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侧耳属主要种类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晨阳  陈强  高山  高巍  张金霞 《菌物学报》2010,29(3):365-372
对侧耳属16个种的38个菌株进行了ITS序列测定,统计分析种内和种间序列趋异度。结果表明,16个种的ITS序列种内趋异度很小,为0-0.007,其中Pleurotus djamor不同地理来源的3个菌株的趋异度为0.007。在16个种的种间ITS序列趋异度中,P.rattenburyi和P.djamor之间趋异度最大,为0.282;P.ostreatus和P.cornucopiae之间的趋异度最小,为0.003。利用ITS序列能够对侧耳属的大多种类进行有效鉴定。ITS序列差异2%-3%作为伞菌中种的鉴定临界值在侧耳属中并不合适。而对于P.ostreatus和P.cornucopiae的准确鉴定,仍需开发新的分类鉴定标记。以香菇为外群,用贝叶斯法构建的侧耳属系统发育树表明,系统发育树的部分节点十分可靠,后验概率值为0.96-1.0。  相似文献   
32.
中国栽培白灵侧耳的RAPD和IGS分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以RAPD和IGS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中国栽培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RAPD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存在多态性;对供试菌株的IGS分析表明,白灵侧耳P. nebrodensis的IGS1区域较保守,菌株间没有多态性;IGS2区域进化较快,菌株间具丰富的多态性。IGS2-RFLP可应用于白灵侧耳的菌株鉴定鉴别,较RAPD更稳定,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3.
在机械损伤过程中,白色双孢蘑菇极易被损伤并迅速褐变,使得机械采收的鲜菇质量低下,并且影响机械采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机械采收双孢蘑菇的褐变程度(损伤敏感性)受栽培环境条件的影响。本文应用因子设计分析的方式研究多个因子对双孢蘑菇机械损伤敏感性的影响。以4个菌株为材料测试3个环境因子对双孢蘑菇损伤敏感性的影响,即覆土的厚度(分为2.5cm和5cm两个水平),覆土的湿度(分为干覆土和正常覆土两个水平),以及菇房内的相对湿度(分为80%和87%两个水平)。目的是找出能够在不敏感菌株和敏感菌株间产生最大敏感性差异的环境条件,由此得到的环境条件将应用到后续的群体分离分析中以得到最大的敏感性变异率。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得出基因型(菌株)和覆土厚度是影响损伤敏感性的显著性因子,因子间相互作用显著。能够在不敏感菌株和敏感菌株间产生最大的损伤敏感性差异的环境条件为正常湿度的5cm厚覆土材料和87%的菇房内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34.
子实体颜色是食用菌的重要商品性状之一,也是食用菌遗传育种的重要方向。以桃红侧耳[Pleurotus djamor(Rumph. ex Fr.)Boedijn]的粉红色菌株CCMSSC00450和灰褐色菌株CCMSSC04445为亲本,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分别获得各自的组成型单核菌株PDm52、PDm17和PDm99、PDm14。经相互配对杂交和出菇试验,4个杂交子均可结实,且色泽不同,其中PDm52×PDm99是粉红色、PDm52×PDm14是粉灰色、PDm17×PDm14是灰褐色、PDm17×PDm99是白色。以粉红色杂交子PDm52×PDm99的207个单孢单核体作为粉红色子实体的分离群体,以PDm17为测交菌株,构建测交群体。出菇结果显示,测交群体的子实体颜色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由深到浅连续分布,存在粉红色、淡粉色、白色等。结果表明,P. djamor子实体的粉红色相对于白色为不完全显性,白色为隐性;子实体颜色性状是具有高遗传力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菌盖颜色和菌褶颜色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中国栽培白灵菇学名的订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采集于新疆野生的阿魏蘑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其形态学特征符合刺芹侧耳托里变种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的特征范围,它与欧洲已报道的Pleurotus nebrodensis有明显的差异。此外本研究还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该野生样品分离的菌株CCMSSC 02514进行了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我国栽培白灵菇菌种CCMSSC 00973、KH5和AFRL 6022完全相同,以此构建系统发育树,将我国栽培白灵菇种质与意大利的Pleurotus nebrodensis、Pleurotus eryngii var. ferulae以及来自荷兰的Pleurotus eryngii等截然分为两组。因此,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支持我国栽培的白灵菇与欧洲的Pleurotus nebrodensis为不同种,我国的白灵菇是刺芹侧耳独立进化的一个分支,其名称应该为刺芹侧耳托里变种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  相似文献   
36.
<正>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Inzenga)Quél.自然生长在枯死或半枯死的多年生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 K.M.Shen根茎上(卯晓岚2000),在我国自然分布在新疆塔城、托里、阿尔泰、青河、木垒等地的山地、山前平原、冲积扇的阿魏滩上(贾身茂和秦淼2006)。白灵侧耳自驯化成功以来,作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索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食用菌菌丝体耐热性的生化途径,以白灵侧耳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菌株CCMSSC 00489为材料,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外源添加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NO供体)后,菌丝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物酶(POD)等4个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外源NO在高温胁迫响应中对抗氧化酶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温胁迫致使菌丝体内TBARS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剧。在正常温度培养(CK)下,外源添加SNP无显著缓解膜脂过氧化的效果,而高温胁迫条件下缓解效果显著,高温胁迫6h和12h,TBARS含量较对照(未添加)分别下降31.5%和25%。研究表明,抗氧化酶类对外源NO的响应不同。在有外源添加SNP的高温胁迫条件下,菌丝体内的SOD、CAT和GR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强,在处理72h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0h)的1.73、7.29和4.95倍。其中CAT是高温胁迫响应的主要抗氧化酶类,其活力可以mmol/L·min-1·mg-1 of protein计量,而其他种类的活力均仅以μmol/L·min-1·mg-1 of protein计量。在试验条件下,这些抗氧化酶类活性的提高与TBARS含量的降低相呼应,表明外源NO通过提高SOD、CAT、GR的活性降低高温胁迫下的活性氧水平,缓解其氧化损伤,提高菌丝体耐热性。POD活性在外源添加SNP的高温胁迫条件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8.
从已公布的糙皮侧耳基因组信息入手,用全局比对法计算两个不同单核之间基因序列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与基因序列的保守性有关。通过对保守和不保守的基因集合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研究,分析与序列保守性相关的Gene Ontology功能。保守基因集合中显著富集的主要是一些代谢过程、催化酶活性、输送等功能。不保守基因集合中显著富集的多为激酶活性、绑定、调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