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植物花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香是一系列低分子量、挥发性物质的复杂混合物,由花朵释放来吸引和引导授粉的昆虫.花香在植物繁殖上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提高观赏植物和切花的审美价值.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数种花香相关基因已经相继被克隆,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也得到了研究.本文综述了植物花香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和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基因工程调控及改良植物花香的策略;同时简要评述了花香基因工程研究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低温胁迫对不同西葫芦品种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昼/夜温度为10℃/5℃的低温胁迫下,对‘特早’、‘早青’、‘冬宝’3个西葫芦(Cucurbit pepoL.)品种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叶绿素总含量也呈下降趋势;各品种的根系活力显著下降,电导伤害率均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在处理9 d时有所下降但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处理6 d是脯氨酸和丙二醛两指标测定的理想时期;处理幼苗的POD活性呈"V"字形变化趋势,抗寒性强的品种酶活性也较高,CAT和SOD活性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三者活性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且以处理6 d时酶活性受影响最大。各测定指标间表现出一定的交叉适应和协调性。研究发现,西葫芦耐冷性强弱可根据幼苗电解质渗透率结合根系活力或干物质积累来综合评判,品种‘冬宝’对低温具较强耐受性。  相似文献   
33.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震  王艳梅  蒋建平 《生态学报》2004,24(5):959-964
为了探讨亚热带树木休眠理论以及休眠与树木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白花泡桐种子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在20~30℃,经过低温处理后,适宜发芽温度范围扩大到15~30℃,具有浅低温休眠特性;5℃的低温处理不仅提高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而且加快了发芽速度,尤其在15℃发芽温度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40d的5℃低温处理效果最好.20d、60d的低温处理效果相对较差;没有用低温处理的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除了在25℃发芽温度下的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外,在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在20℃、25℃发芽温度下的平均发芽时间差异不显著。在15℃发芽温度条件下,除了桂林种源以外,没有用低温处理的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随着种源纬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20~30℃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内随种源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对低温处理反应差异明显。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以南的低纬度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都较北亚热带的高纬度种源高。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株州种源和北亚热带南部的宜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长,而随着纬度的降低或增加平均发芽时间都变短。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浅休眠特性不同,是对不同种源地气候的一种生理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近20年来魔芋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组织培养是当前魔芋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魔芋离体植株再生以器官发生途径为主,包括不定芽和拟球茎两种途径,后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有用突变体的筛选和种质资源的保存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以抗病和品质改良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如抗病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等已实现成功转化。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魔芋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美丽异木棉光合相关酶活性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丽异木棉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乙醇酸氧化酶(GO)、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片Chla、Chlb和Chl(a+b)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7月;叶片GO活性季节变化为单峰型曲线,8月最(252nmol/mg·min);RuBPCase活性季节变化为双峰曲线,6月和9月各有一峰值,分别为275nmol/mg·min和248nmol/mg·min,8月出现低谷;叶绿素含量和酶活性受光合有效辐射(PAR)与气温(Tair)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6.
栓皮栎种数量动态的谱分析与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明作  刘玉萃 《生态学杂志》2000,19(4):23-26,37
  相似文献   
37.
栓皮栎种群数量动态的谱分析与稳定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 前 言波动可出现于所有的植被中 ,而谱分析的方法可以揭示种群数量变动的周期性波动。Veblen等通过老龄林结构和动态分析认为 :优势种的更替是周期循环的 ,而不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2 ]。谱分析方法在昆虫数量动态研究中应用较多[1 ],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也有数例应用 ,伍业钢等[2 ]首次将之应用于阔叶红松林的演替与天然更新过程的研究 ,认为红松天然更新过程的周期波浪式发展 ,是其稳定的一个特点。但对于林木年龄较小、增长特征较明显的种群 ,谱分析方法是否适用 ,其结果与种群稳定性的关系如何 ,则尚未见报道。本文以河南省分布…  相似文献   
38.
30种植物杀鼠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了30种植物的杀鼠活性,用灌胃法测定了4种植物的毒性,并对2种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苦参、曼陀罗、牛皮消、牛心朴、铁棒锤、皂荚、黄花烟草、接骨木、乌头、大戟、宽裂乌头、野八角、短柄乌头、贯众、瑞香狼毒在饵料中添加量为20%时,试鼠死亡率均在50%以上.曼陀罗、皂荚、乌头、大戟对试鼠的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7.04、2.21(皂荚乙醇提取液)和3.52(皂荚丙酮提取液)、10.67和19.56 g·kg-1.同时从苦参、曼陀罗中分离出了8种单体化合物,其中7种具有较好的杀鼠活性,5种杀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河南玉兰属一新变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玉兰新变种Yulaniadenudata(Desr.)D.L.Fuvar.pubescensD.L.Fu,T.B.ZhaoetG.H.Tian,var.nov.进行了描述。该变种具有离生单雌蕊密被短柔毛或疏被短柔毛,果密被淡灰色细疣点特征,与玉兰原变种Y.denudata(Desr.)D.L.Fuvar.denudata具有离生单雌蕊无毛,果褐色、具白色皮孔特征相区别。  相似文献   
40.
胡建斌  柳俊 《植物学报》2008,25(1):14-19
本文对近20年来魔芋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组织培养是当前魔芋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魔芋离体植株再生以器官发生途径为主, 包括不定芽和拟球茎两种途径, 后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有用突变体的筛选和种质资源的保存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以抗病和品质改良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 如抗病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等已实现成功转化。此外, 本文还分析了魔芋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