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研究应用离析方法,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新疆天山一号冰川退缩地的26种丛藓科植物叶片中肋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丛藓科植物叶片的中肋细胞的长、宽和细胞壁厚度、纹孔场数目及细胞端尾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反映出各中肋细胞的功能及导水作用在同属及不同属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中肋细胞的端尾多以及细胞壁的波状结构都具有增强细胞间的联系、提高机械固着和支撑作用。(3)不同生境下,中肋细胞侧壁的纹孔场数目能有效控制导水和物质交换的速度。这些特征可能都是冰川地区苔藓植物对恶劣生境的积极响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和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 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 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 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 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分析了3条岛礁带上瓦氏马尾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1)在地区尺度上, 高浊度和高波浪能的水域环境限制了瓦氏马尾藻的分布与生长, 导致浙北近岸的瓦氏马尾藻仅分布在第二条岛礁带这一狭窄的分布带上。依据瓦氏马尾藻最低适宜生长水温要高于10 ℃的特性, 我们可以推断出舟山群岛的绿华岛可能是我国特有种瓦氏马尾藻分布的最北部端线。(2)在站点尺度上, 岛礁东南向瓦氏马尾藻定生密度明显低于西北向, 这与调查站位所受风浪影响的方位和强度相一致。在第二岛礁带上的4个岛礁北向瓦氏马尾藻的平均株高仅为26.3 cm, 说明瓦氏马尾藻不适宜在高波浪能生境中生存。(3)在站点尺度内, 第二岛礁带上浊度最低的北渔山岛瓦氏马尾藻有较大的垂直分布范围, 且定生深度达到了6.4 m, 而浊度高的近岸岛礁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小。瓦氏马尾藻株高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由此推测, 瓦氏马尾藻虽不能耐受强光, 但光照对瓦氏马尾藻的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与同海区铜藻的垂直分布格局相比, 瓦氏马尾藻具有一定适应高浊度、高沉积物环境的能力。因此, 在浙北近岸海域瓦氏马尾藻是较适合进行生态移植修复的种类。  相似文献   
24.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组分之一,是畜禽饲料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影响畜禽对日粮中能量和氮的利用效率。果胶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等微生物中,对解除果胶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了探索在猪细胞中表达微生物源果胶酶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微生物源果胶酶基因pg5a、pgI、pga3A和pgaA导入猪PK15细胞中进行异源表达,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法测定这4种基因编码果胶酶的酶活力。结果显示,4种果胶酶基因均能在猪PK15细胞中转录出mRNA,但只有pg5a和pgI适应猪细胞表达系统。其中,果胶酶PG5A的最高酶活为0.95 U/mL,最适作用pH为pH4.0,在pH4.6~6.0范围内维持46%以上的酶活;PGI在pH5.0处获得最高酶活,为0.30 U/mL,在pH4.0~6.0范围内维持35%以上的酶活。消化蛋白酶耐受实验结果显示,PG5A和PGI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均有较强的耐受能力,用1mg/mL的猪胃蛋白酶处理2h后,PG5A和PGI的剩余酶活分别为76%和71%;用1 mg/mL的猪胰蛋白酶处理2 h后,PG5A和PGI的剩余酶活分别为44%和93%。综上所述,果胶酶基因pg5a和pgI能在猪细胞中正常表达,其编码的果胶酶对猪消化道pH条件和消化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可作为制备转果胶酶基因猪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5.
