培养条件下的光限制是微藻法减排沼液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4.
本文探讨不同时间下紫外线照射对微藻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少量的紫外照射可促进藻的细胞生长,但长时间的辐射会明显抑制其生长,使得藻类细胞浓度下降。本文利用单细胞分离技术和紫外诱变技术,筛选获得海水小球藻(Chtorella sp.)和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的优势藻株,结果表明,诱变优势株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原始株,该结果可为今后微藻燃料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孙妮  向文洲  何慧  陈峰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3):0353-0357
本文研究了碳氮比和光强对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iensis合成虾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虾青素含量提高,但是过高的碳氮比限制藻细胞的生长,当碳氮比为133时,虾青素的产量最大,达到9.19mg/L。高光诱导在高碳氮比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虾青素的含量及产量。200μmol/m^2.S光强在没有严重影响小球藻生长的同时,明显提高虾青素含量,最大虾青素产量达到12.52mg/L。文章对不同诱导条件下虾青素的合成机理以及利用异养自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虾青素产量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小球藻两个品系在自养与异养条件下的生长,能荷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47.
玻璃管道光全生物反应器中小球藻大规模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设计并装置容积1000L玻璃管道光合和物反应器进行小球藻大规模中试培养研究,当停留时间为3d收获培养总体积的1/3时,可建立稳定的连续培养系统,使小球藻的平均密度保持干重3g/L,最大生长量为干重0.605g/L.d,平均生长量为干重0.375g/L.d,所设计的光合反应器是稳定的,研究建立的培养技术是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分批异养培养小球藻光密度值与干重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球藻的分批异养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细胞浊度(OD)与细胞干重(DW)的关系受培养条件和培养过程的影响很大,在实验中,干重与光密度值的比值在0.53~0.28g/OD·L间变化。因此在小球藻分批异养培养过程中,培养液藻生物量检测采用单一的DW与OD换算常数用OD来推算细胞的干重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49.
经硫酸铵分部沉淀、SephacrylS-300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了小球藻RubisCO,得率为15%,比活力达1.232μmolCO2ms-1min-1,分子量是500kD,它和菠菜叶片RubisCO在分子量、亚基组成和免疫特性等方面相似,反映RubisCO在高等和低等植物中有较高的同源性。自养小球藻RubisCO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24%。而异养转变后的小球藻细胞内不含RubisCO。异养小球藻向自养生长转变过程中,20h后细胞内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24h时细胞内出现RubisCO,24h后大量增加,至41h时含量达最高峰;标志着小球藻细胞光合作用能力的恢复和加强。  相似文献   
50.
利用聚乙二醇(PEG8000)纯化小球藻病毒FJ-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小球藻病毒基因组DNA,探索利用3%~10%的PEG8000加3%~7%的NaCl沉淀病毒。其中以7%的PEG和4%的NaCl沉淀效果最好,但其沉淀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