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昆虫知识》2007,44(5):I0001-I0001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于1989年创建,1995年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更改为现名。  相似文献   
352.
《环境昆虫学报》2008,30(3):284-284
中山大学的昆虫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山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之一。197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1988年中山大学昆虫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学科调整时成为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一个主要部分;1995年在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原有基础上建成“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改名为“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53.
生物防治剂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随着化学农药副作用的逐渐显现.生物防治剂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生物防治剂的开发目标是得到商业化的产品。本文着重从生物学上、技术上、商业上论述了开发生物防治剂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4.
浅议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菁  骆有庆  石娟  张军生 《生态科学》2013,32(1):133-136
人工林的增加大大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但也同时增加了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风险。生态调控技术克服了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 是目前森林有害生物管理的最佳策略之一。论文回顾了森林有害生物的管理策略思想的发展历程, 简述了生态调控(Ecological regulation)策略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in forest, SPMF)的理念与核心原则。通过对有害生物的实例研究的概括, 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特征、调控对象有害物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综述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相应策略。文章也指出了该策略的发展前景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55.
Cs—COR113(GenBank登录号:FE942098)为一受冷诱导的茶树黄酮醇合酶基因的cDNA片段,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这一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sFLS(GenBank登录号:FJ577509)。CsFLScDNA序列全长为1303bp,5'-UTR和3’-UTR分别长91bp和175bp,包含一个编码336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显示,CsFLS与烟草、矮牵牛、欧芹、拟南芥的黄酮醇合酶的同源性分别为74%、75%、75%和63%,含有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家族2个保守的基序,以及与黄酮醇合酶正确折叠有关的2个保守的甘氨酸残基。CsFLS的表达受低温诱导,但不受ABA诱导。  相似文献   
356.
茶树中内生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见明 《广西植物》2008,28(1):82-85
从茶树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43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62株涉及11个属,茎部55株涉及9个属,叶部26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茶树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357.
丛枝菌根(AM)对无性繁殖茶苗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 ,分别接种丛枝菌根 (AM)真菌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 ,菌号 :34)、Glomusmanihot(木薯球囊霉 ,菌号 :38)和Glomus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酶 ,菌号 :90 0 36) ,观察AM对枝条繁殖茶苗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持续 1 4个月。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明显促进了无性繁殖茶苗的生长 ,无论是株高还是地上、地下干重都高于不接种者 (CK) ,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AM对茶树吸收无机元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P、Ca、Mg等的吸收。接种AM真菌的茶苗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CK。接种AM真菌还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浓度 ,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358.
茶树单萜合成酶CsTP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铁观音’茶树品种的芽叶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茶树的1条单萜合成酶(TPS)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TPS(GenBank登录号为KY829105)。CsTPS基因全长2 077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 752bp,编码583个氨基酸。CsTPS基因编码蛋白含有单萜合成酶蛋白特有的2个天冬氨酸富集基序及RRx8W、RxR保守基序,N端具有一段叶绿体转运肽。同源比对分析显示,CsTPS氨基酸序列与多种植物的单萜合成酶序列相似性较高,与黄胡萝卜α-松油醇合成酶、白簕柠檬烯合成酶、蓖麻单萜合成酶相似性分别为74%、71%和6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sTPS属于TPSb亚家族类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白茶萎凋、乌龙茶做青、红茶发酵等加工过程中,CsTPS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上调,推测CsTPS基因的表达与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香气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9.
43个福建省茶树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福建省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3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23对,对43个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选取扩增条带少、多态性较高的7对SSR引物构建茶树品种指纹图谱。聚类结果表明,43个茶树品种可聚成10个类群,遗传距离最远的品种是‘八仙茶’,距离最近的品种是‘福鼎大毫茶’与‘九龙大白茶’;福建省选育的乌龙茶品种比绿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同时来源于共同亲本的品种表现出较高的相似系数,聚为一类;来源地相同的品种也因有较高的相似系数而聚为一类;地理距离越远的品种,遗传距离也越大。这为茶叶生产选种和茶树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0.
以茶树幼苗叶片为材料,分析了甘露醇浓度、不同酶液组合、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叶肉原生质体分离及2种高密度分离液对原生质体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含0.6 mol/L的甘露醇、1.5%的纤维素酶和2.5%的离析酶的酶解液中黑暗酶解16~18 h,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效果最好。此外,研究发现原生质体在10%的甘露醇与25%的碘克沙醇界面处聚集形成了一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