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周丽  胡春根 《广西植物》2016,36(8):949-955
该文使用简单重复序列间( ISSR)分子标记,对送春与多花兰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8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4个扩增效果稳定的ISSR引物,对两亲本和59个F1代个体进行了ISSR扩增,得到107个扩增位点,扩增的片段大小位于90~2100 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7.64条条带,得到11种类型的带。 ISSR标记在送春×多花兰的F1代中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分离频率为44.86%,分离位点有83.33%符合孟德尔1︰1或3︰1的分离规律,产生偏孟德尔分离的位点占12.50%,余下的4.17%属于特殊分离带型。可能导致后代变异的位点为偏孟德尔分离的6条带、缺失的8条带或新生成的2条带。聚类图中父本和母本与F1代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59个杂交后代先聚集成一组,再同母本相聚为一组,最后才同父本聚在一起,59个杂种均偏母本型。送春与多花兰的杂交后代在植株形态、染色体、遗传物质方面都具备双亲特点,61个个体间的ISSR分子量标记结果和植株形态学特征都说明,59个F1代杂种包含送春和多花兰的遗传特性是真杂种;F1代杂种既有双亲的互补特征带,又有双亲的重组片断即产生新的特异带,这说明送春与多花兰的杂交后代具有遗传变异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对杂交后代进行定向选择,为兰花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42.
蒋笑怡  黄琪  周丽  李文敏  刘治昆 《蛇志》2016,(2):139-140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对烙铁头蛇伤伤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烙铁头蛇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后贴敷如意金黄散治疗;对照组予土黄连液纱布外敷局部伤口,再予如意金黄散外敷肿胀处。比较两组治疗后伤肢肿胀消退情况。结果治疗5天后,观察组患者伤肢肿胀消退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拔罐后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疗法对烙铁头蛇伤伤肢肿胀具有明显的消退作用,是一种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抑制藻类繁殖,控制水华爆发,是对富营养化水体完成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如何高效安全的抑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有害藻类大量繁殖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利用陆生植物化感物质进行抑藻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草本植物(菊科/罂粟科、百合科、禾本科)、木本植物以及中草药类植物三大类详细介绍了陆生植物对水华爆发中的主要藻类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并且针对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和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进行阐述,最后对利用陆生植物化感物质开发抑藻剂的研究思路和注意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4.
镧对辣根叶净光合速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用稀土镧[La(Ⅲ)]处理过的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Chl)含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经La(Ⅲ)处理后辣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0mgL-1La(Ⅲ)处理24h,Pn和Chl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0.82%、3.69%,对应的超微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48h处理则抑制辣根光合作用,细胞结构变化明显,类囊体基粒片层垛叠变薄,结构松散。而60mgL-1La(Ⅲ)24h、48h处理对辣根的生理和结构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破坏,且时间越长破坏越严重。对Pn和Chl含量进行处理时间、稀土浓度及两者共同作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处理时间对Chl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Pn的影响极显著,且稀土浓度及二者的共同作用对Pn和Chl含量均达到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5.
腈水合酶(Nitirle hydratase, NHase)催化腈类物质转化为酰胺类物质,目前用于工业生产丙烯酰胺。但在催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易导致酶分子失活。研究通过蛋白质融合技术对腈水合酶进行分子改造,提高热稳定性。将2种双亲自组装肽(self-assembling peptides, SAPs)EAK16和ELK16分别融合至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NRRL-18668来源NHase非催化亚基β的N末端,构建出2种融合型NHase:EAK16-NHase和ELK16-NHase。经过表达、纯化后测定酶活力,发现EAK16-NHase和ELK16 NHase的酶活力分别为(426±14) U/mg和(372±12) U/mg,保留野生型酶活力的97%和85%。在50 ℃条件下孵育0~60 min,每5 min取样后测定残存酶活力,EAK16-NHase和ELK16-NHase酶活力半衰期(T50)分别为35 min和40 min,野生型NHase为20 min。说明融合EAK16和ELK16均能提高NHase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融合SAPs能在不显著影响酶活力的条件下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是位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网状结构中的一个核团,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它与镇痛有关核团具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网状外侧核等。该核团的多种递质如内阿片肽,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等均参与其痛觉调制机制。目前认为,RPCL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7.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免疫内分泌网络中引入瞩目的一种细胞因子。近几年来发现TNFα存在于大鼠、牛、兔和人卵巢中。TNFα抑制大鼠和人黄体细胞cAMP生成和孕酮分泌。但TNFα对兔黄体细胞机能活动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了TNFα对兔黄体细胞机能活动的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旨在了解TNFα在黄体萎缩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药品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促性腺激素(FSH)、M199培养基于粉、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孕酮放射免疫测定药盒、cAMP放射免疫测定…  相似文献   
48.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自1974年Sehmidt等人首次报道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暴发的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在不同地区的流行。近年来EV71在亚洲地区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EV71已经取代脊髓灰质炎病毒成为肠道病毒中最受瞩目的成员。根据病毒衣壳蛋白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3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49.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菌丝体固体发酵粉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对一种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菌丝体固体发酵粉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包括粗成份,生物活性成份,脂肪酸,氨基酸,金属元素等。冬虫夏草菌丝体固体发酵粉中3’-脱氧腺苷含量40.81μg/g,腺苷含量745.4μg/g;甘露醇的含量为165.8mg/g,多糖含量为157.3mg/g;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是三大类主要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为主。和文献记录的结果相比,虫草发酵粉中3’-脱氧腺苷,甘露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子实体中相应成份的含量;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水平与冬虫夏草子实体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和水平相当;虫草发酵粉中的其它化学成份和冬虫夏草子实体中相应成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0.
利用代谢工程手段理性改造野生大肠杆菌的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合成途径及相关代谢节点,以构建高产莽草酸的工程菌株.根据细胞代谢网络分析,利用Red-Xer重组系统连续删除了野生型大肠杆菌CICIMB0013的莽草酸激酶基因(aroL、aroK),葡萄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的关键组分EIICBglc的编码基因(ptsG)以及奎宁酸/莽草酸脱氢酶基因(ydiB)并系统评价了基因删除对细胞的生长、葡萄糖代谢和莽草酸积累的影响.aroL、aroK的删除阻断了莽草酸进一步转化成为莽草酸-3-磷酸,初步提高莽草酸的累积.删除ptsG基因使大肠杆菌PTS系统部分缺失,细胞通过GalP-glk(半乳糖透性酶-葡萄糖激酶)途径,利用ATP将葡萄糖磷酸化后进入细胞.利用该途径运输葡萄糖能够减少PEP的消耗,使得更多的碳代谢流进入莽草酸合成途径,从而显著提高了莽草酸的产量.在此基础上删除ydiB基因,阻止了莽草酸合成的前体物质3-脱氢奎宁酸转化为副产物奎宁酸(Quinic acid,QA),进一步提高了莽草酸的累积.初步发酵显示4个基因缺失的大肠杆菌代谢工程菌生产莽草酸的能力比原始菌提高了90多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