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年龄兴安落叶松树干呼吸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动态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两个不同年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人工林内落叶松树干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并分析了树干呼吸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两个年龄落叶松树干呼吸速率均是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升高,高峰值出现在7月(成熟林)和8月份(幼林),之后明显下降.幼林落叶松的树干呼吸速率(变化范围是1.99~6.15 μmol*m-2*s-1)显著高于成熟林(变化范围是1.52~3.38 μmol*m-2*s-1)(P<0.05).树干温度对树干呼吸影响较大,树干呼吸速率与树干温度呈指数相关关系;成熟林和幼林树干呼吸的Q10值分别为1.96和3.44.当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树干呼吸速率与其关系无明显规律,但当空气相对湿度很高时,能大大促进树干的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盐胁迫对互花米草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2Hoagland溶液为基础培养液,研究了1×104-6×104mg/L NaCl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种子在萌发阶段胚芽鞘和胚轴生长先于胚根和胚芽;当盐浓度不超过3×104mg/L时,互花米草种子的萌发率未受到影响,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适宜盐浓度为1 x104mg/L,盐浓度对胚的不同部位生长的抑制程度不同,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胚根、胚芽的长度旱明显下降趋势,但盐浓度对胚轴、胚芽鞘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有利于已萌发的互花米草幼苗快速出土,迅速适应多变的潮间带环境.  相似文献   
33.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全氮分布与积累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三江平原2类典型湿地(毛果苔草沼泽和芦苇沼泽)沉积物剖面有机碳、全氮的分布特征与积累现状.结果表明,2类沼泽剖面有机碳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储碳层和淀积层;上层的储碳层厚度约为60 cm,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96和184 g·kg-1,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7.4和17.6 g·kg-1;下层的淀积层内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低而稳定.2类沼泽剖面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下降, 有机碳、全氮与容重之间相关均极显著(P<0.01).2类典型湿地有机碳密度在20~40 cm剖面内最大.储碳层内,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83×104和1.73×104 t·km-2,全氮储量分别为1.45×103和1.67×103 t·km-2;100 cm以内,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86×104和262×104 t·km-2,全氮储量分别为2.18×103和2.49×103 t·km-2.植被类型对湿地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中国东北落叶松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用RAPD方法对中国东北落叶松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41个引物,检测出120个多态位点。应用UPGMA法计算了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树。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在长白山的落叶松与分布在大、小兴安岭的落叶松之间的差异,在遗传距离上还不能达到种间分化水平。分布在长白山的落叶松应视为兴安落叶松种下的变种,分布在东京城的落叶松可能是兴安落叶松与长白山落叶松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35.
石福臣  聂江城  赵勃  程涛 《植物研究》1998,18(2):173-176
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地区采集落叶松球果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小兴岭的落叶松球果,其形态多呈椭圆形,相对稳定,变异较小。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的落叶松球果多呈广卵形和卵形,变异较大。球果的长度和宽度性状较不稳定,不宜作为东北地区落叶松属内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的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于2006年3—10月, 分析了其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不同月份3种森林群落溪流水的主要阳离子含量均表现为 Ca2+>Na+>K+>Mg2+, 主要阴离子含量均为HCO3->SO42->NO3->Cl-;不同群落类型的主要离子含量影响显著, 3种森林群落溪流水中Na+、Ca2+、Mg2+、Fe2+和Fe3+平均含量为云冷杉林>落叶松人工林>阔叶红松林, 而K+为落叶松人工林>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 主要阴离子平均含量均以落叶松人工林溪流水中为最高.  相似文献   
37.
对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阔叶林,即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槲栎(Quercus aliena)林凋落物的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及下层土壤的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凋落物的未分解层,C含量槲栎林最高为486.1 g·kg-1,栓皮栎林最低为447.5 g·kg-1。N、P含量核桃楸林均最高,分别为17.9和1.2 g·kg-1,槲栎林最低为13.2和0.8 g·kg-1;半分解层,C、P含量三者差异不显著,N含量以槲栎林最高为17.1 g·kg-1,栓皮栎林最低为10.5 g·kg-1。土壤C、N、P含量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出槲栎林最高,栓皮栎林最低。表明槲栎林自肥能力较强,土壤养分状况良好。(2)C/N、C/P值,在凋落物未分解层中,核桃楸林均小于栓皮栎林和槲栎林,而在半分解层中,3种林分无明显差异;从未分解层到半分解层,栓皮栎林的C/N、C/P值分别下降了17%和11%,槲栎林分别下降了19%和35%,而核桃楸林无明显变化。(3)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在凋落物未分解层中按照核桃楸林、栓皮栎林、槲栎林的顺序递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越大其pH值越接近中性;各林分凋落物矿质营养元素积累总量顺序为:栓皮栎林槲栎林核桃楸林。  相似文献   
38.
黑龙江桦木科植物导管分子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大维  石福臣 《植物研究》2004,24(2):158-163
利用扫描电镜,对黑龙江省桦木科(Betulaceae)植物4属(赤杨属 (Alnus) 桦木属 (Betula) 鹅耳枥属(Carpinus) 榛属 (Corylus))15种4个变种3个变型的导管分子的管腔微形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在导管管腔的长度,管腔宽度上都有较大的差别;纹孔为具缘纹孔;纹孔的排列方式上,除少数种外均为互列式纹孔式;管间纹孔成群分布,且绝大部分呈现出规则的形状;在成群分布的纹孔内或边缘区域,有圆形点状突出物或由大小不同的孔做成的网状突出物,在该科中普遍存在.探讨导管分子管腔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导管分子形态进化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39.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种子萌发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苑泽宁  石福臣 《生态学杂志》2009,28(12):2466-2470
在3种条件即不同萌发温度和光照、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不同盐浓度下,研究了互花米草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或黑暗条件影响,最适萌发温度为16/26℃(夜/昼)和25℃,萌发率高于90%;在-5℃、0℃、5℃、10℃的贮藏温度下,贮藏120 d的种子萌发率高于74%,表明种子能够安全越冬;当盐浓度为75~225 mmol·L~(-1)时,萌发率高于90%,150 mmol·L~(-1)的盐浓度较适宜胚的生长,胚芽鞘和胚轴的生长先于胚芽和胚根,盐溶液对胚轴、胚芽鞘的生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小于胚根、胚芽,有利于已萌发的幼苗快速出土,适应多变的潮间带环境.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本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通过野外原位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入侵压力下(无入侵、轻度入侵、重度入侵)本地植物种数、株数、生物量和叶片功能性状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反枝苋入侵程度的加剧,本地植物种数、株数和地上部干重逐渐降低;重度入侵下,反枝苋叶片的全氮含量(Nmass)显著增加,全碳含量(Cmass)、碳氮比(C/N)和叶片建成成本(CCmass)显著降低,比叶面积(SLA)未出现显著差异;本地植物Cmass和C/N显著降低,SLA显著增加。而轻度入侵下,反枝苋和本地植物上述性状均未存在显著差异。功能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反枝苋的Nmass与C/N、Cmass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SLA相关性不显著;本地植物Nmass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L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Cmass相关性不显著。表明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较低的资源捕获成本是反枝苋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