浙江黑麂栖息地评价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毅新  郑祥  葛宝明 《生态学报》2006,26(8):2425-243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分析黑麂栖息地的地形、植被、水系和人为干扰等地理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九龙山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黑麂栖息地分布、栖息地质量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有黑麂潜在栖息地3172.6hm^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栖息地丧失501.5hm^2,目前尚存的黑麂适宜栖息地2671.1hm^2。它们主要分布于上寮坑、九龙山、内北坪、外九龙和大岩前附近区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有黑麂潜在栖息地4635.75hm^2,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丧失栖息地1118.11hm^2,目前尚存的黑麂适宜栖息地3517.64hm^2。它们主要分布于青尖、古田山、巧观尖、催顶尖附近区域。目前九龙山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麂栖息地基本上处于多斑块破碎化状态。为了使黑麂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对这两个研究区域黑麂栖息地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6.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小鼠原核期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培养系统,分别进行了四个试验。试验I:在体外分别用自配的M16、mM16、KSOM、mKSOM、CZB进行体外发育培养,进而筛选出一种最佳的体外培养系统;试验Ⅱ、Ⅲ、Ⅳ分别:探讨了血清、PVA、rhLIF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试验I中胚胎发育到2-细胞的比率差异不明显,但是在mM16和mKSOM中,发育到4-细胞的比率94.7%,90.7%(91/96;78/86)和发育到桑椹胚/囊胚的比率分别为78.1%,67.4%(75/96;58/86)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培养液;试验II用10?S代替M16中BSA时,胚胎的发育率均下降,即使在mM16中桑椹胚/囊胚率仅为4.8%(12/35)与对照组M16(40.5%)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用PVA取代mM16和mKSOM中的BSA其体外发育率显著下降,胚胎均无一例发育到桑椹胚/囊胚;试验Ⅳ:rhLIF能提高胚胎在体外的发育率可使mM16培养的胚胎囊胚率、囊胚脱出率分别达到84%(47/56)、39.2%(22/56)。结论:在不添减其他成分前提下,只在M16中添加0.1mMolEDTA、0.5mMol牛磺酸、1000IU/mlrhLIF便可获得84%的囊胚率,同时证明在M16或mM16添加血清都会降低其体外发育率;PVA还不能有效的取代mM16、mKSOM中的血清。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发消糜阴道泡腾片新药,遴选最佳配方工艺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酸碱源分别制粒的方法,研究酸碱源比例、片剂含药量、润湿剂浓度、片剂硬度对泡腾片质量的影响。结果:酸碱源比例为1.25:1、片剂含药量为50%、润湿剂浓度为85%、片剂硬度为3—4kg/mm^2时消糜阴道泡腾片的pH值、发泡量、崩解时限检测合格,产品质量稳定。结论:配方工艺适合制备消糜阴道泡腾片。  相似文献   
28.
胡昌  新金云 《生命世界》2006,(12):18-19
纵观中国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上海的崛起其实并不早,甚至晚于处于同一地区的苏、杭,那它为什么能在短短百余年的时间,人一跃成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呢?所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上海的崛起与发展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miR-125a-5p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PCV2感染PK-15细胞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miRNA表达;合成miR-125a-5p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PK-15细胞,检测miR-125a-5p过表达或抑制表达后细胞凋亡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5a-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25a-5p对靶基因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孵育淋巴细胞的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PCV2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miRNA中,miR-125a-5p表达量极显著升高,miR-125a-5p模拟物转染细胞后极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利用TargetScan预测发现,miR-125a-5p与Bcl-2 3''UTR区有结合位点,miR-125a-5p模拟物极显著抑制pmir-Bcl-2 3''UTR-WT荧光素酶活性,对pmir-Bcl-2 3''UTR-MuT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Bax的比值极显著降低。这表明,PCV2通过外泌体诱导淋巴细胞上调miR-125a-5p的表达,进而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激活淋巴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0.
PCP-2是MAM型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亚家族的新成员. 为研究PCP-2与β-catenin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构建了PCP-2胞内区各结构域的缺失突变体, 将其及野生型PCP-2分别与β-catenin共转染至BHK-21细胞, 采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印迹分析PCP-2与β-catenin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结果表明, 在野生型PCP-2及上述缺失突变体中, 除PCP-2 EXT (缺失包括近膜区在内的整个胞内区的PCP-2)外, 野生型PCP-2, 缺失胞内区两个磷酸酶结构域的PCP-2 (PCP-2DC1C2)及缺失胞内区第2个磷酸酶结构域的PCP-2 (PCP-2DC2)均能与抗β-catenin CT抗体发生免疫共沉淀. 提示PCP-2与β-catenin通过直接结合发生相互作用, 且PCP-2的近膜区是PCP-2与β-catenin结合所必需的结构基础, 它介导二者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