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21.
本文系统分析了叶蜂总科广布属的地理分布特性。叶蜂总科广布属被分为12个主要的分布类型,其中全北界分布型69属,可再分为6种次类型。在各分布型下列举了全部具有该类分布特征的叶蜂总科属名,并提出了一些有关起源与扩散的设想和推论。在广布型属的地理分布研究基础上,对各大生物地理界之间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2.
描述了东亚膜翅目茎蜂科两新属:大跗茎蜂属Magnitarsijanus gen.nov.和短痣茎蜂属Stigmatijanus gen.nov.,前者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后者分布于中国东部,其模式种分别为Janus kashivorus Yano et Sato,1928和Janus stigmaticus Maa,1949.建立了2个新组合:红盾大跗茎蜂Magnitarsijanus kashivorus(Yano et Sato,1928)comb.nov.和黄鳞短痣茎蜂Stigmatijanus stigmaticus(Maa,1949)comb.nov.,其中红盾大跗茎蜂是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23.
尖唇叶蜂属Adamas Malaise是中国新记录属。本文记述1个中国新记录种:宽缘尖唇叶蜂Adamas jakowleffi(Konow,1897)和4个新种:黄尾尖唇叶蜂A.caudatus sp.nov.,平行尖唇叶蜂A.parallelus sp.nov.,徐氏尖唇叶蜂A.xuisp.nov.和吕氏尖唇叶蜂A.lui sp.nov.,给出了详细描述和形态特征图,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详细讨论了尖唇叶蜂属的系统学地位,初步分析了6个已知种之间的关系,认为A.jakowleffi(Konow)和A.ermak Zhelochovtsev,A.caudatus和A.parallelus.A.xui和A.lui分别构成一对姊妹种关系。尖唇叶蜂属上颚不对称,左上颚具1个大型基齿,右上颚单齿,唇基缺口深,侧叶尖,前翅臀室具很短的倾斜横脉,前胸侧板腹侧接触面窄或无,后胸后背板中央甚狭,后足基跗节很短等,表明本属是平背叶蜂亚科成员,系统学地位介于Allantini族和Empriini族之间,并自成一族——尖唇叶蜂族Adamasini。  相似文献   
24.
修订了膜翅目叶蜂科平背叶蜂亚科的金氏叶蜂属Jinia Wei,描述了分布于中国中部的1新种:黑斑金氏叶蜂Jinia nigromacula sp.nov,基于正模标本重新描述了黄褐金氏叶蜂Jinia fulvana Wei et Nie,1999.金氏叶蜂属是中国特有属,目前已发现3种.编制了金氏叶蜂属已知种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5.
广西猫儿山沿海拔梯度的叶蜂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游群  聂海燕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9):2001-2005
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设置7个样地进行叶蜂调查.共采获叶蜂803头,隶属3科58属121种.统计分析表明,异鳞纹眶叶蜂(Claremontia sinobirmana Malaise)和南华平缝叶蜂(Nesoselandria southaWei)为优势种和广布种.不同海拔叶蜂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以中间海拔(1000~1500m)最高,分别为12.293、0.971和3.830;优势度指数则以高海拔最高.聚类分析显示,7个样地的叶蜂物种可以分为高海拔组(>2000m)和其它海拔组(<2000m).相关分析表明,降水量和植被种类是影响叶蜂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27.
根田鼠攻击行为模式及其进化稳定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聂海燕  刘季科 《生态学报》2004,24(7):1406-1412
在捕食和附加食物交互作用条件下 ,测定根田鼠种群攻击水平与种群参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对策论分析攻击行为的模式。通过观测 1 6 5对实验个体的攻击行为 ,发现体重和繁殖特征决定根田鼠个体的攻击水平。体重较大个体及繁殖个体的攻击频次最高。攻击水平的性别差异显著。Kruskal- Wallis单侧秩方差检验结果表明 ,雄体攻击水平显著高于雌体。攻击水平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 ,但不显著。与留居个体比较 ,扩散个体的攻击性弱。高质量的附加食物可降低根田鼠的攻击水平 ,捕食者的存在不直接影响攻击水平。根田鼠的攻击行为属仪式化非伤害行为。ESS的鹰 -鸽对策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不同处理种群 ESS集的鹰型对策者比例有显著差异 ,环境条件愈差 ,取胜的价值愈大 ,种群中鹰型对策者比例愈高。有捕食者、无附加食物( P,- F)种群的环境条件最差 ,鹰型对策者比例最高 ,为 0 .4 0 ;次为无捕食者、无附加食物 (- P,- F)种群 ,为 0 .33;有捕食者、有附加食物 ( P, F)种群 ,为 0 .1 8;无捕食者、有附加食物 (- P, F)种群的环境条件最优越 ,鹰型对策者比例最低 ,为0 .1 7。验证了捕食和食物交互效应能改变田鼠类动物攻击行为格局及对策模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28.
