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洞庭湖区夏季温光条件及被迫迁移对东方田鼠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野外 ,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 ,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 ,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 ,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 (6~ 8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前种条件下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明显低于人工降低温度缩短光照条件下的繁殖力 ,此变动趋势与野外观察到的繁殖力季节动态一致 ,可以说明夏季温光条件不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另一方面 ,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最低的 6月并非全年最热的月份 ,这是因为东方田鼠的被动迁移对体力的消耗加剧了夏季温光对繁殖的影响程度。因此 ,认为洪水引起的东方田鼠被迫迁移和夏季的温光条件共同影响了东方田鼠的繁殖。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主要在冬春季繁殖 ,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田鼠类动物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东方田鼠在夏季繁殖 ,在月份上虽不同 ,但其繁殖盛期的气温则相近 ,其实是田鼠类动物喜寒惧热特性的反映 ,乃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2.
采用参与式评估和KAP研究等方法,对马边县境内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及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社区经济落后、人口增长、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构成对保护区影响的主要因素,另外当地的传统观念及生活习惯也对保护区动植物存在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结合当地情况,为社区及保护区将来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3.
悦目金蛛卵袋的结构与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M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卵袋的结构、纤维组成和覆盖层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悦目金蛛卵袋呈封闭的倒三角形,是由多种丝腺纺出的丝纤维形成的多个覆盖层构成的,从外向内分别为:金黄色大壶状腺框架丝,灰绿色、浅棕色、白色外覆盖层和棕色内覆盖层,其中外覆盖层是由6根大直径(约4.8-6.8 μm) 柱状腺丝纤维和一些小直径(约0.26-0.76 μm)纤维混合成的基本纤维束单元所折叠成的片层丝被构成的,小直径丝纤维的数量从灰绿色丝被(外)到白色丝被(内)逐渐增加,而内覆盖层仅仅是由6根大直径(约5.20 μm)柱状腺丝纤维构成的基本纤维束单元折叠而成.卵袋外覆盖层丝(白色绒状纤维除外)的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等氨基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介于卵袋内覆盖层丝和葡萄状腺丝相对应氨基酸的百分含量之间,这一数据支持Foradori等关于卵袋小直径丝纤维是由葡萄状腺纺出的推论.悦目金蛛能调节卵袋层丝的颜色、直径、覆盖层丝纤维和氨基酸的组成,使卵袋获得各方面最优化的功能,为卵或若蛛提供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24.
洞庭平原农房家鼠的栖息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美文  王勇  郭聪  李波 《兽类学报》2003,23(2):145-152
洞庭平原农房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鼠密度最高为厨房, 其次为杂屋, 卧室和堂屋较低。房屋的不同地面对鼠密度与鼠种组成都有影响, 地面用水泥硬化后房间的鼠密度明显低于普通未硬化泥土地面,硬化地面以小家鼠为主, 泥土地面以褐家鼠占优势。不同结构房屋的鼠密度亦有差异, 砖混结构的鼠密度明显低于土木结构; 其鼠种组成也不同, 砖混结构的房屋小家鼠占优势, 土木结构房屋则褐家鼠与小家鼠比例相当。房屋地面的硬化对害鼠的影响比房屋结构的改变要大。综合来看, 鼠密度最高的房间为泥土地面+ 土木结构的厨房; 鼠密度最低为硬化地面+ 砖混结构的堂屋。通常, 在家具等物品摆放整洁、食物与水源少的硬化地面的房间鼠密度较低, 且以小家鼠占优势; 在杂物堆放较多、脏乱差的泥土地面房间的鼠密度较高。因此, 在防治中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鼠密度和优势鼠种, 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5.
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 对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繁殖特性和幼仔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该鼠全年均可繁殖, 平均每胎产仔3.8 ±1.5 只, 妊娠期20~21 d , 繁殖间隔期39.3 ±26.4 d , 雌雄比为1.48。幼鼠3 日龄耳壳完全直立, 4 日龄开始长下门齿, 5 日龄长上门齿, 7~8 日龄睁眼, 20 日龄可断奶, 55 日龄左右性成熟。3 种生长模型(Logistic 方程、Gompertz 方程和Von Bertalanffy 方程) 对体重、体长、尾和后足的生长过程的拟合优度均很高,择优选用Von Bertalanffy 方程对体重、体长和尾长进行描述, 选用Logistic 方程对后足长的生长过程进行描述。将该鼠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4 个阶段, 乳鼠阶段: 初生至10 日龄; 幼鼠阶段: 11 日龄至20 日龄; 亚成年阶段: 21至55 日龄; 成年阶段: 56 日龄以后。对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生长、繁殖特性异同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湖南省的农业鼠害防治技术,内容包括农业鼠害、鼠种组成、鼠害类型、鼠类生态等生物学特性,为大面积全生境灭鼠提供综合性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7.
