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31.
干旱胁迫对蒙古柞表观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比较研究了模拟干旱及自然水分梯度条件下蒙古柞树种光合生理指标,模拟干旱处理试验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5%-100%(CK)、65%-85%(MEW)和45%-65%(LW)。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蒙古柞幼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表观CO2利用率和表观光能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野外自然条件下水分梯度对蒙古柞大树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但对蒸腾速率、表观CO2利用率和表观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中等水分条件可明显提高蒙古柞大树叶片的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率,说明蒙古柞树种叶片气体交换和表观资源利用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蒙古柞树种是干旱可变植物,长期水分胁迫可提高树种的耐旱能力,特别是中等水分胁迫能保持蒙古柞固有的强劲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32.
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在我国境内唯一具有高山冻原的山地,分析长白山北坡3个群落乔木种的种间关联性尚未见报道。调查了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700m的森林群落,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TWINSPAN分类和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1)35个样方被分为3个群落类型,即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34个树种被分为五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为阴性或中性偏阴性的硬阔叶树种,第三类和第四类主要为阳性或中性偏阳的软阔叶树种,第五类主要为针叶树种。(2)原始阔叶红松林建群种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呈不显著正相关。(3)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分别有89%、76%、47%的种对间关联程度紧密,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种间关系并非趋于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科尔沁沙地22种菊科草本植物叶片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22种菊科草本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这些植物的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片体积、叶重比和叶片组织密度等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体积和叶片厚度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782.而叶片厚度与叶片组织密度、比叶面积与叶片组织密度、叶片体积与叶片组织密度之间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559和-0.505,其余各特性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根据赋值后数据或者二元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3个组群,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各特性在各组间的显著性,叶片厚度、叶片体积、叶重比和叶片组织密度特性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4.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沈阳大学原校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生态学杂志》主编,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3年7月2日16  相似文献   
35.
近缘物种筛选法是获取微卫星引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松属植物EST-SSRs的种间通用性,从马尾松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红松EST-SSR标记,并与已有的红松基因组SSR标记进行对比分析。采集长白山露水河红松母树林4个种群的248个样本,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与红松的种间通用率为27.27%,松属内不同亚属物种间的种间通用性偏低;与红松基因组SSRs相比,EST-SSRs的单位点等位基因数(N 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较低;用2组引物分析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有效等位基因均能反映出不同种群遗传变异的趋势,基因多样性均能反映出遗传同一性的差异,说明两组引物都能准确地反映红松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水平,新筛选的EST-SSRs可以用于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36.
王晓伟  姬兰柱  刘艳 《生态学报》2006,26(10):3166-3174
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1年生小青杨绿叶、细根、粗根和树皮内营养成分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并检验了上树取食的舞毒蛾幼虫的生长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环境下小青杨绿叶、细根、树皮和粗根中的氮含量显著降低,绿叶、树皮和粗根中的碳氮比显著增加,但细根中碳氮比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CO2浓度升高对所有杨树组织的总碳含量均无影响;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绿叶中总可溶性糖和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浓度,而绿叶淀粉含量仅在部分采样日期发生显著增加,除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在CO2浓度升高处理下降低外,根系和树皮中各碳水化合物指标的浓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CO2浓度升高环境下2龄舞毒蛾幼虫上树取食13d后体重显著低于自然CO2浓度处理下幼虫的体重,但幼虫继续在各自的实验处理下取食11d后,体重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杨树各组织内的营养成分含量均有影响,绿叶营养品质变差可能是导致低龄舞毒蛾幼虫生长受抑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Mean life tables for two generations of Lepidosaphes salicina Bersch., a main pest of shelter-forests in North China, are compiled by statiscal method. The unhatching rate of these two generations at egg stage is 66.5 and 36.0%, and their mortality at fixed nymph stage is 28.0 and 32.7% respectively. The predation rate of 2nd instat nymph by Hemisarcoptes malus, an important natural control agent, is 36.3 and 41.6%, and the parasition rate of female adult by Aphytis procliaus is 2.2 and 7.2% respectively. The population fluctuation trend index(Ⅰ) for these two generations is respectively 1.12 and 1.26.  相似文献   
38.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I.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陈高  代力民  姬兰柱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43-1749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21世纪生态系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迫切任务之一.简单实用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理论和方法需要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一个全面、简明、易操作且规范化的指标体系,它们是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基础.以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为例,从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解和评价出发。通过引入模式生态系统集的思想,提出了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解的独创看法,并以此提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新方法——健康距离(HD)法,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同时,针对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和面临的各种具体健康问题,提出了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属性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并具体到各度量指标,为下一步的健康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正> 豆荚螟Eti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古北、新北、东洋、非洲,为害十余种豆科植物种实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内蒙古严重为害主要固沙灌丛小叶锦鸡儿,种实受害率为11.38%。1986~1987年我们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兰敖都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豆荚螟在内蒙古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锦鸡儿灌丛根部附近的沙土中结茧过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见成虫。成虫多  相似文献   
40.
王珍  姬兰柱  张悦  易雪梅 《生态学杂志》2012,31(5):1214-1220
选择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白桦林和落叶松林3种林型,对各林型蛾类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蛾类各科(亚科)在3种林型中的比例分配明显不同。阔叶红松林中尺蛾科数量占优绝对优势,占47.0%,其次是舟蛾科,为9.3%。优势种为台褥尺蛾,占17.2%;从蛾类总种数和蛾类个体总数上看,白桦林中蛾类物种丰富度、多度和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和落叶松林,优势度指数则最低;白桦林的优势种有尘尺蛾、枞灰尺蛾和双星白枝尺蛾;在落叶松林中,灯蛾科、波纹蛾科和枯叶蛾科的多度都比阔叶红松林和白桦林高,其优势种为阿泊波纹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