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采用准饱和CO_2干燥法(QSCD)制备SGC-7901人体胃癌细胞株贴壁细胞和HAC小鼠腹水型肝癌游离细胞的扫描电镜试样,结果显示,细胞形貌与临界点干燥(CPD)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收缩率较后者减小。QSCD法突破了传统的无表面张力干燥条件,操作顺序简单;一次可干燥较多试样;样品室压力不超过70大气压,较CPD法安全。  相似文献   
332.
333.
[目的]丰加霉素(Toyocamycin)是核苷类抗生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在农业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为改善丰加霉素生产菌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1628)发酵过程溶氧限制,旨在实现vgb在S.diastatochromogenes 1628中的表达以促进丰加霉素的生物合成.[方法]首先以gfp为报告基因检测红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Perm*在S.diastatochromogenes 1628中的转录活性,再利用PermE*实现vgb的异源表达.[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重组菌1628-GFP菌丝可发出稳定明亮的绿色荧光,表明启动子PermE*在菌株1628中可有效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通过一氧化碳结合差光谱分析显示VHb具有生物学活性;摇瓶实验表明:与原始菌株相比,重组菌可促进丰加霉素产量的提高,在中度和高度限氧条件下促进效果尤为明显,提高幅度分别为48.9%和104.5%. PCR和发酵效价检测显示重组菌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成功实现了vgb在S.diastatochromogenes 1628中的表达,有效提高了其丰加霉素的合成水平,为丰加霉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34.
福寿螺(Pomacea spp.)已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且逐年向北扩散。本研究采集了长江下游上海及江苏分布区11个种群的福寿螺样品,测序获得270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生成10个单倍型(Hap1–10)。基于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将Hap1–9鉴定为小管福寿螺(Pomaceacanaliculata),Hap10为斑点福寿螺(P.maculata)。其中,小管福寿螺在所有采样点均有分布; AMOVA层次分析将小管福寿螺种群分成跨长江分布的3个组群,且分子变异主要来源于组群间。进一步结合已发表的我国其他地区(大陆和香港),以及日本和原产地阿根廷、巴西种群的福寿螺序列,形成包含972条COI序列的数据集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中,所采集的小管福寿螺种群分布于3个包含阿根廷单倍型的子网络,其中包含Hap5和Hap7的子网络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表明长江下游地区小管福寿螺从阿根廷多次入侵,并发现一个新的入侵历史事件。斑点福寿螺仅在长江以北江苏地区检测到,单倍型Hap10也是我国大陆其他地区的主要单倍型,表明长江以北江苏地区的斑点福寿螺可能由国内已有分布区扩散而来,均起源于巴西。...  相似文献   
335.
HEPES诱导增强HFRS病毒对Vero—E6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HEPES诱导增强HFRS病毒对Vero-E_6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悬浮接种E_6细胞,置37℃培养2—8天后在培养液中加适量HEPES,24小时内即见明显的细胞病变出现。细胞病变的特点是感染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网状结构,有时则出现泡沫样的空泡结构。HEPES诱导增强的细胞病变能被特异抗HFRS病毒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等中和抑制。HEPES的这一特性对建立简便的HFRS病毒实验方法等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6.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植物细胞各种转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对植物细胞转化概念的广泛含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文中指出了转化系统对植物细胞分子遗传学及遗传工程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了转化系除了上述各种转化系统外,用已转化的冠瘿瘤细胞原生质体与正常的原生质体融合也能实现 T-DNA 的转移,并得到属间体细胞杂种。这是一种借助细胞融合技术的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337.
为阐明蚕豆(Vicia faba L.)花水提取物的药效作用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联用技术对水提取物进行分析鉴定,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蚕豆花水提取物中鉴定出178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含量大于0.01%的成分有107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野黄芩素-7-新橘皮糖苷、3-吲哚基-β-d-葡糖苷酸环己胺盐、螺环内脂E、芦丁、海藻酸丙二醇酯、山柰酚-3-α-d-半乳糖甙、4,8-二羟基喹啉-2-甲酸等。主要成分以黄酮类和生物碱类为主,分别有16种和17种,相对含量分别为36.53%和34.33%。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6.5 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25.0 μg/mL。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是蚕豆花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蚕豆花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蚕豆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8.
339.
电镜实验室常用包埋剂环氧树脂618和Epon 812经Ames检测试验,表明两者均为直接致突变剂,它们的致突变性是同一数量级。超微结构观察提示,回变株细胞核区结构发生变异可能是受试环氧树脂烷化作用的结果。对于致突变试验阳性的电镜包埋剂应视为潜在的致癌剂而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3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