海南坡鹿种群生活史特征及种群动态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生命表和Leslie矩阵等生活史常规研究方法,分析了生存于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的国家I级珍稀濒危哺乳动物海南坡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定年龄存活率、特定年龄繁殖率、初次产仔年龄、产仔季节、性比、寿命等重要生活史特征,并预测其种群动态趋势.邦溪海南坡鹿种群平均寿命4.6岁,雌性平均寿命略高于雄性,分别为4.7岁,4.4岁;雌性平均初次产仔年龄为24月龄;雌性平均性成熟年龄为16月龄;雌性最长繁殖寿命为8.5岁,雄性最长繁殖寿命约为4岁;成年雌性平均一年一胎,胎仔数为1;新生幼仔数量雄性大于雌性,性比为1.33∶1;种群动态生命表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段雄性存活率高于雌性.幼体(0~2岁)死亡数雌性高于雄性,壮年成体(3~8岁)死亡数雄性高于雌性,老体(9岁~)死亡数两性几乎相等.雌性幼体受到较强的自然选择作用,体弱个体被淘汰;壮年雄体为繁殖付出较高的代价,死亡个体数量较高.Leslie矩阵预测结果表明,如果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子不变,种群数量将逐年增长,周限增长率为λ≈1.011; 种群内禀增长率r≈0.012;种群世代增长率R0 ≈1.06;世代长度T≈5.12年.产仔时间为秋季与冬季,春、夏季节不产仔,此为适应海南岛独特的热带环境选择压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不同剂量炔雌醚对小鼠器官、激素和肝肠药解酶的影响,分别以0.008 mg/kg、0.04 mg/kg、0.2 mg/kg、1.0 mg/kg和5.0 mg/kg的炔雌醚油溶液连续3 d灌胃小鼠,首次给药7 d后解剖取材,检测其器官鲜重、雄鼠精子数量、血清中激素浓度、小肠和肝脏中CYP3A4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雌鼠肝脏鲜重随剂量增加而增大,5.0 mg/kg组比对照组增大89.7%;雌鼠小肠、肾脏和脾脏出现不同程度变化,但无明显剂量效应;0.2 mg/kg以上剂量炔雌醚导致雌鼠子宫不同程度的水肿;炔雌醚对雌鼠血清中雌二醇和促黄体素浓度无显著影响,仅1.0 mg/kg组雌鼠血清中卵泡生成素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 mg/kg和5.0 mg/kg组雌鼠肝脏中CYP3A4酶总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59.1%和102.9%。不同剂量炔雌醚对雄鼠肝脏和脾脏鲜重影响显著,5.0 mg/kg剂量组肝脏和脾脏鲜重较对照组分别增大23.3%和130%,但小肠和肾脏无明显剂量效应;不同剂量炔雌醚对雄鼠睾丸鲜重无显著影响,附睾仅有5.0 mg/kg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小;1.0 mg/kg和5.0 mg/kg组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3.9%和70.5%;高剂量炔雌醚使血清中促黄体素和睾酮浓度均显著降低;5.0 mg/kg组雄鼠肝脏CYP3A4酶单位组织含量和总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7.1%和30%。总之,炔雌醚对雌雄小鼠的繁殖均有抑制作用,但最低有效剂量不同,雌性有效剂量更低,而雌性肝脏及CYP3A4酶对炔雌醚的反应显著强于雄性,提示雌鼠肝脏对炔雌醚的代谢更快。  相似文献   
30.
通过绘制我国有尾两栖类的地理分布图,分析该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与可能的起源和扩散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有尾两栖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有三个关键区域:1.位于长江上游的、有尾两栖类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横断山区,是有尾两栖类的分布中心,该区域很可能亦为有尾两栖类的起源中心及主要特化中心;2.三个次级分布与特化中心,大别山-淮河流域区、南岭-珠江流域区、浙闽山地-江南水乡区;3.四个小型的三级分布与特化中心,台琼海岛区、东北长白山-三江流域区、秦巴山地-汉江渭河流域区、天山-伊犁河流域区。另外,该类群可能的迁移和扩散路线可归纳为:沿着各水系,从分布中心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迁移和扩散,其中以向北和向东为主,向南和向西扩散的种类较少。向北扩散的主要是小鲵科(Hynobiidae)的一些种类,向东扩散的种类则以蝾螈科(Salamandridae)物种为主。广布于我国东部的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种类,极可能是该类群向北和向东这两个方向扩散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东亚两栖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即东亚两栖动物区系是单源的、本地起源的。本项研究结果支持中国日本界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