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急性逐步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呼吸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用密闭式呼吸仪研究了急性逐步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呼吸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河蟹是一种很好的氧调动物。当溶氧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河蟹能维持其呼吸率不变,直到临界氧浓度,或临界点。而后,随着溶氧的进一步下降,其呼吸率迅速降低,并在溶氧未至零值时,呼吸率为零。作者将呼吸率为零时的氧浓度称为零呼吸氧浓度,或零呼吸点。鉴于零呼吸点的存在,作者提出了一种能更好地描述水生动物呼吸率和溶氧关系的双曲线方  相似文献   
42.
中华绒螯蟹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属甲壳纲(Crustacea)、软甲亚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其形态解剖、生态习性及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Panning,1939;Koch,1952;堵南山,1954,1957,1958;Bauchau,1960;Leersnyder,1966,1967;Dbainaut et al.,1976;Chevigue,1976;Leeranyder et al.,1977,1978;Pequenx et al.,1982;Chapelle et al.,1982;谈奇坤等,1984.),但至今未见有关细胞遗传学方  相似文献   
43.
44.
体重温度及温度驯化对中华绒螯蟹呼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流水式呼吸仪研究了体重,温度及温度驯化对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的呼吸率的影响。作者首次运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呼吸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对于河蟹,这种关系可归纳为:R=1280M-0.50/[1+exp(2.351-0.138T)]μgO/(g·h)。温度驯化能导致速率补偿,表现为25℃驯化河蟹的呼吸率明显低于10℃驯化河蟹的呼吸率。因温度驯化所导致的速率补偿与眼柄内分泌因子有关。在急性升温的条件下,河蟹呼吸率对温度的反应并不完全遵循van'tHoff-Arrhenius定律。在低温区(10-16℃),两种驯化河蟹的呼吸率对温度较为敏感,Q10值大于2;在高温区(16-30℃),两者均不敏感,Q10值小于2。这说明速率补偿不仅可通过长时间温度驯化达到,而且在温度急剧变化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种速率补偿可能涉及一种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45.
上海淀山湖浮游桡足类群落组成与季节变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1984年2月至1985年2月上海淀山湖浮游桡足类的群落及优势种数量季节变动的调查结果.在淀山湖共获得11种浮游桡足类,隶属2目5科10属;根据各种类出现的月份,可以把这儿种桡足类划分成4种类型,终年出现型、夏秋季型、冬春季型和畏严冬型;在湖泊敞水区的浮游桡足类,年数量变动曲线有春季、夏季以及秋季三次高峰,秋季高峰比春季、夏季高峰更突出,持续时间约两个月;中华窄腹剑水蚤、汤匙华哲水蚤、广布中剑水蚤和近邻剑水蚤这4个优势种制约了桡足类群落总数量的季节消长。浮游桡足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动有4次高峰,春季及秋季高峰出现时间迟于总数量高峰,其原因是数量高峰期桡足类群落中含有约80—90%的幼体,幼体成长之后方能达到生物量高峰期。本文还就影响浮游桡足类群落数量、生物量的生态因子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6.
日本沼虾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描述了日本沼虾摄食、领域、防御与攻击、清洁及交配行为,并与其它沼虾类、对虾类、虾蛄类等甲壳动物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日本沼虾在水温10℃以上摄食行为活跃,其领域行为明显,防御与攻击行为主要用第2步足。雌虾交配前可能分泌性外激素,雄虾用小触角接收这种激素,从而表现出交配行为。雌虾交配前要进行生殖蜕皮。其交配行为包括试探、守卫、攀爬、拥抱、交配及后守卫等6个连续阶段,在交配阶段排放精荚,持续时间仅2-3s。  相似文献   
47.
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讨了各种人控恒温和自然水温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周期,各发育阶段以及卵裂同步率等的影响。在水温9.6±3.6℃到23℃之间,中华绒螯蟹的胚胎均能发育;最适发育水温为18—23℃。29℃以上,胚胎不能发育。变温对胚胎发育有益。胚胎在卵裂阶段对水温特别敏感,水温越高,卵裂虽然越快,但卵裂期同步率越低;胚胎处在自然水温中,经过低温,卵裂期同步率最高。  相似文献   
48.
论我国动物科学的现代发展与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的回顾 动物科学与其它科学一样,也以探索未知事物为目的。动物科学家将探索的结果,也就是对未知事物的了解,用来为人类谋福利,以改善人类的命运。随着对动物了解的不断扩大与加深,再加现代设备和研究手段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49.
中国对虾受精过程中精卵核的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对虾精子以其棘部顶端随机附着在卵上,精子在凝胶膜形成后,第一极体排出前入卵,精子入卵后,絮状的精核经过重建形成雄原核,中国对虾卵子排放时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卵子入海水时,纺锤体的长轴与质膜平行,卵子激活后,纺锤体的长轴开始旋转,旋转至纺鲑体长轴与质膜垂直时,由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外侧的染色体由质膜包裹形成第一极体,受膜举起后,由次级卵母细胞排放出第二极体,此后,单倍雌核重建形成雌原核,雄原核形成早于雌原核,雌雄原核于卵子中央联会形成联合核,受精后的50分钟纺锤丝牵关染色体称向两极,质膜内缢断裂形成两个细胞的胚胎。  相似文献   
50.
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内幼体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俊增  堵南山  赖伟 《动物学报》2001,47(4):447-452
三疣梭子蟹胚台发育过程中,卵内幼体共经历2期卵内无节幼体和3期卵内tao状幼体,各幼体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1期卵内无节幼体具小触角,大触角和大颚3对附肢,第2期卵内无节幼体除草1期的3对附肢外,2对小颚开始出现,腹部前端分节,第1期卵内tao状幼体阶段复眼先为棒状,继而变成月牙状,附肢5对,腹部分为6节,第2期卵内tao状幼体阶段2对颚足出现,复眼发育完全,卵黄蝶状,心脏开始跳动,到此阶段末期,附肢分节和分叉,第3期卵内tao状幼体阶段,各器官进一步发育,肌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