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作者对外来杂草薇甘菊在我国的出现曾作过简单的报道[1]。现进一步对它的形态特征、分类鉴定和生态特性作较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研究薇甘菊防治和可能的利用提供基本资料。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此属全世界约430种,主产热带美洲,我国原产的仅有假泽兰(Mikania cordata(Burm. f.) B. L. Robinson) 1种。薇甘菊原产中、南美洲。作为外来杂草,早在1919年便已在香港出现(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标本室标本记录);1984年在我国大陆深圳已采到它的标…  相似文献   
42.
外来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我国的出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尼(Mikania)植物,原产中、南美洲,现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亦广泛出现在太平洋地区;大洋洲见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洲北部亦已发现它的踪影.由于它生长极其迅速,故外国人称呼它为: Mileu-a-minute weed(一分钟一英里的杂草). 薇甘菊这一植物名字,过去鲜为人知。近年来,由于这一外来杂草对广东沿海一些岛屿与近海城市的树木造成危害,以至近日成为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薇甘菊究竟是哪种植物?它的拉丁学名是什么?这在学术界仍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的情况。松针和混合凋落物的失重率在试验过程中均呈直线下降。松针和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系数(K)分别为0.44a-1和0.37a-1。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氮是5个元素中唯—的1个元素,它表现出浓度和绝对量均首先呈上升然后下降的变化。磷和钙的浓度和绝对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表现相类似的变化模型。它们的释放速率较其它元素更类似于凋落物的失重率。钾是5个元素中最活跃的元素。其浓度和绝对量的变化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相类似:在分解初期(30到50天)迅速下降后呈缓慢的变化。镁的浓度和绝对量在分解初期以相对快的速率下降后,呈现两种绝然不同的变化:绝对量渐渐下降而浓度则慢慢上升。5个元素的流动性比较,在两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中,均早K>Mg>P>Ca>N的顺序变化。  相似文献   
44.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沙棘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各层及总体物种多样性基本呈“S”形波动变化.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沙棘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草本层>灌木层的趋势.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撂荒地中较低,随群落发育逐渐增加,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在13年生的沙棘林中较高;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在3年生的人工林中较高,在8年生的人工林中较低,在25年生的人工林中较高.人工沙棘林中种间关联正负绝对值基本呈抛物线形变化,13年生左右显著程度和联结强度较弱,群落内物种间物种替代速度缓慢,竞争较少,群落组成和结构相对稳定.在沙棘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上,应是13年生以前以保护为主,到25年生时进行适度择伐,抚育萌生幼苗,促进种群更新发育.  相似文献   
45.
8种城市绿化攀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关系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华南地区有较好开发利用前景的8种城市绿化攀缘植物禾雀花(Mucuna birdwoodianauna)、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鸡蛋果(Passiflora edulis)、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蒜香藤(Pseudocalymma alliaceum)、小花青藤(Illigera paviflora)、龙吐珠(Clerodendron thomsonae)和砾叶粉藤(Cissus rhombifolia)盆栽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强响应曲线,叶片部分形态特征和水分关系参数。结果表明,8种植物的Pmax(最大光合速率)、LSP(光合作用光饱和光强)、LCP(光合作用光补偿点)均较低,但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达1700μmolm-2s-1下未出现光抑制现象,显示其光合机构具有应对低光及高光强的可塑性。光强的提高会改变ILUE(瞬时光能利用效率)、Gs(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和Ci(细胞间隙CO2浓度)值,高光强下(PAR>500μmolm-2s-1)的Pn(净光合速率)与Gs呈正相关。低Gs和Ci是强光下限制Pn的主要因子。LT(叶片厚度)与水分关系参数(RWC相对含水量,IWU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AWLR平均失水速率和RR复水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植物的Pmax,ILUE,LA,LT,IWUE和光合色素(Chl叶绿素,Car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皆有显著的差别。禾雀花、炮仗花和鸡蛋果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关系特性优于其余种类,而蒜香藤和小花青藤的这些参数的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46.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 ,在 10 a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1990~ 1995年 ,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而直接从处理样地取走的有机质总量为 2 1.2 1t/hm2 。 1990~ 2 0 0 0年 ,保护样地林下层生物量以 34%~ 5 3%的年增长速率从 2 .2 3t/hm2 逐年提高 ,至 1995年达到高峰 (11.10 t/hm2 ) ,之后因与乔木层马尾松生长竞争原因而下降至 9.4 4 t/hm2 ;地表凋落物主要来源于林下层植物且地表凋落物量变化与林下层生物量变化相类似。在整个试验过程 ,尽管保护样地和处理样地乔木层马尾松个体总数均随时间而减少 ,但它们的总生物量则随时间而增加且其增加的速率随时间和样地不同而异。 1990~ 1995年 ,保护样地总生物量增加了 38.3% (从 81.2 t/hm2增至 112 .3t/hm2 ) ,较处理样地 (收获林下层和凋落物 )总生物量增加的百分比高 4 .7个百分点 (33.6 % ,从 98.8t/hm2增至 132 .0 t/hm2 )。然而 ,1995~ 2 0 0 0年 ,保护样地总生物量增加的百分比为 2 9.1% (从 112 .3t/hm2 增至 14 5 .0 t/hm2 ) ,较处理样地 (1995~ 2 0 0 0年也停止人为干扰 )增加的百分比却低 3.2个百分点 (32 .3% ,从 13  相似文献   
47.
