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非编码区的研究已经成为科学家面临的挑战,对基因非编码区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调控元件的研究。识别转录调控元件是理解基因转录机制和表达模式的关键。较全面地介绍了基因非编码区以及调控元件,包括功能和作用,常用识别算法,并对常用数据库进行介绍,提出可能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系统发育谱方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基于非同源性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注释方法。针对现有算法存在的一些缺陷,从两个方面对该方法做了改进:一是构造基于权重的系统发育谱;二是采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对发育谱的相似性进行分析。从NCBI上下载100条Escherichia coli K12蛋白质作为实验数据,分别使用改进的算法和经典的层次聚类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对相似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对相似谱聚类的精确度上明显优于后两种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23.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是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严重的神经损伤其预后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难以恢复,这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更好的对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在神经修复机制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施万细胞对周围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获取和扩增的困难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干细胞,经实验发现干细胞不仅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而且可以分化为神经系细胞,还能分泌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这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近些年来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的干细胞及促进修复机制的研究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蝙蝠耳蜗外听毛细胞产生的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CM)信号包含有耳蜗基底膜运动的相关信息。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蝙蝠CM信号与其接收声波频率之间的关系,以探究蝙蝠耳蜗神经对回声定位的影响机制。方法 通过在腹侧耳蜗核放置一组金属电极,记录并分析FM蝙蝠(EptesicusPipistrellus)CM信号对猝发声(tone burst)的刺激响应。结果 两种不同种类的FM蝙蝠(EptesicusPipistrellus)在高声压刺激时,CM信号均值频率响应曲线均表现出在较窄的特定频率段发声明显凹陷。对于Eptesicus,其CM信号均值频率响应曲线在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的截止频率(terminal frequency,TF)两侧均有明显波谷,这些波谷凹陷从15 kHz起以 15 kHz的频率间隔重复出现;对于Pipistrellus,CM信号均值频率响应曲线仅在一次谐波两侧有明显波谷。结论 CM信号表现出的抑制作用与FM蝙蝠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TF之间的关系,反映出耳蜗神经对特定频率会产生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有助于蝙蝠提取调制到TF附近的目标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