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施氏鲟仔鱼发育及异速生长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境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875-2882
施氏鲟仔鱼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时期:卵黄囊期(或称为自由胚期),即从刚出膜(0日龄,10.17±0.63 mm)到初次开口(9日龄,18.93±0.74 mm);晚期,从开口摄食至器官发育基本完全(38日龄,41.89±5.09 mm).卵黄囊期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晚期仔鱼各骨板分化并发育,在形态上逐渐完成向成鱼的转变.对施氏鲟仔鱼异速生长进行的研究表明,仔鱼许多关键器官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如眼径、口宽、尾鳍长、胸鳍长分别在2日龄、8~9日龄、10日龄、11日龄出现生长拐点,拐点之前器官快速生长,拐点之后生长速度减慢甚至近似等速生长.施氏鲟仔鱼各器官呈现出协调和快速发育的特征,随着重要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的发育和完善,仔鱼快速地具备了躲避敌害和摄食的能力,其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92.
本研究发现1个具有雄性不育与单性结实特征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辣椒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农艺性状、单性结实坐果率、不同发育时期的不育系单性结实与可育系单性结实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利用田间鉴定和显微镜镜检,分析了F2群体的遗传分离情况,并利用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3、msw、ms、msms、msc-1开发的分子标记,分析了群体的育性分离比。结果表明:不育系单性结实果实纵横径较大,可育系与不育系单性结实坐果率明显不同,可育系坐果率为22%,不育系坐果率为43%;不同时期不育系单性结实果实的赤霉素(GA4)含量显著高于可育系单性结实果实;田间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F2群体中可育系有97株,不育系有30株,分离比为3.2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确定其育性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将该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命名为GMS702AB。本研究提供新的辣椒不育系,有助于辣椒育种和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393.
本论文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phenylspirodrimane(PSM)类化合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OSMAC(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技术对菌株CPCC 401591发酵培养基优化,并结合LC-MS/MS质谱分子网络分析、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目标菌株CPCC 40159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相,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结合质谱、核磁波谱数据、钼试剂诱导圆二色谱(CD)以及文献检索比对,共分离获得8个PSM类单体化合物。同时,采用CCK-8比色法对化合物1~8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8均为聚酮来源杂萜分子,分别为chartarlactam H(1)、chartarlactam F(2)、stachybotrin(3)、chartarlactam K(4)、stachybotrylactam(5)、F1839-A(6)、Mer-VGF724B(7)、3α-hydroxyl-N-isopropyl carboxyl-ph...  相似文献   
394.
光合生产率(或净光合生产率)是单位叶面积经过一定时间所制造的干物重的多少,因此测定光合生产率时则要涉及到叶面积的度量。关于测定叶面积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是这些方法研究的观点多从简化直接量取叶面积的手续方面着手,因此应用时固然较之用求积仪的基本方法有很大方便,但若研究的对象为大规模的田间试验,因为样本数量太多,叶面积仍逐叶量取,依然会感到费工费事。本研究的目的拟用间接省事的方法推求叶面积。根据一般观察,在任何情况下小麦叶面积  相似文献   
395.
生物学探究活动中作出假设的过程和方法例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学生物学新课程实施以后,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成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关于提出假设的教学常常成为难点.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在生物学探究活动作了假设以及作出假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6.
目的:探究不同生境条件下芦苇种群生长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天津滨海湿地三个不同生境条件(S1、S2、S3)的芦苇分株密度、分株生物量、土壤的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并对芦苇分株密度、分株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各月份土壤含水率、土壤pH和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S1S2>S3。(2)各月份芦苇分株密度和分株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S1>S2>S3;并且三个不同生境下芦苇分株密度和分株生物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生长初期的5月份最低,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增加,9月份达到最大值,10月各指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3)不同月份影响芦苇分株密度和分株生物量的土壤因素不一致。结论:滨海地区土壤含盐量和pH以及养分是影响芦苇种群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97.
本论文以蜜环菌属(Armillaria mellea)真菌CPCC 400891为研究对象,基因组挖掘分析发现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18个倍半萜合成酶编码基因,但其功能却鲜有报道。采用色氨酸营养缺陷型表达载体pYET,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J5464为宿主菌分别表达蜜环菌来源的18个倍半萜合成酶编码基因(Arm_STS1-Arm_STS16)。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平台,对构建的重组菌(BJ-Arm_STS1-BJ-Arm_STS16)发酵产物进行采集分析。结果显示,蜜环菌CPCC 400891来源的12个倍半萜合成酶归属于新的类群:亚家族Ⅳ。同时,10个倍半萜合成酶在酿酒酵母中确定表达。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标准参考数据库(https://webbook.nist.gov/)检索比对,共鉴定17个倍半萜(醇)分子,包括α-雪松烯、β-雪松烯、罗汉柏烯、杜松萜烯、β-花柏烯和毕橙茄醇等。GC-MS检测分析发现,亚家族Ⅳ类群倍半萜合成酶均能合成多个(种)倍半萜分子。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后续改造并优化特定倍半萜合成酶,从而为深入开展STSs的催化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从蘑菇类大型真菌中发现更多新颖的倍半萜合成酶提供依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98.
目的:研究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选择从1999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外胆道结石患者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290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其中先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造影/切开术(ERCP/EST),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先ERCP/EST后LC组)103例,先行LC,然后行ERCP/EST(先LC后ERCP/EST组)73例,同时行LC和ERCP/EST(LC与ERCP/EST同时组)114例。分析患者整体手术情况,对比各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取出情况及并发症。结果:300例患者中,10例因结石过大、缩窄乳头炎、出血及怀疑胆囊癌因素中转开腹。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功取出结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三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不同手术顺序的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均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9.
400.
真菌病害严重威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引起维管束病害的土传真菌,化学农药的作用效果很不理想。利用抗性基因进行遗传育种是目前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缺乏抗性资源的物种,面对强大的土壤真菌病害,研究者也时常束手无策。近年来,利用RNA干扰技术发展而来的宿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 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策略,在抗病虫害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但由于真菌侵染的复杂多样性及土壤传播的特性,HIGS在土壤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充满神秘和挑战。本研究室近期揭示了棉花黄萎病(一种严重的土壤真菌病害)的"罪魁祸首"——大丽轮枝菌的侵染结构和侵染过程;并首次证明了宿主植物内源小RNA能够跨界进入病原菌细胞中降解致病基因表达的抗病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室利用HIGS在棉花上获得了对黄萎病抗性较高的品系,成功地开辟了抗土壤黄萎真菌病害的新天地,研究结果显示出基因沉默技术在这一领域强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