人为干扰对鼎湖山马尾松林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通过处理(根据当地居民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和保护(停止人为干扰,无任何人类活动)样地的比较在五年内(9190-1995年)研究了人为干扰对鼎湖山马尾松林植物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样地的林下层和灌木层盖度逐年上升,而处理样地相对较稳定。保护样地的草本层盖度略上升至1992年后,呈显著下降的变化,处理样地的变化则与保护样地的相反。保护样地的林下层植物种数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41种降至1995年的30种,减少11种),处理样地变化不大(从1990年的36种降至1995年的34种,仅减少2种)。小径级(≤13cm)的马尾松胸径增长速率保护样地高于处理样地,且径级越小,增长速率越大,然而,径级大于13cm的植株,则没有显示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以上现象表明,适度的人为干扰对稀疏马尾松林的自然更新及林下植物种类多样笥具有一定的维持或促进作用,但不利于马尾松的生长。同时对稀疏马尾松-灌木-草本群落在停止人为干扰后的演替途径作了预测和探讨。  相似文献   
48.
大气污染对38种木本植物的伤害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8种苗龄1—2a生的木本植物盆栽于相对清洁区(华南植物园和2个污染点:佛山市南海区五星和佛山市禅城区东村。1a后,根据叶片伤害程度、新叶增长率、种个体长势、翌春植株恢复状况等综合评价植物对氟化物、硫化物和酸雨组成的大气复合污染的敏感性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将供试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分为3种类型:(1)低敏感性(抗性强),有茶花、红花油茶、傅园榕、小叶榕、桂花、环榕、菩提榕、石笔木、毛黄肉楠、幌伞枫10种。(2)中等敏感(抗性中等),有仪花、格木、吊瓜树、腊肠树、海南红豆、猫尾木、红桂木、灰莉、铁冬青、密花树、白桂木、小叶胭脂、大头茶、复羽叶栾、灰木莲、火焰木、华润楠17种。(3)高度敏感(抗性弱),有铁刀木、观光木、白木香、日本杜英、蓝花楹、蝴蝶树、印度紫檀、柳叶楠、无忧树、海南木莲、乐昌含笑11种。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有类似大气污染的环境进行园林绿化,生态公益林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在茂名油页岩废渣堆放场主要绿化树种中选取青梅(Vaticamangachapoi)、海南红豆(Ormosiapinnata)和非洲桃花心木(Khayasenegalensis)3种植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非洲桃花心木>海南红豆>青梅,海南红豆和非洲桃花心木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幅度较大,而青梅的则相对较小;气孔导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非洲桃花心木>海南红豆>青梅;三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与气孔导度有关。非洲桃花心木虽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由于其气孔导度较高,散失的水分较多,其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比海南红豆低。青梅下午的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比上午高得多,是由于其气孔导度下午比上午明显降低而限制了蒸腾失水的缘故。在油页岩废渣场,海南红豆和非洲桃花心木比青梅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50.
植物监测大气污染及其抗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在佛山市不同污染点东村和五星盆栽的30种绿化植物的叶面积、Fv/Fm、叶片细胞膜渗漏率及光合色素含量相对于清洁对照点华南植物园的差异。结果显示,大气污染条件下,绿化植物叶片的生长受到抑制,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光合色素发生降解,细胞膜受到了伤害。各实验点所有植物叶面积、Fv/Fm及光合色素含量平均值均为:植物园>五星>东村,而叶片细胞膜渗漏率平均值为:植物园<五星<东村,与大气污染程度相一致。方差分析表明,上述指标中叶面积对大气污染最敏感,Fv/Fm受种间差异影响最小。受大气污染影响,各生理参数的变化具有不相关性。各项生理参数均表现出抗性的种有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reus)、环榕(Ficusannulata)、广宁油茶(Camelliasemiserrata);而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为敏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