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urica)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种之一,分布在草地和榆树(Ulmus pumila)疏林下,在冬季会形成数量不同的越冬集群。达乌尔鼠兔在秋季和冬季常常会受到艾虎(Mustela eversmanii)的攻击。为研究达乌尔鼠兔越冬集群大小与来自艾虎的捕食风险的关系,2004年10月上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的五连榆树疏林地,以洞口计数法调查分布于林下的达乌尔鼠兔种群,采用洞口数量多少作为鼠兔秋季集群大小的指标。清除实验区达乌尔鼠兔洞群范围内的所有鼬科动物粪便。1个月之后,分别统计洞群留有艾虎粪便和洞群被艾虎挖掘过的达乌尔鼠兔家族数量,分析了艾虎对不同大小集群的达乌尔鼠兔家群的捕食选择偏好。统计结果显示,艾虎在集群大的达乌尔鼠兔家群周围更容易留下粪便(P 0.05),并且更倾向挖掘集群大的达乌尔鼠兔家群(P 0.05)。这表明达乌尔鼠兔越冬家群成员数量越多,其来自艾虎的捕食风险就越大。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越冬期间天敌选择性的捕食风险的存在抑制了达乌尔鼠兔越冬集群的增长,从而使其越冬家族数量维持在限定的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28.
三种类型蜘蛛丝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蒋平  沈丽  杨孔  冉丹  王劼  郭聪 《动物学杂志》2003,38(5):10-14
利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FIR)对棒络新妇(Nephila clavata)、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的大壶状腺丝(拖丝)、悦目金蛛的捕丝(粘性螺旋丝)和卵袋丝这3种不同类型蜘蛛丝的二级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蜘蛛丝同时包含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构象;对这3种蛛丝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表明同一蜘蛛的不同类型蛛丝所含的这3种二级结构的比例不同,这种不同组成的二级结构就赋予了蜘蛛丝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又与其不同的功能相适应。此外,还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对悦目金蛛和小悦目金蛛(A.minuta)的拖丝和捕丝做了形态结构观察。蜘蛛丝这种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所具有的特殊的形态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与其特殊的性能和生物学功能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29.
洞庭湖区洪灾淹没区鼠类群落结构恢复的生态过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美文  王克林  王勇  郭聪  李波 《生态学报》2004,24(6):1212-1218
在 1998年特大洪灾中被淹没 3个多月的湖南省安乡县安造大垸 ,经退水后连续 3a的观察 ,揭示了洪涝灾害对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群落演替或恢复的过程。当地的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洪灾后农田区残留的主要鼠种 ,但密度极低 ;房舍区则以中型鼠褐家鼠与黄胸鼠为主 ,并保持较高的密度。在农田 ,灾后近 2 a时间内都仅捕获黑线姬鼠 ,而农房的鼠种组成很快变成与未被淹地区相似 ,不同的是在未被淹地区小家鼠的比例比灾区高。比较灾区与对照区群落的鼠种组成、群落优势度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群落的多样性与均匀性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 ,发现随着群落的演替 ,灾区鼠群落逐步地与对照区趋于一致 ;仅有灾区的害鼠密度例外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房屋的顶层或楼房的 2层以上部分 ,在洪灾中未被淹没而成为害鼠的避难地 ,因此洪涝灾害对房舍区鼠群落结构的破坏比农田区的小 ,这从灾后的鼠密度和结构的变化可知 ,也是房舍区鼠类群落的恢复速度比农田区快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2007年4月和6月在西藏山南、日喀则地区及拉萨市农区进行鼠密度和鼠种调查.采用铗夜法,共捕鼠169只,隶属2科4属5种,分别为小家鼠、黄胸鼠、白尾松田鼠、藏仓鼠和长尾仓鼠.白尾松田鼠为该区农田优势种,其组成比例为93.44%;黄胸鼠为山南地区农舍区的优势种,组成比例为82.35%.在日喀则农舍区则只捕获有小家鼠.山南和日喀则地区4月农田的平均捕获率分别为2.06%和7.43%;农舍区的平均捕获率分别为9.77%和9.15%.6月山南地区农田的平均捕获率为5.37%,显著高于该地4月的捕获率.西藏农区的白尾松田鼠在4月开始进入繁殖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