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王国惠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44-145
针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建立新的实验体系,进行教学环节及考核方法的改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红树林与水产养殖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红树林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应,选择3种红树植物海桑、秋茄和桐花树,每种分别按45%、30%和15%的面积比例种植于滩涂海水养殖塘,塘中养殖美国红鱼和星洲红鱼1年后收获,养殖期间通过对水质和鱼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种植红树植物的养殖塘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以减少鱼类病害。其中以种植比例为45%的桐花树养殖塘水质最好,鱼类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43.
湿地退化的经济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培雁  刘威  陈桂珠 《生态科学》2005,24(3):261-263,267
运用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产权等理论,结合天然湿地的一些经济属性,对湿地退化的经济学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湿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湿地的“椎公共资源性”决定了在湿地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不能排除他人使用这种财产的权利,以至造成对湿地的抢先使用和过度开发:从外部性理论的角度分析,湿地保护的正外部性行为未得到应有补偿,湿地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未付出应有代价,缺乏正反两种外部性的补偿与制约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资源的特点决定其产权不完整,湿地保护者无法完整拥有湿地带来的所有收益或无法控制湿地收益的稳定,故而对湿地保护不足;湿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但由于其许多效益缺乏市场或湿地资源价格偏低,使得市场无法真实反映湿地资源的价值,造成湿地资源退化或丧失。  相似文献   
44.
广州市常见行道树种叶片表面形态与滞尘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璐  管东生  陈永勤 《生态学报》2013,33(8):2604-2614
以广州市常见的18种行道树为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行道树的叶表面形态结构、应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绿化树种叶片的接触角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量差异显著,18种植物叶片雨后第26天的最大滞尘量在0.066-1.831 g/m2,物种间相差达27倍以上.叶表面具有网状结构,气孔密度较大(20<气孔密度<60个)且气孔开口较大(如芒果)容易滞留粉尘;叶表面平滑具有蜡质层,气孔排列整齐,无明显起伏(如红花羊蹄甲、桃花心木、大叶紫薇、鹅掌藤),滞尘能力较弱.植物叶片接触角与滞尘量呈负相关(r=-0.614),接触角<90°的表现为亲水性.易润湿的植物叶片雨后第26天最大滞尘量在1.0-1.831 g/m2,叶片表面的形态结构凹凸不平,具有钩状或脊状褶皱、突起等且20<气孔密度<60范围内,测得的接触角较小(芒果、重阳木、高山榕),使得粉尘与植物叶片接触面积较大,粉尘不易从叶面脱落,滞尘能力较强.而接触角较大的盆架树、麻楝、大叶紫薇、鹅掌藤和红花羊蹄甲的滞尘量均<1.0g/m2,其特殊的表面结构和疏水的蜡质使颗粒物不易吸附在植物叶片上,因此滞尘能力较弱.由此可见,植物叶表面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及其叶片接触角的大小是影响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城市绿化时,适当考虑选择叶表面形态有利于滞尘的绿化树种,将可提高城市植被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45.
中国南中国海湿地是中国各类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范围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等5个行政区。该区海岸湿地总面积约为1.54×104km2。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是脆弱的生态敏感区。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南中国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本文在对中国南中国海地区海岸湿地的现状、类型及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南中国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便切实保护中国南中国海沿海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6.
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时空变化及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荣生  管东生 《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86-159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该区人口大幅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制约着该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该区的人口时空变化情况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人口增长使该区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进一步降低,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加重。因此,解决人口问题是实现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严格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投资和加强区域整体协调是珠江三角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7.
以Landsat 8 为数据源, 基于遥感和GIS 技术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湿度指数(NDMI)、以及绿地形态结构(包括周长、面积和周长面积比等)对绿地内部及其周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植被覆盖度、NDMI 与地表温度之间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 城市绿地对周边区域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但距离城市绿地边缘超过400~500 m 之后,地表温度的下降趋势明显减弱; 城市绿地面积、周长均与累计降温幅度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即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与周长可以提高绿地对周边地表温度的调控作用; 总体上, 城市绿地对应的地表温度与公园面积、边界长度呈负相关,与周长面积比呈正相关, 具有较好非线性拟合关系, 说明绿地形态结构对地表温度调控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8.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絮凝细菌的分离、筛选、条件优化、应用效果及特征分析;二是污染控制工程中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分布调查。两部分实验均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第一部分内容分为5个模块。这5个模块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且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这部分实验,学生可掌握有关细菌的基本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内容所涉及的是丝状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这部分实验可使学生掌握此类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技术及其应用方法。该体系内容丰富,与专业结合紧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该体系,可使学生全面获得环境工程微生物基本实验技能,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9.
王刚  管东生 《生态学杂志》2012,23(9):2429-2436
利用LANDSAT-5 TM影像提取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归一化湿度指数(NDMI)等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探讨广州市不同区域城市植被和NDMI对地表温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植被覆盖度、NDMI和地表温度两两之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但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度、NDMI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提高相同植被覆盖度时,中心城区的降温效果最好,其次是处于中心城区北缘的近郊区;不同区域森林公园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960~1080 m缓冲区内平均温度与公园内部平均温度之差分别为4.69 ℃(白云山)、1.27 ℃(马仔山)和0.41 ℃(流溪河);高植被覆盖度可增加热力景观多样性和不同景观之间的结合度,促进低温斑块内部与其他斑块如高温斑块间的能量交换,起到控制热岛效应的效果;增加环境湿度与提高植被覆盖度对热力景观格局所形成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50.
淡水驯化对桐花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俊明  孙卿  陈桂珠 《植物研究》2010,30(4):416-423
以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淡水和人工海水培养种植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为材料,采用Li 6400光合测定仪对不同月份桐花树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动态进行测定,研究了桐花树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7、10月份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7月份人工海水组和淡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9.97和11.95 μmol·m-2·s-1;而10月份的Pmax分别为12.2和12.9 μmol·m-2·s-1。而且淡水驯化下,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较人工海水组高。由光响应曲线可知,桐花树人工海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7 μmol·m-2·s-1,1 477 μmol·m-2·s-1,30 μmol·m-2·s-1,0.031 3;而淡水组为8.69 μmol·m-2·s-1,980 μmol·m-2·s-1,40 μmol·m-2·s-1,0.011。在所测的生理生态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是影响桐花树光合作用最为强烈的因子,与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试验说明淡水驯化的桐花树对光强的利用范围变窄,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