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1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项工作系研究粘虫水分生态问题的第二部分。本文报导了25℃及32℃中,环境湿度对粘虫化蛹以及蛹的成活、发育、失重、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前蛹的正常化蛹率和蛹的成活率增加,而畸形蛹率和前蛹干死率则下降。蛹的失重百分率和失水百分率均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致死失重百分率为28-30%,致死失水百分率为24-27%。低湿导致蛹体死亡的原因是水分的过多丧失。在蛹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蛹体失重的变化趋势,在各种湿度中表现是一致的,即第一天的失重量最大,第四天最少,此后又略有上升。不同发育期的蛹对低湿的抵抗力不同,初蛹期抗低湿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较高的温度中,低湿对蛹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
本文是研究东亚飞蝗二型生物学特性的一部分报导,目的在于通过二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阐明二型在种群数量变动上的某些特点。实验结果指出:1.散居型飞蝗的发育速度大于群居型。低密度虫群的成活率亦高于高密度虫群。2.散居型成虫产卵量高于群居型,其卵小管数目也比后者稍多。3.若以食物吸收量与取食量的干重比例为指标,则散居型食物利用系数低于群居型。4.群居型体内水分含量比散居型低,但脂肪含量则比散居型高,实测结果前者的耐寒性比后者略强。此外,本文还简单讨论了二型的上述特性差异在飞蝗猖獗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狭翅雏蝗是我国西北草原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其种群发生与气象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冬暖和6月干旱有利于其种群发生;7—8月多雨及7月平均最低温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种群存活率。 在强度放牧条件下,在锡林河流域,狭翅雏蝗主要发生地冷蒿群落和羊草群落,由于小地形和下垫面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小气候条件。1984年的小气候观测表明:在6月,冷蒿群落土壤含水率低于羊草群落,相应的前者狭翅雏蝗种群密度高于后者;在7—8月,冷蒿群落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幅均低于羊草群落,冷蒿群落对小气候的调节能力较羊草群落强,冷蒿群落狭翅雏蝗蝻的存活率高于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24.
马世骏 《生态学报》2015,35(24):3-3
<正>马世骏(1915—1991),著名生态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长、第三届荣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有害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国  相似文献   
25.
动物种群数量的调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种群内是否存在自行调节数量的作用,如存在,则系通过何种机制?是近十数年来动物生态学中热烈争论的问题。有关动物种群数量的调节概念,最早见于Elton(1925)论野生哺乳类的数量一文,其后由Nicholson(1935)等分别相继提出“自然平衡”、“自行调节”、或“自然控制”等概念,并展开密度制约因素在种群调节或控制中所起作用的争论,已发表大量实验报告和论文。总括此项争论的论点,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通过反馈机制,种群内存在实际的数量调节;另一派则认为至少在许多情况下,此种机制系不参加作用的,数量在小幅度内的波动是由于一个或较多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为什么此项争论已发展为当前种群生态学讨论的中心问题,就中不仅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对动物生态学的影响,并且涉及与实际生产密切有关的若干生态学基本论点。种群数量调节的基本理论补偿理论(Compensation theory)与体内平衡(Homeostasis)概念,最初仅见于有机体内部组织及能量问  相似文献   
26.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中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变型理论phase theory(Uvarov,1921)的提出,给飞蝗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三十年来,许多国家在飞蝗的形态生态学和形态生理学方面作了许多研究,近年则着重于寻找区别两型的生态形态指标,观察两型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以及有关两型变化的生态生理机制的探索。 飞蝗密度变化与习性及形态上的联系,是蝗虫生态学工作者首先感到兴趣的问题,体  相似文献   
27.
蝗虫是我国危险性的大害虫,不仅在沿海的河北、江苏、山东等省,连年猖獗为害;新疆也是常常闹蝗灾的地区,并由于在新疆为害的蝗虫不只是飞蝗,还有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及意大利蝗等多种,再加上新疆地面辽阔,蝗虫发生的中心都是分布在交通困难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这对于治蝗工作增加极大困难。解放后第一年全国十多个省市都发生蝗虫猖獗为害,当时,我们对这样大规模的治蝗工  相似文献   
28.
蝗虫是个极广泛的名称,包括种类很多,仅我国已知道的种类,已在400种以上。在昆虫分类学上蝗虫属於直翅目,蝗虫总科(Acridoi-dae),总科下分五科:即(1)大腹蝗科(Pneums-cidae);(2)(虫修)蝗科(Proscopiidae);(3)菱蝗科(Tetrigidae);(4)短角蝗科(Eumastacidae);(5)蝗科(Acrididae)。前二科分布於非洲东部、  相似文献   
29.
自1921年勿万洛夫氏B.P.Uvarov发表了蝗虫变型学说以来,昆虫学者们针对两型的差异,在形态上,蝗蝻的生活习性及成虫生殖力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飞蝗变型的知识已逐渐丰富起来。但关於飞蝗成虫习性的认识,过去尚不够十分明确,因而有些学者误认为散栖型飞蝗的习性是离群散棲,不群聚亦不高飞远扬,甚至以此习性作为区分两型的论据之一。  相似文献   
30.
昆虫种群的生态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世骏 《生态学报》1982,2(3):225-227
体外的自然选择作用是达尔文讨论的自然选择的主体,此种选择是通过生物所处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外界环境条件起作用。实验证明,外界环境条件不仅起着筛选生物变异的作用,它本身亦是导致生物产生不定变异的外在诱变条件,推动生物适应它所在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